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路面结构,尤其是一种降低路面温度的光热反射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二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道路的兴建数量逐年增多。沥青路面由于具有平整度 高、噪音小、行车舒适性好等优点,因此,在新建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中,大部分都采用沥 青路面的形式。但众所周知,沥青是一种吸热材料,它的太阳热吸收率很高,达到0.85 0. 95。夏季,在太阳的持续热辐射作用下,大量热量被沥青路面吸收并在沥青面层中得到蓄 积,这就使得路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同时由于沥青材料本身的热塑性特性,在高温时易变 软产生塑性流动。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高温持续时间长,加之近些年来,交通量 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超载严重及交通渠化等,使沥青路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许多路面 建成不久就不能适应交通的需要,早期破坏时有发生,车辙已成为高温季节沥青路面潜在 的最严重的破坏形式。 针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等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很多解决措 施。目前广泛采用改性沥青、扩大改性沥青的使用范围(如采用上中面层双层改性)、改善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如SMA路面)等。这些措施对于沥青路面车辙的预防或缓解起到 了一定作用。然而由于沥青材料对温度敏感本质特性,上述技术措施仍未能根本解决沥青 路面高温车辙问题,尤其在交通量大、行车荷载重的高等级路面以及钢桥面、陡坡弯道、收 费站、停车场等特殊场合,沥青路面的热稳性病害依然严重。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通过在普通沥青混凝土表面层涂刷或喷涂光热反射型涂层 以提高路表反射率,从而减少路面的热吸收量,降低路面温度,减少车辙病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路面温度的光热反射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层(1)和光热反射型涂层(2),其特征是在路面层(1)上表面涂刷或喷涂有光热反射型涂层(2),在光热反射型涂层上(2)表面撒布抗滑集料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伯明,朱洪洲,刘唐志,曹雪娟,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伯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