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OS管模组及无刷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2644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MOS管模组及无刷直流电机,其中,该模组包括基板、多个MOS管及用于封装所述基板和所述MOS管的外壳,所述多个MOS管与所述基板电连接;其还提供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基板、多个MOS管、用于封装所述基板和所述MOS管的外壳及从所述外壳伸出的多个连接管脚,所述多个MOS管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MOS管模组包括多个MOS管,其能实现较大功率的驱动,将多个MOS管集成在一起,使用安全,维护也比较方便,由于芯片的集成,可以实现较好的一致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驱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OS管模组及无刷直流 电机。
技术介绍
通常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方式,都是采用控制器控制多个开关元件构成的 驱动电路来实现。开关元件一般使用大功率的MOS管来充当,在这样的驱动 系统中,控制器通过检测电机的当前相位,判断电机转动的位置,然后通过对 MOS管栅极的控制,实现不同通路上MOS管的导通,从而实现多相电机的驱 动。现有技术中,将每个MOS管进行封装,形成单个的MOS管器件,在需要 使用时,常常需要使用多个MOS管器件才能实现大功率的驱动,这样在使用 和安全维护都比较不方便,而且一致性比较低,控制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多个分离M0S管器件工作时 一致性差,控制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种M0S管模组,其中,包括基板、多个MOS管及用于封装所述基板和所 述M0S管的外壳,所述多个MOS管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基板、多个MOS管及用于封 装所述基板和所述MOS管的外壳,所述多个M0S管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M0S管模组包括 多个M0S管,其能实现较大功率的驱动,将多个MOS管集成在一起,使用安全,维护也比较方便,由于芯片的集成,可以实现较好的一致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MOS管;f莫组的俯^L图; 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封装后的截面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M0S管模组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其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MOS管模组的俯视图, 在实施例中以6个MOS管为例,当然其他的数量的MOS管也可,将6个MOS 管集成做到一个模块的模组,旨在解决分离器件安装和更换不便的问题,而且 由于集成的芯片采用同一批次的MOS管芯片,可以实现较好的一致性,提高 了系统的可靠性。一种M0S管模组,包括基板20、 M0S管31、 32、 33、 41、 42和43及用于 封装所述基板20和所述MOS管的外壳33,所述M0S管31、 32、 33、 41、 42和 43与所述基板20电连接。图2是另一实施例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基板20包括底板23、绝缘板 22和电路板21,所述绝缘板22设置于底板23和电路板21之间,绝缘板22 分别与底板23和电路板21固定连接。电路板21 (即铜箔)是将铜经过蚀刻后 形成的印刷电路,作用在于形成电气走线,为表面的6个MOS管建立连接关 系,并且在需要的位置为绑线提供所需要的焊盘。由于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流 很大,所以该层要使用较厚的铜箔,其铜箔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厚 度,在本实施例中厚度定为105um(3oz);绝缘板22—般是由特种陶瓷填充 的特殊的聚合物构成,热阻小,粘弹性能优良,具有抗热老化的能力,能够承 受机械及热应力,该绝缘层22能实现电路板21和底板23的电气绝缘功能,还 能将电路板21工作时候产生的热量很好地导到底板23进行散热;底板23是整 个基板20的支撑构件,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3采用的是铝板,整块的铝板不仅4对整个模组起支撑固定作用,因为其面积较大,所以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散热性能,封装的时候将其露在外部,暴露在外面非常适合大面积散热,如果MOS 管工作的时候功率比较大,单纯的铝板散热不足,还可以在外部添加散热片等 散热器件,进行辅助散热,由于铝板并没有和内部的电路相连,因此在外部就 不会产生电性能上的影响,不需要考虑屏绝缘保护等问题,安装的时候,直接 将散热片粘在铝板上,或者通过板上的通孔用螺丝固定即可,不仅安全,而且 方安装非常简单。如果对散热要求较高,也可使用铜板(其中铜板能够提供更 好的导热性),适合于钻孔、冲剪及切割等常规机械加工。底板23的作用则在 于支持固定和散热,根据实际的性能要求,可以采用铝底板,铁底板,铜底板 等。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MOS管31、 32和33的漏极 分别与电路板21电导通连接。6个M0S管分为3个M0S管组,所述每个M0S管 组包括一个高端M0S管和低端M0S管,该电路由第一、第二和第三高端MOS 管31、 32和33和第一、第二和第三低端MOS管41、 42和43组成,它们 在图中被显示为N沟道垂直导电MOS管,本技术可以由其他的MOS门控 器件实现,并且也可以由P沟道器件实现,每个MOS管都包括其源极S、漏极 D和栅极G。因为要控制6个管子各自的状态,所以需要将6个管子的栅极引 出,图中的G1 G6表示的是6个管子的栅极。其中第一高端MOS管31和第 一低端MOS管41为一个MOS管组,MOS管32和42为另一 MOS管组,MOS 管33和43为一个MOS管组。作为电^L驱动电路的一部分,MOS管的作用在 于开关控制,通过控制电路传送过来的开关信号,相应通路上的MOS管导通, 就可以将电信号传送给电机。因为要控制6个管子各自的状态,所以需要将6 个管子的栅极引出,无刷直流电机是三相通道驱动的,每一对高低端MOS管 控制无刷直流电机的一相,电流从高端MOS管漏极流入,到达高端MOS管源 极和低端MOS管漏极连接的地方流出进入电机,从另 一相流出,通过低端MOS 管流入地,形成回路,所以需要将三相的线路都引出,如图3中标记的Ml、M2和M3三个引脚。第一、第二和第三高端MOS管的漏极都连接到电源VCC 端,以给电机提供电源输入,第一、第二和第三低端MOS管的源极都连接到 地端,作为电机输出,因为都是连接到同一端,所以在电路上就将它们各自连 接在一起,以减少引出引脚,降低成本。MOS管31、 32和33的源极分别与外 壳33的边界之外的端子Ml、 M2和M3连接。MOS管41、 42和43的源极 分别与外部接地管脚GND相连接。MOS管的选通控制(gate control)电极随 后通过引线接合被连接到外部的控制芯片上。MOS管41、 42和43的漏极与 MOS管31、 32和33的源极粘合并电连接,整个结构被封装在外壳33内,形 成一个单独的MOS管模组。MOS管31、 32、 33、 41、 42和43焊接到电路板 21上,通过绑线方式将其各个引脚与电路板21相连接;引脚将MOS管模组上 的各个信号引出,方便与实际电路相连,外壳封装起固定和保护作用,保护基 板20上的电路与MOS管,不过底板23是棵露,方便散热。连接管脚从外壳33上延伸出,通过外壳33封装保护内部的电路和器件, 并且对整个MOS管模组起支持固定作用。因为MOS管底部整个为漏极衬底,所以第一、第二和第三高端MOS管 31、 32和33的焊盘都直接与VCC连接,VCC走线上需要走的电流较大,采 用了大面积铺铜的方式实现走线,从而可以通过绑线将其与各个MOS管的引 脚相连,并于外部引出的引线相连,而MOS管的源级和栅极是在芯片表面, 所以需要用引线引出。第一和第二低端MOS管40和41的漏极衬底需要引出 引脚M1和M2,所以在衬底旁边铺上一定面积的铜,用于绑线,分别连接MOS 管31和MOS管32表面的源级部分,另外也需要通过绑线将它们分别连接到 引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MOS管模组,其特征是: 包括基板、多个MOS管及用于封装所述基板和所述MOS管的外壳所述多个MOS管与所述基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峰李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