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以一可平置于地面上的座架,在其连杆中央上方设有枢轴,所述座架的后方撑杆为圆弧状滑杆支架,所述枢轴上枢接有左右两板垫,所述板垫后缘底端以杆轮套置于所述滑杆支架上,而所述连杆前端上方设有坐板,所述座架的前方撑杆上端以套杆套接所述握把杆架;通过板垫可以枢轴为轴心,沿圆弧状滑杆支架左右旋移,而当使用者站或坐于坐板上,以双脚或双膝分别踏置于左右板垫上,利用握把杆架撑顶背部或双手握住握杆架,以双脚或双膝向两侧作分腿动作或同向左右来回旋动,并可经由调整枢轴摩擦力大小及握把杆架长短与枢固状态,以改变不同施力大小及上半身也可同时枢旋,适合不同人及长时间锻练训练。(*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训练器,尤其涉及一种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以一可平置于地面上的座架,在其连杆中央上方设有枢轴,且将后方撑杆设计成圆弧状滑杆支架,枢轴上则枢接有左右两板垫,板垫后缘底端以杆轮套置于滑杆支架上,而连杆前端上方尚设有圆形坐板,前方撑杆上端以套杆锁接有撑杆及握把杆架;通过板垫可以枢轴为轴心,沿圓弧状滑杆支架左右旋移,而当使用者站或坐于坐板上,以双脚或双膝分别踏置于左右板垫上,利用握把杆架撑顶背部或双手握住握杆架,以双脚或双膝向两侧作分腿动作或同向左右来回旋动,使大腿或腰部左右施力扭转达到扭转运动的效用,并可经由调整枢轴摩擦力大小及握^t巴杆架长短与枢固状态,以改变不同施力大小及上半身也可同时枢旋,使适合不同人及长时间锻练训练。
技术介绍
由于々欠食的不均衡及运动场所与运动量的缺乏,且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曰益重视,致运动健身器因应而生,但一般时下极少有针对腰部、大腿扭转运动训练的器具,即或有,不是成本昂贵,即为体积庞大,重量不轻,然而由于一般家庭空间不大,若无法收储,更会造成空间拥挤,再者,由于成员年龄、体能不一,且不同训练及长时间使用后,如何能简易快速调整,使适用不同人及维持使用的兴致与持续力,也为不得不加以考虑,因此有研究设计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积十数年从事运动器具制作、设计的经验,悉心研究,竭尽心智,针对以上的缺失,寻求改良的方法,并经过多次的实验试做,而终于创作出此一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以一可平置于地面上的座架,在其连杆中央上方设有枢轴,且将后方撑杆设计成圓弧状滑3杆支架,枢轴上则枢接有左右两板垫,板垫后缘底端以杆轮套置于滑杆支架上,而连杆前端上方还设有圓形坐板,前方撑杆上端以套杆锁接有撑杆及握把杆架;通过板垫可以枢轴为轴心,沿圓弧状滑杆支架左右旋移,而当使用者站或坐于坐板上,以双脚或双膝分别踏置于左右板垫上,利用握把杆架撑顶背部或双手握住握杆架,以双脚或双膝向两侧作分腿动作或同向左右来回旋动,使大腿或腰部左右施力扭转达到扭转运动效用。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而可经由调整枢轴摩擦力大小及握把杆架长短与枢固状态,以改变不同施力大小及上半身亦可同时枢旋,使适合不同人及长时间锻练训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主要由座架、板垫、坐板及握把杆架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为一能平置于地面上的架体,在所述座架的连杆中央上方设有枢轴,所述座架的后方撑杆为圆弧状滑杆支架,所述枢轴上枢接有左右两板垫,所述板垫后缘底端以杆轮套置于所述滑杆支架上,而所述连杆前端上方设有坐板,所述座架的前方撑杆上端以套杆套接所述握把杆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以一可平置于地面上的座架,在其连杆中央上方设有枢轴,且将后方撑杆设计成圓弧状滑杆支架,枢轴上则枢接有左右两板垫,板垫后缘底端以杆轮套置于滑杆支架上,而连杆前端上方还设有圓形坐板,前方撑杆上端以套杆锁接有撑杆及握把杆架;通过板垫可以枢轴为轴心,沿圓弧状滑杆支架左右旋移,而当使用者站或坐于坐板上,以双脚或双膝分别踏置于左右板垫上,利用握把杆架撑顶背部或双手腰部左右施力扭转达到扭转运动效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4是本技术枢轴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座架;2-板垫;3-坐板;4-握把杆架;10-连杆;ll-枢轴;12-滑杆支架;13-套杆;14-撑杆;15-迫紧片;16-靠垫;17-栓梢;20-杆轮;30、31-止挡防^童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能对本技术的构造及其功效,能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1更更加了解请配合参阅附图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座架l、板垫2、坐板3及握把杆架4所组合而成;其中座架1为一可平置于地面上的架体,在所述座架1的连杆10中央上方设有枢轴11,且将所述座架1的后方撑杆设计成圓弧状滑杆支架12,枢轴11上枢接有左右两板垫2,板垫2后缘底端以杆轮20套置于所述滑杆支架12上,而连杆10前端上方还设有圆形坐板3,所述座架1的前方撑杆上端以套杆13套接撑杆14及握把杆架4,握把杆架4还可形成有泡棉靠垫16,以供背部靠持撑顶;必要时枢轴ll内可安设有迫紧片15,以促使增减板垫2的旋动阻力,另握把杆架4也可成可伸缩或以栓梢17改变成枢固状态,以利不同人使用及缩减收藏的体积。实际操作使用时,使用者可先将座架1平置于地上,并根据使用者的身长尺寸,调整握把杆架4的长短,并依使用者的运动程度及体能,调整枢轴ll的旋动阻力及以栓梢17改变整握把杆架4的枢固状态,然后使用者可以双脚或双膝分别踏置于板垫2上,且以双手握住握把杆架4,向两侧做分腿动作或同向旋动,由于板塾2及圓弧状滑杆支架3同为以枢轴11为轴心,配合滑杆支架12左右安设的止挡防撞体30、 31,而可促使左右板垫2沿圓弧状滑杆支架12左右来回或成分合式旋移,使大腿、上半身及腰部左右施力扭转达到运动锻练的效用;另还可改变握把杆架4或去除撑杆14,使用者可坐于坐板3上,以双腿置于板垫2,背部靠置握把杆架4,利用腿力带动左右板垫2沿圓弧状滑杆支架12本技术的构造及装置从未见于市场及刊物上,除能达到扭转运动的功效外,且具经济、简易、适用性大、可收藏的效益,因此功效上有明显提升,充分符合新型专利的技术或改良要件。综上所述,以上所举尽本技术的部份实施例,但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因此依本技术的创意精神及特征,稍加变化修饰而成,也应包括在本专利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主要由座架、板垫、坐板及握把杆架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为一能平置于地面上的架体,在所述座架的连杆中央上方设有枢轴,所述座架的后方撑杆为圆弧状滑杆支架,所述枢轴上枢接有左右两板垫,所述板垫后缘底端以杆轮套置于所述滑杆支架上,而所述连杆前端上方设有坐板,所述座架的前方撑杆上端以套杆套接所述握把杆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杆架形成有泡棉靠垫,以供背部靠持撑顶。3、 如^K利要求1所述的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杆架与所述套杆间设有套接撑杆。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杆架以栓梢改变成枢固状态。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内安设有迫紧片,促使增减板垫的旋动阻力。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以一可平置于地面上的座架,在其连杆中央上方设有枢轴,所述座架的后方撑杆为圆弧状滑杆支架,所述枢轴上枢接有左右两板垫,所述板垫后缘底端以杆轮套置于所述滑杆支架上,而所述连杆前端上方设有坐板,所述座架的前方撑杆上端以套杆套接所述握把杆架;通过板垫可以枢轴为轴心,沿圆弧状滑杆支架左右旋移,而当使用者站或坐于坐板上,以双脚或双膝分别踏置于左右板垫上,利用握把杆架撑顶背部或双手握住握杆架,以双脚或双膝向两侧作分腿动作或同向左右来回旋动,并可经由调整枢轴摩擦力大小及握把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摆运动训练器的构造,主要由座架、板垫、坐板及握把杆架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为一能平置于地面上的架体,在所述座架的连杆中央上方设有枢轴,所述座架的后方撑杆为圆弧状滑杆支架,所述枢轴上枢接有左右两板垫,所述板垫后缘底端以杆轮套置于所述滑杆支架上,而所述连杆前端上方设有坐板,所述座架的前方撑杆上端以套杆套接所述握把杆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维德,
申请(专利权)人:何维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