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件注塑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146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细件注塑成型机,包括模具组件和注塑装置,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微细件型腔,所述注塑装置包括装料缸和驱动缸总成,装料缸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与模具组件的微细件型腔注料口连通,装料缸内设注料活塞杆,所述驱动缸总成的活塞杆与注料活塞杆沿轴向固定配合;用于模件注塑成型时,驱动缸总成可提供强的注塑压力,同时具有高的往复运动频率,保障微细模件成型质量的同时实现快速地连续注塑成型,同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广泛用于各种现有高分子材料微细件的注塑成型,同时适合用于各种新合成聚合物材料性能测试、样条制作以及微细结构塑件的成型。(*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模机,尤其涉及一种微细件注塑成型机
技术介绍
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中,有许多新的高分子聚合物被合成,然而,许多情况下,新 合成的材料量达不到性能测试和后期成型加工对物料的要求,目前,微量材料成型加工的 方法包括1、微型注塑机设备复杂,价格昂贵,目前主要用于教学;2、人工压力注模机注 射压力小,不能制作微细结构塑件;3、液压成型机造价高,复杂,压制速度慢;4、熔融材料 自制模具压制操作不便,效率低,压制品结构粗糙。 因此,需要一种体积小,注射压力大的微细件注塑成型机,能够用于微细件注塑成 型,包括新合成聚合物材料性能测试、样条制作以及微细结构模件的注塑成型,例如医用血 管支架,输卵管节育器等,同时保证注塑效率及成型质量,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 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细件注塑成型机,体积小,注射压力大,能够广泛用于微细件的注塑成型,包括用于新合成聚合物材料性能测试、样条制作以及微细结构塑件的成型,同时保证注塑效率及成型质量,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技术提供的微细件注塑成型机,包括模具组件和注塑装置,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微细件型腔,所述注塑装置包括装料缸和驱动缸总成,所述装料缸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装料缸的出料口与微细件型腔的注料口连通,装料缸内设注料活塞杆,所述驱动缸总成的活塞杆与注料活塞杆沿轴向固定配合。 进一步,还包括注料活塞和气动电磁阀,所述注料活塞位于装料缸内并与注料活塞杆沿轴向固定配合,所述气动电磁阀设置于驱动缸总成的控制管路上;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控制装料缸内腔温度的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电加热元件、热电偶和控温器,所述电加热元件和热电偶分别位于装料缸壁内,所述热电偶的信号输出端与控温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加热元件与控温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缸总成的驱动缸为汽缸或液压缸; 进一步,所述模具组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微细件型腔注料口设于上模上,上模 与下模通过导柱对合,上模与下模上还对应设置可进行对合锁定的扣件; 进一步,所述装料缸壁内设置保温层,所述电加热元件和热电偶分别位于保温层 内; 进一步,还包括机架和顶模装置,所述驱动缸、装料缸和下模分别设置于机架上, 所述顶模装置包括托座和顶针,所述托座横向设置于下模下方,顶针纵向设置于托座上,所 述下模的底部设置与微细件型腔连通的纵向孔道,顶针顶入纵向孔道中并与孔道内壁无间 隙滑动配合,顶针端面与型腔底面形成一密封表面; 进一步,还包括回位弹簧和滑杆,所述滑杆纵向设置于下模下方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托座套于滑杆上并与滑杆沿纵向单自由度滑动配合,所述回位弹簧设置于下模底部和托座之间; 进一步,所述装料缸设置缸盖,所述缸盖上设有可供注料活塞杆穿过的贯穿孔。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的微细件注塑成型机,包括模具组件和注塑装置,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微细件型腔,所述注塑装置包括装料缸和驱动缸总成,装料缸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微细件型腔的注料口连通,装料缸内设注料活塞杆,所述驱动缸总成的活塞杆与注料活塞杆沿轴向固定配合;驱动缸总成可提供强的注塑压力,进行注塑时充模迅速,保压效果好,制得的微细件产品形状完整而致密,驱动缸总成的活塞杆还具有高的往复运动频率,可实现快速地连续注塑成型,省时省力,同时,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广泛用于各种现有高分子材料微细件的注塑成型,包括各种新合成聚合物材料性能测试、样条制作以及微细结构塑件的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沿C-C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俯视图; 图4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B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沿C-C向剖视图;图3为图1俯视图;图4为图2中A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B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微细件注塑成型机包括模具组件1和注塑装置,模具组件1设置微细件型腔2,所述注塑装置包括装料缸3和驱动缸总成,装料缸3设有进料口 4和出料口 5,出料口 5与微细件型腔的注料口 6连通,装料缸内设注料活塞杆9,所述驱动缸总成的活塞杆23与注料活塞杆9沿轴向固定配合;操作时,驱动缸总成的活塞杆23驱动注料活塞杆9使得填料被注射入微细件型腔,待填料凝固成型即可得到所需的微细模件,本装置的驱动缸总成可提供强的注射压力,注塑过程中充模迅速,保压效果好,制得的微细件产品形状完整而致密,并且驱动缸总成的活塞杆往复运动频率高,可实现快速地连续注塑成型,省时省力,本技术结构的微细件注塑成型机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适合广泛用于各种现有高分子材料微细件的注塑成型,包括各种新合成聚合物材料性能测试、样条制作以及微细结构塑件的成型。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还设置注料活塞7和气动电磁阀10,注料活塞7位于装料缸内并与注料活塞杆沿轴向固定配合,所述气动电磁阀设置于驱动缸总成的控制管路上,工作介质通过气动电磁阀进入驱动缸8并对驱动缸进行驱动,保障驱动缸总成的活塞杆的工作频率,更好地适应实际操作需要。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还设置用于控制装料缸3内腔温度的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电加热元件11、热电偶12和控温器13,电加热元件和热电偶分别位于装料缸3的壁内,热电偶信号输出端与控温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电加热元件11与控温 器电连接,检测结果通过控温器13的显示屏显示;注塑时,热电偶可及时、准确地检测温度 变化,并通过信号将温度变化情况准确地反馈给操作者,从而保障流体材料的能够达到最 佳的可塑状态,同时还能够保持原有的材料特性,避免加热过度而对材料性质造成破坏。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驱动缸总成的驱动缸8为汽缸,通过汽缸对注料活 塞进行驱动,保障注塑压力的充足和稳定;当然,驱动缸总成的驱动缸还可以是液压缸,通 过液压缸对注料活塞进行驱动同样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模具组件包括上模la和下模lb,所述微细件型腔 注料口设置于上模上,上模与下模上对应设置有导柱14和导柱孔,导柱14插入导柱孔内使 上模与下模对合,上模与下模上还对应设置可进行对合锁定的扣件15,所述扣件包括公扣 件和母扣件,公扣件和母扣件分设于上模和下模上,导柱结构帮助模具组件进行对位,对位 后再将公扣件与母扣件进行扣合,让上模与下模紧密接触的同时,避免上模与下模在注塑 过程中分离,保障注塑过程的顺利进行,当然,本实施例中,上模与下模还可通过铰接轴进 行铰接;进一步的,上模还可通过自动对接机构实现自动对合,此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此不 再做赘述。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还包括机架16和顶模装置,驱动缸8、装料缸3和下模 lb分别设置于机架上,所述顶模装置包括托座18和顶针20,托座横向设置于下模下方,顶 针纵向设置于托座上,下模的底部设置与微细件型腔连通的纵向孔道,顶针20顶入纵向孔 道中并与孔道内壁无间隙滑动配合,顶针端面与微细件型腔的底面形成一密封表面;当注 塑完毕后,打开模具组件,操作者用手将托座托起,顶针20顶起注塑成型的模件使其与下 模脱离,取件更方便,本实施例中,顶针为l根,当然,顶针为两个及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细件注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组件和注塑装置,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微细件型腔,所述注塑装置包括装料缸和驱动缸总成,所述装料缸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装料缸的出料口与微细件型腔的注料口连通,装料缸内设注料活塞杆,所述驱动缸总成的活塞杆与注料活塞杆沿轴向固定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