配重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6909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配重盒结构,用以装设在一输入装置内部。在一下匣件及一上匣件的相对表面分别设有具有相互对应的多个配重槽,且多个配重槽各以一阶梯状结构卡合对应的多个配重件,而将多个配重件被卡夹在下匣件与上匣件之间,使得多个配重件可以稳固的定位在配重槽而不易晃动,进而提供输入装置最佳的操作模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配重盒,特别是一种将多个配重件卡夹定位的配重盒 结构。
技术介绍
鼠标是操作计算机时的重要周边输入装置,用以点选或执行相关指令。然 而,鼠标于出厂时,因为各家的制造厂商皆不相同,所制作出来的鼠标外型、 大小与重量亦不会完全相仿,故使用者往往很难买到适合自己使用手感的鼠 标。再者,不管机械式还是光学式鼠标,其重心皆为固定型式,无法因应各个 使用者的操作手感需求而改变其鼠标重心。再加上鼠标在实际的操作上,常会 因使用者的操作习惯不同(例如以左手及右手操作),会有不同的重心需求。 倘若使用者买到无法配合自己操作手感的鼠标,则容易在长时间的频繁使用 后,因勉强操作而导致手腕及臂膀产生过度疲劳的酸痛,严重者甚至引发职业 病。因此,目前市面上可见一种附有配重匣的鼠标,其于鼠标的底部形成有一凹槽,以将一配重匣(adjustable weight cartridge)结合于鼠标底部的凹槽内。其 中,配重匣为一扁平状匣体,并于配重匣的上设有多个孔洞,并可供具有各种 重量的多个砝码卡合于孔洞内,由控制配重匣内部的法码数量,以改变鼠标的 重量与重心。在移动鼠标时,可以由配重匣来精确的控制鼠标指针的位移量。然而,上述的法码与配重匣的卡合方式,以一橡皮圈套设在法码外缘,再 将套设有橡皮圈的法码塞入配重盒的对应孔洞内,由橡皮圈与孔洞之间的摩擦力,让法码可以定乂立在孔洞之中。以此结构设计,势必需要在法码与孔洞之间预留有一间隙,让橡皮圈可以 轻易塞入,又可以与孔洞之间形成紧密的摩擦接触。但是此种间隙的结构设计 会有下述的问题产生。若预留的间隙过大时,则容易造成法码与孔洞无法紧密的卡合,而导致法 码在孔洞中容易晃动甚至脱离,在移动鼠标时,容易因为法码在配重匣内部晃 动而导致一反馈力量产生,造成使用者在操作鼠标时产生异音,甚至无法精确 的操作鼠标指针的位移。倘若预留的间隙过小时,则不易将法码塞入孔洞内,更不易在配重匣上快 速的抽取、更换法码。或者是将法码硬塞入孔洞时,因过小的间隙而导致橡皮 圈直接退出法码外,甚至有可能直接压坏橡皮圈。再加上橡皮圈的材质容易脆 化,使得此种套设橡皮圈的法码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故,要如何将法码稳定 的定位在配重匣内部,且不易晃动又可以快速的抽取更换,即为目前亟欲研究 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重盒结构,以二 盒体夹合多个配重件的方式,将多个配重件稳固的夹持,且不易晃动又可快速 抽取更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揭露一种配重盒结构,用以夹持多个配重 件且装设在一输入装置内部,其特征在于,该配重盒结构包括有 一下匣件,具有多个第一配重槽;以及一上匣件,相对于该下匣件,该上匣件具有多个第二配重槽,且该些第二 配重槽与该些第一配重槽分别具有一相互对应的阶梯状结构;其中,以该下匣件与该上匣件分别在该些配重件的相对二侧相互夹合,使 该些第一配重槽以该阶梯状结构与该些配重件的下半部相互卡合,而该些第二 配重槽以该阶梯状结构与该些配重件的上半部相互卡合。上述的配重盒结构,其中,该些配重件具有一本体及该本体的相对二侧各 设有一定位部,且该本体外径大于该定位部外径,而该第一配重槽的该阶梯状 结构还包括一第一定位孔,用以卡固该定位部;以及一第一容置孔,用以收置该本体的下半部,且该第一容置孔的孔径大于该 第一定位孔的孔径。上述的配重盒结构,其中,该些配重件具有一本体及该本体的相对二侧各设有一定位部,且该本体外径大于该定位部外径,而该第二配重槽的该阶梯状 结构还包括一第二定位孔,用以卡固该定位部;以及一第二容置孔,用以收置该本体的上半部,且该第二容置孔的孔径大于该 第二定位孔的孔径。上述的配重盒结构,其中,该下匣件的相对二侧边分别设有一连接槽,并 在该连接槽上设有一轴部,而该上匣件的相对二侧边则各设有一连接臂,并在 该连接臂上设有一轴孔,该连接臂的该轴孔与该连接槽的该轴部相互结合,该 上匣件以该轴部盖合于该下匣件,而将该些配重件夹合于该下匣件与该上匣件 之间。上述的配重盒结构,其中,该下匣件的至少一侧边还具有一第一扣具,而 该上匣件的至少一侧边亦具有一第二扣具,且该第一扣具与该第二扣具相互扣 持。上述的配重盒结构,其中,该下匣件的相对二侧边分别设有一第一扣具, 而该上匣件的相对二侧边亦分别设有一第二扣具,该下匣件以该第一扣具扣持 于该上匣件的该第二扣具,而将该些配重件夹合于该下匣件与该上匣件之间。上述的配重盒结构,其中,该配重件为一实心金属块体件或一空心金属块 体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揭露一种配重盒结构,其特征在于,至 少包括一上匣件;一下匣件,该上匣件及该下匣件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配重槽,该些配 重槽内部分别具有相异尺寸的一第一孔径及一第二孔径;以及夹置于该上、下匣件之间的多个配重件,该些配重件分别具有一本体及二;其中,该些配重件的该本体具有匹配该些配重槽的第一外径,且该些配重 件的该二侧端分别具有匹配该些配重槽的第二外径;该些配重件的该二侧端分 别容置于该上匣件与该下匣件所相互对应的该些配重槽的该第二孔径内,该本 体容置于该上匣件及该下匣件所相互对应的该些配重槽的该第一孔径内。上述的配重盒结构,其中,该些配重槽内的该第一孔径大于该第二孔径。6上述的配重盒结构,其中,该些配重件的该第一外径大于该第二外径。 本技术所揭露配重盒结构的功效在于,由下匣件与上匣件夹持多个配 重件的方式,再辅以盒体的中的配重槽与配重件相互卡合的阶梯状结构,使得 配重件可以稳固的定位在配重槽不易晃动,并且可以快速的进行配重件抽取、 更换。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以及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配重盒装设于输入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下匣件11第一配重槽111第一容置孔112第一定位孔12、12,连接槽121、121,轴部13、13,第一扣具14通孔20上匣件21第二配重槽211第二容置孔212第二定位孔22、22,连接臂221、221,轴孔23、23,第二扣具24滑槽30配重件31本体32、 32,定位部40输入装置41容置槽42卡掣件Al第一孔径A2第二孔径Bl第一外径B2第二外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配重盒结构,用以装设在一输入装置内部,以此 微调输入装置的重心。而输入装置可为一电子产品的周边输入装置,例如鼠标、 游戏杆、游戏控制把手、轨迹球或其它需以手持方式移动的输入装置。在以下 实施例中,将配重盒应用于一鼠标为例,当然本技术的应用产品及范围并 不以下述实施例为限。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配重盒结构。其中配重盒结构大致具有一下匣件10及一上匣件20。下匣件10开设有多个第一配重槽11,且各第一配重槽11内部皆具有一 阶梯状结构,以此阶梯状结构在第一配重槽11内部分别形成一第一容置孔1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重盒结构,用以夹持多个配重件且装设在一输入装置内部,其特征在于,该配重盒结构包括有:    一下匣件,具有多个第一配重槽;以及    一上匣件,相对于该下匣件,该上匣件具有多个第二配重槽,且该些第二配重槽与该些第一配重槽分别具有一相互对应的阶梯状结构;    其中,以该下匣件与该上匣件分别在该些配重件的相对二侧相互夹合,使该些第一配重槽以该阶梯状结构与该些配重件的下半部相互卡合,而该些第二配重槽以该阶梯状结构与该些配重件的上半部相互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秀如
申请(专利权)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