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设置有差速器的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在电机壳体内设置有定子、转子;其特征在于:差速器壳体与转子端部连接,转子转动时带动差速器壳体同步转动;差速器壳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右壳体与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销轴连接,行星齿轮与左右半轴齿轮啮合,左壳体经行星齿轮带动左半轴齿轮转动;行星齿轮与右半轴齿轮啮合,右壳体经行星齿轮带动右半轴齿轮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速电机,将差速器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电机转子直接带动差速器壳体转动,省略了减速器等部件,简化了从电机到车辆轮毂轴的动力传递系统的部件,使其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便于制造、装配和维修;结构紧凑、体积小,提高了传动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供转动扭矩的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尤其是为车辆提供动力的、设置有差速器的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车辆提供动力的电机,包括电机定子、转子等,都设置在电机壳内, 在通电后转子围绕定子转动,转子带动电机转轴转动,电机转轴将扭矩输出作为驱动动力, 电机转轴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再带动差速器斜齿轮(或锥齿轮)转动,经差速器的左、右 半轴带动车辆的左、右轮毂轴转动,最后带动车辆轮胎转动。上述结构中,减速器和差速器 都是独立设置在电机外面,都是独立的动力传动部件,从电机到车辆轮毂轴的动力传递系 统上涉及的部件较多、体积较大、成本较高,而且多个部件组成的动力传递系统结构复杂、 故障率高,降低了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为车辆提供动力的电机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传动效率高、将差速器设置在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壳体端盖内的有差速器的三 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设置有差速器的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在电机壳体内设置有定子、转子;其特征在于差速器壳体与转子端部连接,转子转动时带动差速器壳体同步转动;差速器壳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右壳体与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销轴连接,行星齿轮与左右半轴齿轮啮合,左壳体经行星齿轮带动左半轴齿轮转动;行星齿轮与右半轴齿轮啮合,右壳体经行星齿轮带动右半轴齿轮转动。进一步的特征是差速器设置在电机转子端部,前端设有同步齿轮用于连接测速发电机。 在电机壳体上设置有左轴承和右轴承,左差速器壳体和右差速器壳体分别在左轴 承和右轴承支撑下旋转。 本技术的设置有差速器的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相对于现有技术,具 有如下特点 1、将差速器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电机转子直接带动差速器壳体转动,省略了减速 器等部件,简化了从电机到车辆轮毂轴的动力传递系统的部件,使其结构简单,降低了成 本。 2、将差速器设置在电机转子的端部,便于制造、装配和维修。 3、前端设有同步齿轮用于连接测速发电机,给变频调速系统提供转速信号。 4、结构紧凑、体积小,提高了传动效率。 5、增加了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其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而说明 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中,本技术设置有差速器的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包括电机壳体 1,在电机壳体1内设置有定子2、转子3和其他部件,电机壳体1、定子2、转子3和其他部件 等构成现有技术的电机,为车辆提供动力。以上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技术的改进,是将差速器10设置在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壳体1内, 连接在转子3的端部;差速器10主要包括差速器左壳体8和右壳体4、行星齿轮5、左半轴 齿轮9、右半轴齿轮6和行星齿轮销轴7。差速器左右壳体8、4分别与转子3连接,转子3 转动时带动左壳体8和右壳体4 一起转动,半轴齿轮包括左半轴齿轮9和右半轴齿轮6 ;左 右壳体8、4与行星齿轮5用行星齿轮销轴7连接,行星齿轮5与左半轴齿轮9啮合,左壳体 8带动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5带动左半轴齿轮9转动;行星齿轮5与右半轴齿轮6啮合,右 壳体4带动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5带动右半轴齿轮6转动。在电机壳体1上设置有左轴承 ll和右轴承12,左壳体8和右壳体4以及左半轴齿轮9右半轴齿轮6等部件分别在左轴承 11和右轴承12支撑下旋转。在左半轴齿轮9的前端,设有同步齿轮13用于连接测速发电 机,同步齿轮13将转动信号通过传感器输送到变频调速系统内,给本技术电机的变频 调速系统提供转速信号。 左半轴齿轮9右半轴齿轮6分别通过花键14与外接传动部件连接,将动力传递给 汽车轮毂或轮毂轴等,带动其转动。左半轴齿轮9和右半轴齿轮6,差速器10的其他部件, 采用与现有技术相同的结构,在此不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技术将将差速器10设置在电机壳体1内的转子3端部,差速器左右壳体8、 4与转子3连接,转子3转动时带动差速器左右壳体8、4同步转动;左壳体8经行星齿轮5 带动左半轴齿轮9转动,右壳体4经行星齿轮5带动右半轴齿轮6转动,转子3转动产生的 扭矩就传递到左半轴齿轮9和右半轴齿轮6上,左半轴齿轮9和右半轴齿轮6再带动车辆 的轮毂或轮毂轴转动,驱动车辆前进。权利要求设置有差速器的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在电机壳体(1)内设置有定子(2)、转子(3);其特征在于将差速器(10)设置在电机壳体(1)内,差速器(10)的差速器左壳体(8)、右壳体(4)与转子(3)连接,转子(3)转动时带动差速器左壳体(8)、右壳体(4)同步转动;左壳体(8)与行星齿轮(5)连接,行星齿轮(5)与左半轴齿轮(9)啮合,左壳体(8)经行星齿轮(5)带动左半轴齿轮(9)转动;右壳体(4)与行星齿轮(5)连接,行星齿轮(5)与右半轴齿轮(6)啮合,右壳体(4)经行星齿轮(5)带动右半轴齿轮(6)转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差速器的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左半轴齿轮(9)的前端,设有同步齿轮(13)用于连接测速发电机,给变频调速系统提供 转速信号。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差速器的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电机壳体(1)上设置有左轴承(11)和右轴承(12),左半轴齿轮(9)和右半轴齿轮(6)分 别在左轴承(11)和右轴承(12)支撑下旋转。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设置有差速器的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在电机壳体内设置有定子、转子;其特征在于差速器壳体与转子端部连接,转子转动时带动差速器壳体同步转动;差速器壳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右壳体与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销轴连接,行星齿轮与左右半轴齿轮啮合,左壳体经行星齿轮带动左半轴齿轮转动;行星齿轮与右半轴齿轮啮合,右壳体经行星齿轮带动右半轴齿轮转动。本技术的调速电机,将差速器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电机转子直接带动差速器壳体转动,省略了减速器等部件,简化了从电机到车辆轮毂轴的动力传递系统的部件,使其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便于制造、装配和维修;结构紧凑、体积小,提高了传动效率。文档编号H02K7/08GK201504143SQ20092020646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吴至一, 曾福林, 田贵军, 瞿琳欣, 钟朝伦 申请人:吴至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设置有差速器的三相交流感应变频调速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在电机壳体(1)内设置有定子(2)、转子(3);其特征在于:将差速器(10)设置在电机壳体(1)内,差速器(10)的差速器左壳体(8)、右壳体(4)与转子(3)连接,转子(3)转动时带动差速器左壳体(8)、右壳体(4)同步转动;左壳体(8)与行星齿轮(5)连接,行星齿轮(5)与左半轴齿轮(9)啮合,左壳体(8)经行星齿轮(5)带动左半轴齿轮(9)转动;右壳体(4)与行星齿轮(5)连接,行星齿轮(5)与右半轴齿轮(6)啮合,右壳体(4)经行星齿轮(5)带动右半轴齿轮(6)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至一,钟朝伦,田贵军,曾福林,瞿琳欣,
申请(专利权)人:吴至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