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无人机轮橇混合式起落架,包括:一对滑撬;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一对滑撬上的一对轮子;以及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上的弹性支架;其中,所述的一对滑撬通过所述的弹性支架被固定到无人机机身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无人机或模型飞机在各种环境下起飞和降落,提高了无人机作业的安全性能与飞行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无人飞机及模型飞机的起落架,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轮撬混合式起落架。
技术介绍
通常固定翼无人飞机中的起落架单一采用滑橇式,或者是单一采用轮子式。滑橇 式具有降落滑行距离短、抗冲击力强、抗粗暴着陆性能好、场地适应性强的优点,但缺点是 滑行阻力大、起飞滑行跑道长、方向可控性不强;而轮子式则具有滑行阻力少、方向可控性 强、起飞滑行距离短的优点,其缺点是抗粗暴着陆性能差、场地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无人机或模型飞机在各种环境下起飞和降落的无人机轮橇混合式起落架。由于该起落架具有减震作用,使得无人机适合在恶劣的起降条件下使用,提高无人机作业的安全性能与飞行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一种无人机轮橇混合式起落架,包括 —对滑撬; 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一对滑撬上的一对轮子;以及 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上的弹性支架; 其中,所述的一对滑撬通过所述的弹性支架被固定到无人机机身上。 其中,所述的滑撬的前部具有上翘的弧形部分。 其中,所述的一对轮子分别被安装在所述的一对滑撬的中后部。 其中,所述的弹性支架的顶端连接所述的无人机机身,其底端连接所述的一对滑撬。 最好是,弹性支架的上端连接防撞保护垫,以便通过所述的防撞保护垫连接无人 机机身。 作为选择,所述的防撞保护垫固定到一个安装板上,并通过所述的安装扳连接无 人机机身。 其中,所述的弹性支架包括 第一门形框架,其两个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中前部; 第二门形框架,其两个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中后部; 第三门形框架,其两个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中前部; 第四门形框架,其两个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中后部; 其中所述的第一门形框架的顶端与所述的第二门形框架的顶端固定在一起;以及 所述的第三门形框架的顶端与所述的第四门形框架的顶端固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的第一门形框架和所述的第二门形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防撞保护垫,以及所述的第三门形框架和所述的第四门形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防撞垫。 其中,所述的第一门形框架至第四门形框架之每一个门形框架的侧架分别与垂直 线形成20至40度的夹角。 其中,所述的第一门形框架至第四门形框架分别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人机通过使用此轮橇混合式起落架,可以在各种恶劣场地上进行平稳、安全地起飞与降落,使无人机的受损率降到最低,有效保护了无人机的机身免受损害,延长了无人机的正常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细节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技术的无人机轮橇混合式起落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具有滑撬和轮子的混合式起落架结构。如图1所示,本 技术的起落架包括 —对滑撬l; 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一对滑撬1上的一对轮子2 ;以及 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1上的弹性支架3 ; 其中,所述的一对滑撬1通过所述的弹性支架3被固定到无人机机身上。 本技术的轮子采用具有弹性好的泡沫轮胎材料制成,其中轮辋采用铝材料做 成,由于具有很高的强度与抗冲击性能,比起一般的塑料轮辋强度高很多,安全性能及耐用 性高。 为了便于说明,这里相对无人机起落的方向,定义滑撬的前部和后部,以及前部与 后部之间的中部,即图1中滑撬左端的部分为前部,图1中滑撬右端的部分为后部;并且将 中部进一步划分中前部和中后部。 本技术的一对轮子2分别被安装在所述的一对滑撬1的中后部,或者安装在 靠近滑撬后部的位置。 本技术的滑橇被设计成具有弹性结构的滑橇,其前部具有上翘的弧形部分, 即弯形的具有一定弧度的过度区,它能有效防止无人机机头向下倾斜降落时,使其过度为 滑轮式滑行,及时保护了发动机等机身前部位。 弹性支架3的顶端连接所述的无人机机身,其下端连接所述的一对滑撬1。作为选 择,弹性支架3也可以通过连接件11连接滑撬1。 弹性支架3可以由四个如图2所示的门形框架构成,每一个门形框架包括用于连 接无人机机身的一个顶端(即,横梁)和两个侧架,两个侧架的底端分别连接一对滑撬1的 相应部位。 如图1和图3所示,弹性支架3可以包括两个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3 中前部的第一门形框架31 ;两个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3中后部的第二门形框架432 ;两个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3中前部的第三门形框架33 ;两个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3中后部的第四门形框架34 ;其中所述的第一门形框架31的顶端与所 述的第二门形框架32的顶端固定在一起;以及所述的第三门形框架33的顶端与所述的第 四门形框架34的顶端固定在一起。 如图2所示,第一门形框架31至第四门形框架34之每一个门形框架的两个侧架 分别与垂直线形成20至40度的夹角(P ,使得弹性支架与轮子垂直方向成一定度角,这样弹 性支3架在受力或者受到冲击力时,会向机身两侧方向释放力量,有效起到减震与保护功 能。 图4显示了本技术一个便于安装到无人机机身上的起落架的实例,在该图 中,弹性支架3的顶端连接防撞保护垫41和42,以便通过该防撞保护垫41和42连接无人 机机身。防撞保护垫41和42采用一种比较硬的木质材料制成,这样在无人机遇到紧急情 况下的粗暴降落时,对机身起到保护的作用。 为了使防撞保护垫41和42更牢固地安装到无人机机身上,防撞保护垫41和42 还可以固定到一个安装板5上,然后再通过该安装扳5安装到无人机机身上。 具体地说,第一门形框架31和所述的第二门形框架32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防撞 保护垫41,第三门形框架33和第四门形框架34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防撞垫42,然后再通 过安装扳5连接无人机机身。 第一门形框架31至第四门形框架34分别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并且相互 间形成网状的弹性结构,能使无人机在滑跑与降落时释放振动与冲击力,起到很好的保护 作用。 综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一对(两个)滑动轮子用于无人机在跑道上滑行;一对 (两片)滑橇用于防止无人机降落时机头向下倾斜而碰撞到地面物体,并且可以适应于凹 凸地形的起落;弹性支架用于支撑整个无人机及释放降落时的冲击力;防撞保护垫用于保 护无人机机身不受到损害;左右两边两个滑动轮子连接左右两片滑橇的中后部,左右两片 滑橇与弹性支架相连,弹性支架与防撞保护垫柔性连接。 本技术的优点是有效的把两种起落架的优点用在了一起,使得无人机的起 降场地的要求更宽,起飞阻力更少,抗粗暴着陆性能更好,场地适应性强,更安全,更平稳, 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安全作业与飞机正常使用寿命。 尽管上文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本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技术原理所作的 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无人机轮橇混合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滑撬(1);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一对滑撬(1)上的一对轮子(2);以及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1)上的弹性支架(3);其中,所述的一对滑撬(1)通过所述的弹性支架(3)被固定到无人机机身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机轮橇混合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滑撬(1); 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一对滑撬(1)上的一对轮子(2);以及 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滑撬(1)上的弹性支架(3); 其中,所述的一对滑撬(1)通过所述的弹性支架(3)被固定到无人机机身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安尔康姆航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