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适用于普通的数码相机进行全景影像拍摄,包括云台、全景支架和相机支架,相机支架与云台转盘固定,所述的转盘相对于底座作旋转运动,相机支架通过调节结构以与云台水平平行的水平轴为轴线与全景支架固定,调整调节机构即可调节相机支架并带动数码相机旋转,使得数码相机与云台成水平位置、仰视角度和俯视角度,由此,可以确保拍摄形成水平方位、仰视角度和俯视角度的符合全景软件合成要求的全景照片序列图片,并由全景软件生成全景图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普通的数码相机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而获取全景影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影像装置进行影像拍摄所需的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使用者仅需简单的操作,进而可拍摄获得满足全景软件合成要求的 全景影像序列的影像。
技术介绍
数码照相机拍照的便捷性和影像数据的易传输性,使得数码相机已经成为广泛使 用的电子产品。然而,现有技术的数码相机在拍摄中,由于镜头的视角的限制,只能选择性 地拍摄景物或环境的一部分影像,拍摄的影像不能满足全景合成的要求,进而不能获得拍 摄者所处位置的全方位的景物或环境的影像。 互联网的发展为虚拟现实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未来发展 趋势,其需要大量的全景图片和视频。若需要拍摄使用者所在位置的周围的全方位的全景 影像,比如,在展览馆中,参观者希望看到展览馆内从天花板到展览馆四周再到地面的设计 的全方位的全景影像,现有技术需要的设备是单反相机和专用的全景拍摄架,操作复杂,使 用成本高。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方便现有技术的普通的数码相机也可以进行景物或环境的 全方位的全景影像拍摄,从而方便普通数码相机的全景影像的获取,扩大人们的影像的欣 赏视野,则成为当前影像拍摄领域发展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结构简单,适用于普通的数码相 机安装后,便于拍摄获得全景影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用于数码 相机的全景影像拍摄,包括云台、全景支架及相机支架,所述的云台包括以竖直轴为轴线连 接的底座和转盘,所述的转盘相对于底座绕竖直轴旋转运动,所述的相机支架通过调节机 构以与云台水平平行的水平轴为轴线与全景支架连接,所述的相机支架与全景支架的水平 轴垂直于所述的云台的竖直轴且相交,所述的相机支架相对于全景支架绕水平轴旋转运动 进而带动与相机支架固定连接的数码相机一并相对于全景支架旋转运动,所述的云台的竖 直轴与所述的相机支架和全景支架的水平轴及数码相机的镜头的光轴相交于同一点形成 全景交点,所述的全景交点与数码相机的镜头的中心点重合。 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调节调节机构即可使得数码 相机相对于云台的俯仰角度的旋转,再通过调节转盘与底座旋转运动,进而便于数码相机 拍摄获得全景影像。因此,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者通过简单的旋转操作即可获得全景 影像,降低获取全景影像的复杂性,降低全景影像的拍摄成本。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与数码相机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与数码相机组装后的另一角度的立 体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技术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技术全景影像的支架在拍摄水平方位的影像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在拍摄俯视角度和仰视角度的影像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 细说明如下。 本技术的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与数码照相机组装进行全景影像拍摄时, 将数码相机安装于本技术的支架上,使用者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将使用者所处位置 的周围环境或周围景物进行全方位的影像拍摄,并获得全景影像。 如图1及图2所示,是本技术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与数码相机组装后的 全景影像拍摄装置100。全景影像拍摄装置100包括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1和组装于 支架1上的数码相机3。全景影像支架l包括云台11、全景支架12和相机支架13,全景支 架12固定安装于云台11上,相机支架13与全景支架12通过旋转机构以水平轴为轴线连 接,使得相机支架13与全景支架12可绕水平轴作相对旋转运动。数码相机3组装于相机 支架13上并固定,相机支架13相对于全景支架12旋转运动,进而带动数码相机3相对于 全景支架12作旋转角度的调整运动,由此而进行全景影像拍摄。 参阅图2及图3,云台11包括底座111和安装于底座111上的转盘112。底座lll 是半径R1的圆形台,底座111的中心部位以底座的圆心为圆心形成轴承llla,与轴承llla 套接配合设置圆环lllb,轴承的半径R2等于圆环的内圆半径R3,进而可使得圆环lllb套 接于轴承llla上,轴承llla与圆环lllb的圆心与底座111的圆心位于同一竖直的竖直轴 Zl上,轴承llla的内部中空形成半径为R4的圆形的内螺纹轴孔lllc,内螺纹轴孔lllc的 中心点也位于竖直轴Zl上。以底座111的圆心为圆心,在底座的上表面形成半径为R5的 圆形的转动轨迹,转动轨迹的半径R5小于底座的半径Rl进而使得转动轨迹距离底座111 的圆周边缘一定距离。底座111的上表面开设12个半径均为R6的圆形的定位槽llld, 12 个定位槽llld均匀分布位于半径为R5的转动轨迹的圆周上,每两个相邻的定位槽llld的 圆心角的角度为30度。 转盘112为半径R7的圆台,在具体实施例中,半径R7等于底座111的半径R1。转 盘112的中心部位上下贯穿形成贯通孔,贯通孔包括上、下贯通孔112a、112b两部分,上贯 通孔112a的半径R8小于下贯通孔112b的半径R9,上、下贯通孔112a、112b的圆心位于同 一竖直轴Z1上,上、下贯通孔112a、112b的交接处形成台阶,上贯通孔112b的半径R8大 于或等于底座111的轴承llla的半径R2,下贯通孔112b的半径R9等于圆环lllb的半径5R3。以转盘112的圆心为圆心,在转盘112的下表面上形成半径为R10的滑动轨迹,滑动轨 迹的圆周距离转盘112的圆周边缘一定距离,转盘112的下表面向上竖直开设3个定位孔 112c。定位孔112c均匀分布位于半径为RIO的滑动轨迹上,且定位孔112c的下端连通转 盘112的外部空间,上端封闭。每两相邻的定位孔112c之间的圆心角度为120度,以与底座 111的定位槽llld配合滑动定位。每一定位孔112c内设置定位弹簧112d和定位珠112e, 定位珠112e位于定位弹簧112d的下方,定位珠112d的半径小于等于定位孔112c的半径。 位于转盘112的圆周边缘与上、下贯通孔112a、112b之间的转盘112上表面向下竖直开设 一对圆形的固定孔112f,固定孔112f内开设内螺纹孔。为保证转盘112与底座111之间连 接后的水平面的水平平衡的精准度,在转盘112上设置水平仪112g,通过水平仪112g即可 方便调整转盘112的水平放置时的水平平衡度。 转盘112的中心部位贯通的上、下贯通孔112a、112b与底座111的上、下圆台 111a、lllb分别紧扣配合,S卩,底座111的上圆台111a扣入转盘112的上贯通孔112b内, 下圆台111b扣入转盘112的下贯通孔112c内,通过一个扣合螺栓112j旋入上、下贯通孔 112a、112b,为确保扣合螺栓112j的稳定配合,紧固环112i和垫圈1121h分别依次设置于 扣合螺栓112j下方,从而扣合螺栓112j分别依次穿过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用于数码相机的全景影像拍摄,包括云台、全景支架及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云台包括以竖直轴为轴线连接的底座和转盘,所述的转盘相对于底座绕竖直轴旋转运动,所述的相机支架通过调节机构以与云台水平平行的水平轴为轴线与全景支架连接,所述的相机支架与全景支架的水平轴垂直于所述的云台的竖直轴且相交,所述的相机支架相对于全景支架绕水平轴旋转运动进而带动与相机支架固定连接的数码相机一并相对于全景支架旋转运动,所述的云台的竖直轴与所述的相机支架和全景支架的水平轴及数码相机的镜头的光轴相交于同一点形成全景交点,所述的全景交点与数码相机的镜头的中心点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兵,李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