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235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是一个整体冲压成型的支架体,其中间部分为平面状的车身大梁安装面,车身大梁安装面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一折弯腹板平面,折弯腹板平面为逐渐向前收窄的梯形,在车身大梁安装面和折弯腹板平面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形成两个支撑板,两支撑板的前端延伸超过折弯腹板平面的边缘,形成支臂安装部,车身大梁安装面和两个支撑板的后端形成的n形开口处焊接有一块平板状的加强板,将n形开口处封闭,这样使得车身大梁安装面与左右支撑板成一整体封闭状。上述结构在保证支架的整体结构简单的情况下,提高了刚度,并且减小了各部分的尺寸,从而可减轻发动机右安装支架的重量,使其便于加工制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右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发动机安装支架是用于连接发动机与车身的部件,现有的发动机右安装支架通常 为一整体冲压成型件,其有一个车身大梁安装面,与车身大梁通过螺栓连接, 一个支臂安装 部与发动机支臂相连,其结构简单,但刚度不够,易变形。为了增加刚度,有的通过增加支架 的长度和宽度来实现,这样又会产生体积庞大、重量较重、加工复杂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刚度高、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便、质量 轻的发动机右安装支架。 —种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是一个整体冲压成型的支架体,所述支架体的中间部分为平面状的车身大梁安装面,其上有大梁安装 L。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一折弯腹板平面,在车身大梁安装面和折弯腹板平面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形成两个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的前端延伸超过折弯腹板平面的边缘,形成支臂安装部,在所述支臂安装部上有支臂安装孔。以上折弯腹板平面和支撑板都可以增加支架体的刚度。 所述折弯腹板平面为逐渐向前收窄的梯形,所述折弯腹板平面基于车身大梁安装面向前收窄的幅度在左侧13° -15° ,右侧38° -40° 。这样折弯腹板平面两侧边向中间类似收口状,使左右两侧的支撑板向中间呈收口状,结构上更加紧凑,可提高折弯腹板平面段的刚度,使其在受力后不易变形。 所述两支臂安装部后段为顺支撑板向前延伸的相对内收状,前段则为相对平行向 前延伸状,这样不影响支臂的安装。 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和两个支撑板的后端形成的n形开口处焊接有一块平板状 的加强板,将n形开口处封闭,这样使得车身大梁安装面与左右支撑板成一整体封闭状,提 高了支架刚度,并且采用简单的平板状的加强板,容易加工制造。 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与折弯腹板平面,以及车身大梁安装面和折弯腹板平面的左 右两侧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的弯折部位均呈圆弧过渡弯折。所述两个支撑板和支臂安装部 的下边缘具有翻边。所述折弯腹板平面与支臂安装部相交过渡处设有倒角。这些设计都可 以进一步增强支架的刚度。 现有技术的上述结构,其中焊接加强板呈Z型状,两侧端与左、右支撑板焊接、一 平面与车身大梁安装面贴合焊接的结构,对在工艺中冲压焊接加强板的形状要求及焊接工 艺要求都很高,制造工艺困难;折弯腹板平面成矩形状,使得结构上不够紧凑,刚度低易变 形会产生振动噪声而影响发动机支架的使用寿命;且为了提高发动机右安装支架的 通过采取上述结构,在保证发动机右安装支架的整体结构简单的情况下,提高了 刚度,并且减小了各部分的尺寸,从而减轻了发动机右安装支架的重量,使其便于加工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动机右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身大梁安装面1、折弯腹板平面2、支撑板3、加强板4、支臂安装部5、大梁 安装孔6、支臂安装孔7、翻边8、倒角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l,本发动机右安装支架是一个整体冲压成型的支架体,支架体的中间部分为平面状的车身大梁安装面1,其上有大梁安装孔6。 车身大梁安装面1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一折弯腹板平面2。折弯腹板平面2 为逐渐向前收窄的梯形,折弯腹板平面基于车身大梁安装面1向前收窄的幅度在左侧 13° -15° (最好是15。),右侧38° -40° (最好是38。)。 在车身大梁安装面1和折弯腹板平面2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形成两个支撑板3, 两支撑板3的前端延伸超过折弯腹板平面2的边缘,形成支臂安装部5,在所述支臂安装部 5上有支臂安装孔7。两支臂安装部5后段为顺支撑板3向前延伸的相对内收状,前段则为 相对平行向前延伸状。两个支撑板3和支臂安装部5的下边缘具有翻边8。 车身大梁安装面1和两个支撑板3的后端形成n形开口,在n形开口处焊接有一 块平板状的加强板4,将n形开口处封闭。 车身大梁安装面1与折弯腹板平面2以及车身大梁安装面1和折弯腹板平面2的 左右两侧与两个支撑板3之间的的弯折部位均呈圆弧过渡弯折。弯腹板平面2与支臂安装 部5相交过渡处设有倒角9。 装配时,发动机右安装支架的车身大梁安装面1由大梁安装孔6与车身大梁通过 螺栓连接,发动机支臂安装部5由支臂安装孔7与发动机支臂通过长螺栓连接。权利要求一种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是一个整体冲压成型的支架体,所述支架体的中间部分为平面状的车身大梁安装面(1),其上有大梁安装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1)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一折弯腹板平面(2);在车身大梁安装面(1)和折弯腹板平面(2)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形成两个支撑板(3),所述两支撑板(3)的前端延伸超过折弯腹板平面(2)的边缘,形成支臂安装部(5),在所述支臂安装部(5)上有支臂安装孔(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腹板平面(2)为逐渐向前收窄的梯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腹板平面基于车身大梁安装面(1)向前收窄的幅度在左侧13° -15° ,右侧38° -4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臂安装部(5)后 段为顺支撑板(3)向前延伸的相对内收状,前段则为相对平行向前延伸状。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1)和两个支撑板(3)的后端形成n形开口,在n形开口处焊接有一块平板状的加强板(4),将 n形开口处封闭。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1) 与折弯腹板平面(2),以及车身大梁安装面(1)和折弯腹板平面(2)的左右两侧与两个支撑 板(3)之间的的弯折部位均呈圆弧过渡弯折。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板(3)和支 臂安装部(5)的下边缘具有翻边(8)。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腹板平面(2)与 支臂安装部(5)相交过渡处设有倒角(9)。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是一个整体冲压成型的支架体,其中间部分为平面状的车身大梁安装面,车身大梁安装面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一折弯腹板平面,折弯腹板平面为逐渐向前收窄的梯形,在车身大梁安装面和折弯腹板平面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形成两个支撑板,两支撑板的前端延伸超过折弯腹板平面的边缘,形成支臂安装部,车身大梁安装面和两个支撑板的后端形成的n形开口处焊接有一块平板状的加强板,将n形开口处封闭,这样使得车身大梁安装面与左右支撑板成一整体封闭状。上述结构在保证支架的整体结构简单的情况下,提高了刚度,并且减小了各部分的尺寸,从而可减轻发动机右安装支架的重量,使其便于加工制造。文档编号B60K5/12GK201506241SQ200920206669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专利技术者向成相, 尤勇, 方宇, 曹安, 陈永林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右安装支架,其是一个整体冲压成型的支架体,所述支架体的中间部分为平面状的车身大梁安装面(1),其上有大梁安装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1)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一折弯腹板平面(2);在车身大梁安装面(1)和折弯腹板平面(2)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形成两个支撑板(3),所述两支撑板(3)的前端延伸超过折弯腹板平面(2)的边缘,形成支臂安装部(5),在所述支臂安装部(5)上有支臂安装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成相曹安陈永林尤勇方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