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搭接式接触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3490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卡连接器的搭接式接触单元,包括有一固定式接触单元及一活动式接触单元,该固定式接触单元与该活动式接触单元分别具有用以构成搭接的第一接触区段及第二接触区段;另外,在该固定式接触单元的第一区段或该活动式接触单元的第二接触区段上冲设有至少一翻翘的刃部;而,当该固定式接触单元与该活动式接触单元的第一、第二接触区段之间具有脏污时,可利用该至少一刃部的尖锐边缘穿过脏污,使该至少一刃部仍然可与另一活动式接触单元的第二接触区段或固定式接触单元的第一接触区段、甚至与记忆卡接点相接触,以维持接触单元应有的接触稳定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卡连接器的接触单元改良,旨在提供卡连接器 一种可以有效维持接触稳定性的搭接式接触单元。
技术介绍
按, 一般卡连接器除了必须设有可供记忆卡(电子卡)定置的主体之 外,更必须在主体上设有供记忆卡电路接点接续的主端子组,始能构成记忆卡与装置之间电性导通;有些卡连接器更会进一步在本体的插槽边 侧处设有至少 一 组侦测端子。类似的侦测端子如图l所示,具有一个固定端子ll及一个活动端子 12,该固定端子11与该活动端子12具有呈重叠配置的接触区段111、 121, 且两个接触区段lll、 121在常态下呈断开状,必须在记忆卡插入卡连接 器至定位时,该活动端子12的接触区段121才会受记忆卡的推顶而与该固 定端子ll的接触区段lll接触,而使其所连接的电路导通,藉以达到防止 不同规格记忆卡误插而造成电路毁损的目的。很显然的, 一般侦测端子的电路导通方式属于搭接式的导通方式; 换言之,当侦测端子的两个接触区段lll、 121之间具有脏污时,将会直 接影响侦测端子的接触稳定性;以致于,与侦测端子类似的纟荅接式端子 会进一步在两个接触区段lll、 121其中一个接触面设有一凸点13,以期 能够增加两个接触区段111 、 121的接触稳定性。然而,凸点13的表面仍属于较圆润的球面,亦即当两个接触区段lll、 121接触面的脏污程度较为严重时,仍然会有接触不良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卡连接器一种可 以有效维持接触稳定性的搭接式接触单元。3为达上揭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卡连接器的招"接式接触单元,包括有 一固定式接触单元,设 有一供与记忆卡接点构成搭接的第一接触区段,该第一接触区段上设有 至少一翻翘状的刃部。一种卡连接器的招、接式接触单元,包括有 一固定式接触单元,设 有一供与活动式接触单元构成搭接的第一接触区段,该第一接触区段上 设有至少一翻翘状的刃部;该活动式接触单元,设有一第二搭接区段供 与该固定式接触单元的第 一搭接区段构成搭接。一种卡连接器的搭接式式接触单元,包括有 一固定式接触单元, 设有一供与活动式接触单元构成搭接的第一接触区段;该活动式接触单 元,设有一第二搭接区段供与该固定式接触单元的第 一搭接区段构成搭 接,该第二接触区段上设有至少一翻翘状的刃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该固定式接触单元与该活动式接触单 元的第一、第二接触区段之间具有脏污时,可利用该至少一刃部的尖锐 边缘穿过脏污,使该至少 一 刃部仍然可与另 一活动式接触单元的第二接 触区段或固定式接触单元的第一接触区段、甚至与记忆卡接点相接触, 以维持接触单元应有的接触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 一 习用搭接式端子組的外观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第 一实施例的搭接式接触单元结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搭接式接触单元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搭接式接触单元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式接触单元结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固定式接触单元结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固定式接触单元结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第 一 实施例的搭接式接触单元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搭接式接触单元结构立体图; 图10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搭接式接触单元结构剖视图;图ll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搭接式接触单元结构立体图图12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搭接式接触单元结构剖视图 图13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搭接式接触单元结构立体图 图14为本技术第七实施例的搭接式接触单元结构立体图图号i兌明ll固定端子 12活动端子 13凸点211第一接触区段22活动式4妄触单元222刃部31金属上盖33掀盖41接点lll-接触区賴二 121^妄触区4殳 21固定式4妾触单元 212刃部221第二接触区段 30卡连接器 32塑料底座 40记忆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 楚地了解。如图2所示,本技术卡连接器的搭接式接触单元,包括有 一固 定式接触单元21及一活动式接触单元22;其中该固定式接触单元21设在卡连接器30的插槽外围,其设有一供与活 动式接触单元22构成搭接的第 一接触区段211;该活动式接触单元22同样 设在卡连接器30的插槽外围,其设有一第二搭接区段221供与该固定式接 触单元21的第一搭接区段211构成搭接。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在该固定式接触单元21的第一接触区段211 上或该活动式接触单元22的第二接触区段221冲设有至少 一翻翘状的刃 部212、 222。以下仅以设在该固定式接触单元21的第一接触区段211上的刃部212 为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相关动作原理该至少一刃部212可以如图5所示,直接以沖头压破的方式成型;或 是如图6所示,先将刃部212的外轮廓沖设成型之后,再于该刃部212的根 部冲压弯折使该刃部212相对朝向第二接触区段221的接触面翻翘;当然 亦可如图13所示,该刃部212与固定式接触单元21—体成形长出,而该刃 部212翻翘端的轮廓线可以呈如图14所示的矩形状。再者,该至少一刃部212翻翘端的轮廓线可以呈如图5及图6所示的锥 角状,或是如图7所示的弯弧状。至于,当该至少一刃部设于该活动式接 触单元的第二接触区段上时,其成型方式以及翻翘端的轮廓线造型与上 揭实施方式相同。如图8所示,当该活动式接触单元22受记忆卡的推顶而使其第二接触 区段221与该固定式接触单元21的第 一接触区段211构成搭接时,实际上 利用该固定式接触单元21的第一接触区段211上的刃部212翻翘端与该活 动式接触单元22的第二接触区l殳221相接触。据以,当该固定式接触单元21与该活动式接触单元22的第一、第二 接触区段211、 221之间具有脏污时,可利用该至少一刃部212的尖锐边缘 穿过脏污,使该至少一刃部212仍然可与该活动式4妄触单元22的第第二接 触区段22l接触,而可有效维持接触单元应有的接触稳定性。当然,本技术可有多种的实施方式,例如前述图2至图8的实施 例中,为插入式卡连接器,且该固定式接触单元21与该活动式接触单元 22为常开式侦测端子组或为常开式读写端子组;亦可如图9及图10的实施 例所示,为插入式卡连接器,其具有一塑料底座32以及一金属上盖31, 且该固定式接触单元21与金属上盖31—体成形,该活动式接触单元22则 设置于卡连接器30的塑料底座32上,且该固定式接触单元21与该活动式卡40以使活动式接触单元22远离该固定式接触单元21;或可如图ll及图 12的实施例所示,为掀盖式卡连接器,其具有一塑料底座32以及一掀盖 33,且该固定式接触单元21为接触端子型式,并插置于卡连接器30的塑 料底座32中,记忆卡40插置于掀盖33后即可盖合于塑料底座32,以使记 忆卡40的接点41与固定式接触单元21的刃部222相接触而导通。6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卡连接器一较佳可行的搭接式接触单元,于是依法提呈新型专利的申请;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点已揭 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技术的揭示而作各 种不背离本案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的搭接式接触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固定式接触单元,设有一供与记忆卡接点构成搭接的第一接触区段,该第一接触区段上设有至少一翻翘状的刃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坤铭游达智林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钜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