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杨法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7400 阅读:5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属于建筑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采用钉子来连接固定木模板时造成紧固不方便,特别是拆模时造成木模板报废、钉子弯曲、给施工现场带来安全隐患等问题。本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当需要连接的两块木模板相接触后,在两块木模板之间设有若干根从一块木模板穿过另一块木模板的螺钉,或者在两块木模板的接触处设有一连接条,连接条贴合于两块木模板的侧面上并且通过螺钉使对应的木模板与所述的连接条相固连,所述的螺钉具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螺钉连接固定木模板后,在拆模时可大大减少对木模板的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能使螺钉保持较好的平直度,提高重复使用的次数,并大大改善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木模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通常先采用若干木模板来拼接成墙体、支撑柱、梁等 各种形状的框架,然后浇入混凝土,直到混凝土固化成型后,再把木模板拆除。在构建框架时,现有技术一般都是通过钉子将相邻两块木模板进行连接固定,但 是阴角(即两块木模板接触后形成的小于180°的外夹角)处的固定相当麻烦,如图7所示 是由木模板1、2、5、6、7、8构成的支撑柱框架,木模板2和木模板5之间就形成了阴角,此处 的连接需把手伸入木模板的内侧,从而将钉子3'从木模板5的内侧(即对应于浇混凝土的 一侧)向外侧敲入木模板2内,既费时又费力。在拆除木模板时,由于钉子的头部已经陷入到木模板中,所以无法直接拔出钉子, 现有的办法是通过铁撬直接撬动木模板,由于在构建框架时在木模板上使用了很多钉子, 因此拆模的时候对木模板的损伤很大,有些甚至是进行破坏性的强行拆除,导致拆下的大 部分木模板完全报废,从而浪费大量的木材资源;其次,这种拆卸方法还会使钉子弯曲,无 法再次使用,成本高;再次,通过上述的拆卸方法虽然已使各块木模板分离,但是钉子仍然 留在木模板上,未处理前,这些木模板散落在施工现场,朝上的钉尖极易扎伤施工人员,安 全隐患大,在处理时,由于钉子已弯曲,拔出相当麻烦,因此对于尺寸较小的木模板,一般进 行废弃处理,进一步加大浪费的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采用钉子来连接固定木模板存在的问题,而提 供了一种利用螺纹连接来实现木模板的连接的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该 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块木模板,其特征在于,需要连接的两块木模板相接触后,在所 述的两块木模板之间设有若干根从一块木模板穿过另一块木模板的螺钉,所述的螺钉具有 外螺纹。本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采用若干根螺钉直接连接固定两块木模板,适用于两块 木模板接触后形成大于180°的外夹角(该角在建筑领域中称为“阳角”)的情况,这样的 话,在连接时就可使螺钉由木模板的外侧向内拧入,操作方便。在上述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外螺纹设于螺钉的轴向中部直至钉尖 处。而螺钉的轴向中部至钉头处则无外螺纹,紧固时,螺钉上无外螺纹的部分穿过第一块木 模板,而有外螺纹的部分穿入到第二块木模板中,有利于拉紧两块木模板。建筑木模板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块木模板,其特征在于,需要连 接的两块木模板相接触后,在所述两块木模板的接触处设有一连接条,所述的连接条贴合于两块木模板的侧面上并且通过螺钉使对应的木模板与所述的连接条相固连,所述的螺钉 具有外螺纹。这种连接结构采用螺钉和一连接条来连接固定两块木模板,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 情况第一种是两块木模板接触后形成小于180°的外夹角(该角在建筑领域中称为“阴 角”),将连接条置于两木模板的阴角内,这样在拧螺钉时就能使螺钉从木模板的外侧向内 拧入了,操作方便;第二种是为了增加木模板的长度或者高度而使两块木模板相接触后刚 好形成180°的外夹角,通过连接条使两木模板平连。在上述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外螺纹设于螺钉的轴向中部直至钉尖 处。同样,这种螺钉有利于拉紧连接条与木模板。在上述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连接条上开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的螺钉穿过连接孔后进入对应的木模板内。在连接条上开制连接孔后,便于快速拧入螺钉。在上述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连接条呈角形。适用于两块木模板接触 后形成阴角的场合,在实际装配时,将角形连接条上的两个连接面分别贴合于两块木模板 的侧面上,再通过螺钉使对应的木模板与连接条相固连。在上述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连接条由金属材料或者木板制成。若采 用木制连接条时,由于木板质软,所以无需预先在木制连接条上开连接孔,直接拧入螺钉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建筑木模板的两种连接结构均采用螺钉作为紧固件,而代替 现有技术中没有螺纹的钉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在拆除木模板时,即使螺钉的钉头已经陷入到木模板内,但可采用充电式电动 螺丝刀等紧固工具将各个螺钉方便地拆卸下来,而避免采用铁撬等破坏性拆卸方式,从而 最大限度地使木模板保持完好,延长木模板的使用寿命,提高其重复使用的次数,进而达到 节约木材的目的;2、经充电式电动螺丝刀等紧固工具拆卸下来的螺钉能够保持较好的平直度,至少 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进而降低螺钉的用量,节约成本;3、由于事先把所有螺钉从木模板上全部拆卸下来并统一存放起来以备下次使用, 因此,任一块木模板上都没有螺钉了,从而大大改善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可避免施工人员 被钉尖扎伤的情况再次发生,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4、两块木模板通过具有外螺纹的螺钉连接固定后,其连接处的强度高,实验证明, 通过螺钉作为紧固件来构建高度为40厘米-50厘米以内的木模板框架后,可直接往框架内 浇注混凝土,而无需在框架外作加固措施,不仅节省加固板材的用量,还节省施工时间,力口 快施工进度;5、两块木模板通过具有外螺纹的螺钉连接固定后,还可提高施工质量,最明显的 就是提高剪力墙相邻两块木模板的平整度。附图说明图1是通过螺钉直接连接两块木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通过螺钉直接连接两块木模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通过螺钉和角形连接条连接两块木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通过螺钉和平板状连接条连接两块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示意图;图6是由螺钉及连接条构成的木模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采用现有技术制成的木模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2、5、6、7、8木模板;3螺钉;3a外螺纹;4连接条;4a连接孔;3'钉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两木模板1、2接触后形成阳角,在两者的接触处通过若干根具有外螺 纹3a的螺钉3直接固定,就是使各个螺钉3从木模板1的外侧穿入木模板2,其剖视结构如 图2所示,外螺纹3a设在螺钉3的轴向中部至钉尖处,该螺纹部分与木模板2螺纹连接,而 螺钉3的轴向中部至钉头处无外螺纹,这部分直接穿过木模板1,有利于拉紧两木模板。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两木模板1、2接触后形成阴角,在阴角内设有一角形的连接条4,连接 条4的两个连接面均与两木模板1、2的外侧面贴合,且两个连接面上分别开有连接孔4a,螺 钉3穿过连接孔4a分别与对应的木模板固连。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两木模板1、2接触后形成180°的夹角,即成并连形式,在并连处设有 一呈平板状的连接条4,连接条4上具有若干个连接孔4a,通过若干根具有外螺纹3a的螺 钉3穿过连接孔4a分别与对应的木模板1、2相连接,其剖视结构如图5所示,这种连接结 构适用于为了增加木模板长度的场合。实施例四还可使两木模板1、2上下叠置,再在叠置处设置一平板状的连接条4,通过若干根具有外螺纹3a的螺钉3使两木模板1、2分别与连接条4相固定,这种连接结构适用于为了 增加木模板高度的场合。当然,连接条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也可采用木板制成。在实际紧固和拆卸时,可采用充电式电动螺丝刀来完成。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块木模板,其特征在于,需要连接的两块木模板相接触后,在所述的两块木模板之间设有若干根从一块木模板穿过另一块木模板的螺钉(3),所述的螺钉(3)具有外螺纹(3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杨法张学形
申请(专利权)人:石杨法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