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8492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其包括接地插脚、依次相连的上盖、中壳、下盖、设置于所述中壳内的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下盖底面的电流插脚,所述接地插脚上固定有与其垂直的并位于所述中壳与下盖之间的滑块,所述中壳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下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台对应的用于对所述滑块进行限位的第二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地插脚可以伸缩,其具有既能满足充电器对插脚间间距尺寸的要求,又能实现体积小、便于携带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插脚可以伸缩的便携式充电器
技术介绍
电器设备已经贯穿人类的各种生活之中,而很多电器通常需要充电器,所以,很多 电器需要能够随身携带的充电器以便随时缺电时候进行充电。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可以携 带的充电器的主体一般由上、下壳组成,其下壳的底部有三个插脚,其中两个电流插脚,一 个接地插脚。但是,三个插脚都是固定在下壳底部,且按照电器的安规标准,两个电流插脚 中心线离接地插脚的中心线必须达到一定的距离,电流插脚根部离插脚支撑面边缘的距离 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值,例如,按照英国安规BS1363-3的标准,两个电流插脚中心的连线离 接地插脚的中心的距离为22. 10mm-22. 36mm。同时电流插脚根部离插脚支撑面边缘的距离 不能小于9. 5mm。基于安规标准中对充电器尺寸的要求,目前市面上充电器的下壳通常比较 大,例如,很多充电器的长宽尺寸都不会小于47. 5mmX37. 0mm。目前IT业的发展趋势朝着 产品小型化方向发展,这样体积偏大的充电器就不便于携带,不能满足人们对小型充电器 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充电器体积较大、不便 于携带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且便于携带的便携式充电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包括 接地插脚、依次相连的上盖、中壳、下盖、设置于所述中壳内的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下盖底面 的电流插脚,所述接地插脚上固定有与其垂直的并位于所述中壳与下盖之间的滑块,所述 中壳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下盖上 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台对应的用于对所述滑块进行限位的第二凸台。在本技术所述的充电器中,所述滑块的上部设置有凹槽,所述中壳内壁上设 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第一卡扣。在本技术所述的充电器中,所述凹槽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所述的充电器中,所述凹槽为“V”型。在本技术所述的充电器中,所述第一卡扣为与所述中壳一体注塑成型的弹性 件。在本技术所述的充电器中,所述下盖上还设置有两个用于卡住稳固所述下盖 与中壳的第二卡扣。在本技术所述的充电器中,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滑块的末端。在本技术所述的充电器中,所述滑块内嵌有用于加强其强度的金属镶件。在本技术所述的充电器中,所述金属镶件为“工”型金属镶件。在本技术所述的充电器中,当所述滑块处于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接触时,所述电流插脚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接地插脚的中心的距离为22. 10-22. 36mm。实施本技术的便携式充电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滑块可以沿中壳的滑槽滑动,接地插脚通过固定在其上的滑块在中壳内伸缩,当使用充电器时,将滑块拉出来, 则下盖上的第二凸台挡住滑块的第一凸台以实现对滑块进行限位,则接地插脚与下盖上的 电流插脚的距离可增大以满足正常使用,不使用充电器时,接地插脚随滑块一起被推回充 电器壳体中,从而实现减小充电器的尺寸且便于携带。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便携式充电器一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便携式充电器一优选实施例中接地插脚随滑块被推回壳体内 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便携式充电器一优选实施例中接地插脚随滑块被拉出的结构 示意图;图4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沿B-B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2沿C-C线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便携式充电器一优选实施例中接地插脚与滑块整体的结构示 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7所示,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器一优选实施例的爆炸 图。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器包括接地插脚5及依次相连的上盖4、中壳2、下盖1,中壳2 内设置有电路板3,下盖1的底面固定有两个电流插脚7,在中壳2及下盖1之间设置有滑 块6,滑块6同时垂直固定于接地插脚5之上,中壳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滑块6在其内 伸缩滑动的滑槽21,同时,滑块6的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台62,下盖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 凸台62对应的用于对所述滑块6进行限位的第二凸台11。再具体参见图2至图6所示,其为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充 电器不使用时,接地插脚5随滑块6被推回中壳2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充电器使用时,接 地插脚5随滑块6被拉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沿B-B 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2沿C-C线的剖视图;图7为滑块与接地插脚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在 本实施例中,接地插脚5的末端上垂直固定的滑块6,滑块6的上部设置有两个“V”型凹槽 61,凹槽61可以为两个或多个,中壳2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61匹配的第一卡扣22,滑 块6的末端的底部突出有第一凸台62,下盖1的上部突出有与第一凸台62配合的第二凸台 11。其中,上盖4与中壳2可以通过超声焊接或打螺钉的方式结合,中壳2与下盖1也可以采用超声焊接或打螺钉或其它的方式结合。中壳2内部的第一卡扣22与中壳2为一体注塑成型的且第一卡扣22具有弹性。上盖4、中壳2均为塑胶注塑而成,下盖1的主要材 质为塑胶及五金,电流插脚7为五金材质,电流插脚7与下盖1注塑成为一整体。在图6中,下盖1的上部还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二卡扣12,滑块6位于中壳2的滑槽 21内,同时第二卡扣12加强中壳的滑槽21与下盖的连接,这样也便于滑块6的稳固。又 一方面,滑块6内嵌有金属镶件63,金属镶件63为“工”字型,其用于加强滑块6与接地插 脚5整体的强度。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接地插脚为塑胶制作成的实心件,滑块的主要材料 为塑胶及五金。由于接地插脚5与滑块6固定为一个整体,当不使用充电器时,推动接地插脚5,则 其随着滑块6在滑槽21内的滑动,其被推入到一定位置,参见图4,中壳2的第一卡扣22会 自动卡入接地插脚5的“V”型凹槽61内,接地插脚5在第一卡扣22的作用下被暂时固定在 此位置,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才能将其拉出。当所述滑块6上的凹槽61为两个以上时,用 一定的力将滑块6继续推动,直至接地插脚5的末端顶到中壳2的壳体上,使得接地插脚5 再也无法被推入,此时充电器的体积最小,其十分便于携带;当需要使用充电器时,把接地 插脚5拉出到一定位置,中壳2上的第一卡扣22会自动卡入接地插脚5的“V”型凹槽61 内,接地插脚5在第一卡扣22的作用下被暂时固定在此位置,需要一定大小的推力才能将 其推回,当凹槽61为多个时候,用一定的力将滑块6继续向外拉,直至接地插脚5末端的第 一凸台62被下盖1的第二凸台11限位挡住时,使得接地插脚5再也无法被拉出,所以,接 地插脚5与滑块6的整体就可以实现在中壳2与下盖1之间伸缩活动;同时接地插脚5又 不会轻易脱离充电器以致其被破坏。当滑块6被拉动到不能再拉动时,即当所述滑块6处 于第一凸台62与所述第二凸台11接触时,每个电流插脚的中心的连线与接地插脚5的中 心的距离为22. 10-22. 36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包括电流插脚(7)、接地插脚(5)、上盖(4)、中壳(2)、下盖(1)、及电路板(3);  所述上盖(4)、中壳(2)、及下盖(1)依次相连,所述电路板(3)设置于中壳内,所述电流插脚(7)固定于下盖底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6),所述滑块位于所述中壳(2)与下盖(1)之间并垂直固定于所述接地插脚(5)上,所述中壳(2)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6)对应的滑槽(21),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第一凸台(62),所述下盖(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台(62)对应的用于对所述滑块(6)进行限位的第二凸台(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国奇邓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