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换向器自动压入机,包括抓料机械手、抓料升降气缸、横移气缸、换向器座、转子安装座、转子上料机械手、旋转驱动机构和压入气缸,抓料机械手与抓料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抓料升降气缸的缸体与横移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换向器座上设置有与换向器外圆相适形的夹持槽,抓料机械手夹持的换向器由横移气缸驱动其行程终点位于夹持槽的正上方,换向器座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旋转驱动机构的安装座与压入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夹持槽夹持的换向器由压入气缸驱动时与转子上料机械手夹持的待安装的转子同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子换向器自动压入机,从上料到成品实现全自动,不但提高产品生产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产品的品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制造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转子换向器自动压入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微型电机在家电、电动工具、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微型电机转子的生产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将操作工人由手工操作转化为智 能操作,一方面要提高了产品的效率及品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换向器压入转子的加工设备进行改进,可实现与自动输送线 连接,避免人工操作,既提高生产效率,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换向器自动压入机,实现与自动输送线连 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又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本技术提供的电机转子换向器自动压入机,包括抓料机械手、抓料升降气缸、 横移气缸、换向器座、转子安装座、转子上料机械手、旋转驱动机构和压入气缸;所述抓料机 械手与抓料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抓料升降气缸的缸体与横移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 接,所述换向器座上设置有与换向器外圆相适形的夹持槽,抓料机械手夹持的换向器由横 移气缸驱动其行程终点位于夹持槽的正上方;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输出轴和安装 座,换向器座与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输出轴固定连接,安装座与压入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 接;所述换向器座旋转的起点和终点分别为竖直和水平位置;所述夹持槽夹持的换向器处 于水平位置时与转子上料机械手夹持的待安装的转子同轴线。进一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气缸、齿轮轴、由旋转气缸驱动的水平齿条, 所述齿轮轴与水平齿条相啮合,齿轮轴作为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输出轴与换向器座固定连 接,旋转气缸的缸体作为旋转驱动机构的安装座与压入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进一步,还包括转子初定位机构,所述转子初定位机构包括拨叉和驱动拨叉的拨 叉气缸,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与待焊接的转子外圆相适形的凹槽,拨叉以间隙配合的方 式伸进转子安装座内,拨叉的拨叉尖伸进凹槽内;进一步,还包括换向器初定位机构,所述换向器初定位机构包括换向器初定位座、 定位光纤、弹性涨头、驱动弹性涨头旋转的定位伺服电机和驱动弹性涨头升降的定位升降 气缸,所述换向器初定位座位于抓料机械手的正下方,弹性涨头伸进换向器初定位座内顶 在待插入的换向器的底部,所述定位光纤设置在换向器初定位座外与待插入的换向器径向 对应,定位光纤的信号输出端输入控制定位伺服电机的控制器,定位伺服电机的电机座与 定位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进一步,还包括压入气缸控制器和压入气缸的活塞杆行程端部设置的接近开关, 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压入气缸控制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入气缸与换向器座之间,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压入气缸控制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换向器输送线和输送推入机构,所述输送推入机构包括推出气缸和初定位压入气缸,所述换向器输送线的输送端部与换向器初定位座水平对应,推出气缸 设置在换向器输送线的一侧其活塞杆与换向器初定位座水平对应,初定位压入气缸设置在 换向器初定位座的斜上方其活塞杆与换向器初定位座斜对应;进一步,包括转子输送线,所述转子输送线的输送端部与转子上料机械手竖直对 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转子换向器自动压入机,采用抓料机 械手、抓料升降气缸和横移气缸实现换向器自动上料,采用转子上料机械手和转子安装座 实现转子自动上料,采用压入气缸实现换向器自动压入转子,从上料到成品实现全自动,不 但提高产品生产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一致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横移气缸驱动抓料升降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压入气缸驱动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换向器压入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初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输送推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换向器初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横移气缸驱动抓料升降气缸的结构示意 图,图3为压入气缸驱动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换向器压入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旋转驱动 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初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输送推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换向器初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转子换向器自动压入机包括抓料机械手1、 驱动抓料机械手1升降的抓料升降气缸2、驱动抓料升降气缸2往复运动的横移气缸3、换 向器座4、转子安装座5、转子上料机械手6、转子初定位机构13、换向器初定位机构、驱动换 向器座4在竖直平面内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7和驱动旋转驱动机构7往复运动的压入气缸 8 ;转子安装座5和转子上料机械手6对应设置并可对待安装的转子进行径向定位;换向器 座3上设置有与换向器外圆相适形的夹持槽9,横移气缸3驱动抓料机械手1夹持的换向器 行程终点位于夹持槽9的正上方;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包括旋转输出轴和安装座,换向器座 4与旋转驱动机构7的旋转输出轴固定连接,安装座与压入气缸8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 换向器座3旋转的起点和终点分别为竖直和水平位置;夹持槽9夹持的换向器处于水平位 置时与转子上料机械手6夹持的待安装的转子同轴线。旋转驱动机构7包括旋转气缸10、旋转气缸10驱动的水平齿条11和与水平齿条 11相啮合的齿轮轴12,换向器座4与齿轮轴12固定连接,齿轮轴12作为旋转驱动机构7 的旋转输出轴与换向器座4固定连接,旋转气缸10的缸体作为旋转驱动机构7的安装座与压入气缸8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旋转气缸10通过水平齿条11和齿轮轴12驱动换向器座4 旋转。图7为换向器初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转子初定位机构13,转子初定位机 构13包括以间隙配合的方式伸进转子安装座4内的拨叉14和驱动拨叉14的拨叉气缸15, 安装座4的底部设置与待安装的转子外圆相适形的凹槽16,拨叉14的拨叉尖通过拨叉气缸 15驱动可伸进凹槽16内。图5为初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换向器初定位机构包括换向器初定 位座22、定位光纤17、弹性涨头18、驱动弹性涨头18旋转的定位伺服电机19和驱动弹性涨 头18升降的定位升降气缸20,所述换向器初定位座22位于抓料机械手1的正下方,弹性涨 头18伸进换向器初定位座22内顶在待插入的换向器23,所述定位光纤17设置在换向器初 定位座22外对其内的待插入的换向器23进行定位,定位光纤17的信号输出端输入控制定 位伺服电机19的控制器,定位伺服电机19可由定位升降气缸20驱动上升。图3为压入气缸驱动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换向器压入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 示在换向器座4上安装有压入气缸8驱动的位移传感器21,在压入气缸8与换向器座4之 间设置压力传感器24,位移传感器21的信号输出端接入压入气缸8的控制器,用于控制换 向器压入转子的深度;压力传感器24的信号输出端接入压入气缸8的控制器,用于控制换 向器压入转子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损坏换向器或转子。为了形成自动化生产,本实施例还采用换向器输送线30、输送推入机构25和转子 输送线28,输送推入机构25包括推出气缸26和初定位压入气缸27,换向器输送线30的输 送端部与换向器初定位座22水平对应,换向器输送线上输送的换向器由推出气缸26驱动 推入换向器初定位座22并由初定位压入气缸27驱动压在弹性涨头18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换向器自动压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料机械手(1)、抓料升降气缸(2)、横移气缸(3)、换向器座(4)、转子安装座(5)、转子上料机械手(6)、旋转驱动机构(7)和压入气缸(8);所述抓料机械手(1)与抓料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抓料升降气缸(2)的缸体与横移气缸(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换向器座(3)上设置有与换向器外圆相适形的夹持槽(9),抓料机械手(1)夹持的换向器由横移气缸(3)驱动其行程终点位于夹持槽(9)的正上方;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包括旋转输出轴和安装座,换向器座(4)与旋转驱动机构(7)的旋转输出轴固定连接,安装座与压入气缸(8)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换向器座(3)旋转的起点和终点分别为竖直和水平位置;所述夹持槽(9)夹持的换向器处于水平位置时与转子上料机械手(6)夹持的待安装的转子同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章宏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