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粒物料运输车尾部排气及扫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9721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尾部排气及扫灰装置,属粉粒物料运输车,其特征是在粉粒物料罐尾部罐体内壁的顶部,安装底部敞口的箱形排气仓,在排气仓底部周边的连接法兰和压条之间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安装帆布层,在排气仓的前仓板上开孔并安装排气扫灰管,排气扫灰管从粉粒物料罐尾部罐体的前下部伸出罐体外;在罐体外的排气扫灰管的下端段上安装带控制阀的弯管并与蝶阀后部的出灰管相连通;当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内的粉粒物料快打光且压力快为零时,将本尾部排气扫灰装置的控制阀打开,罐体内的带压气体通过帆布层过滤后进入排气仓,经排气扫灰管、连接软管后进入出灰管尾管,对出灰管尾管及出灰软管内进行扫灰,减少粉粒物料的浪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粉粒物料运输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的清灰 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散装水泥或其他粉粒物料运输车及半挂车,在使用过程中,当罐体 内的水泥或粉粒物料快打光且压力快为零时,就将空压机停止运转,以减少 对燃油的消耗,但此时罐体内仍有压力,且在出料软管内仍有残留的水泥或 其他粉粒物料,造成一定的水泥或其他粉粒物料被浪费了,且如此时打开排 气阀放气的话,残留的水泥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尾部排气及扫灰装置,不 仅可减少罐体内气体对外直接排放所带来的污染,还可利用罐体内剩余的压 力对出料软管中的残留水泥或其他粉粒物料进行扫灰,减少对水泥或其他粉 粒物料的浪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尾部排气及扫 灰装置,包括粉粒物料罐罐体和出灰管,出灰管安装在位于罐体内汽化床上 方部位的罐壁外侧并与粉粒物料罐内腔相通,在出灰管的尾管端安装出灰软 管,在出灰管的尾管端段上安装蝶阀以控制罐体内水泥的排放;其特征是 在粉粒物料罐尾部罐体内壁的顶部,安装底部敞口的箱形排气仓,该排气仓 的底部与罐体内腔相通,在排气仓底部的周边带有开设了连接孔的连接法兰, 在连接法兰上用相应带孔的压条安装帆布层,即帆布层安装在连接法兰和压 条之间并用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这样排气仓的底面即为帆布层;在排气仓的前仓板上开孔并用管法兰安装排气扫灰管,或该排气扫灰管插入排气仓内 后与前仓板焊接成一体,然后排气扫灰管从粉粒物料罐尾部罐体的前下部伸 出罐体外并一直延伸到罐底的下方或上方,排气扫灰管在伸出处与罐体焊接固定并将罐体壁孔焊接封堵;在罐体外的排气扫灰管的下端段上安装带控制阀的弯管I,在弯管I的出口端又连接软管,在软管的另一端安装弯管II,'弯管n又在位于蝶阀的后部与出灰管相连通;当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内的水泥或其他粉粒物料快打光且压力快为零时,空压机停止运转,此时将本尾部 排气扫灰装置的控制阀打开,罐体内的带压气体通过帆布层过滤后,进入排 气仓,然后又进入排气扫灰管,再经连接软管后进入出灰管尾管,从而对出 灰管尾管及尾管上连接的出灰软管内的水泥进行扫灰,减少对水泥或其他粉 粒物料的浪费。本技术所提出的粉粒物料运输车尾部排气及扫灰装置,结构合理, 使用方便,减少对水泥或其他粉粒物料的浪费和对外直接排放所带来的污染。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出的粉粒物料运输车尾部排气及 扫灰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粉粒物料运输车尾部排气及扫灰装置的主视 带局部剖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俯视图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放大图示意图。图1、图2、图3、图4中1、排气仓 2、连接法兰 3、帆布层 4、 压条 5、排气扫灰管 6、软管 7、控制阀 8、蝶阀 9、出灰 管 10、出灰软管 11、螺栓12、螺母 13、罐体具体实施方式从图l、图2、图3、图4、中可以看出 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尾部排气及 扫灰装置,包括粉粒物料罐罐体13和出灰管9,出灰管9安装在位于罐体13内 汽化床上方部位的罐壁外侧上并与粉粒物料罐内腔相通,在出灰管9的尾管端 安装出灰软管IO,在出灰管9的尾管端段上安装蝶阀8以控制罐体13内水泥的 排放;其特征是在粉粒物料罐罐体13右尾部内壁的顶部,安装底部敞口的 箱形排气仓l,该排气仓1的底部与罐体13内腔相通,在排气仓l底部的周边带 有开设了连接孔的连接法兰2,在连接法兰2上用相应带孔的压条4安装帆布层 3,即帆布层3安装在连接法兰2和压条4之间并用螺栓11和螺母12固定连接,这样排气仓1的底面即为帆布层3;在排气仓l的前仓板上幵孔并用管法兰安装排气扫灰管5,或该排气扫灰管5插入排气仓1内后与前仓板焊接成一体,然后 排气扫灰管5从粉粒物料罐罐体13右尾部的前下部伸出罐体13外并一直延伸 到罐体13罐底的下方或上方,排气扫灰管5在伸出处与罐体13焊接固定并将罐 体壁孔焊接封堵;在罐体外的排气扫灰管5的下端段上安装带控制阀7的弯管I,在弯管I的出口端又连接软管6,在软管6的左端安装弯管n,弯管II又在位于蝶阀8的右部与出灰管9相连通;当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13内的水泥或 其他粉粒物料快打光且压力快为零时,空压机停止运转,此时将本尾部排气 扫灰装置的控制阀7打开,罐体13内的带压气体通过帆布层3过滤后,进入排 气仓l,然后又进入排气扫灰管5,再经连接软管后进入出灰管9右尾管,从而 对出灰管9尾管及尾管上连接的出灰软管10内的水泥进行扫灰,减少对水泥或 其他粉粒物料的浪费。权利要求1、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尾部排气及扫灰装置,包括粉粒物料罐罐体(13)和出灰管,其特征是a、在粉粒物料罐罐体(13)右尾部内壁的顶部,安装底部敞口的箱形排气仓(1),该排气仓(1)的底部与罐体(13)内腔相通,在排气仓(1)底部的周边带有开设了连接孔的连接法兰(2),在连接法兰(2)上用相应带孔的压条(4)安装帆布层(3),即帆布层(3)安装在连接法兰(2)和压条(4)之间并用螺栓(11)和螺母(12)固定连接,排气仓(1)的底面即为帆布层(3);b、在排气仓(1)的前仓板上开孔并用管法兰安装排气扫灰管(5),或该排气扫灰管(5)插入排气仓(1)内后与前仓板焊接成一体,然后排气扫灰管(5)从粉粒物料罐罐体(13)右尾部的前下部伸出罐体(13)外并一直延伸到罐底的下方或上方,排气扫灰管(5)在伸出处与罐体(13)焊接固定并将罐体壁孔焊接封堵;c、在在罐体(13)外的排气扫灰管(5)的下端段上安装带控制阀(7)的弯管I,在弯管I的出口端又连接软管(6),在软管(6)的左端安装弯管II,弯管II又在位于蝶阀(8)的右部与出灰管(9)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尾部排气及扫灰装置,属粉粒物料运输车,其特征是在粉粒物料罐尾部罐体内壁的顶部,安装底部敞口的箱形排气仓,在排气仓底部周边的连接法兰和压条之间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安装帆布层,在排气仓的前仓板上开孔并安装排气扫灰管,排气扫灰管从粉粒物料罐尾部罐体的前下部伸出罐体外;在罐体外的排气扫灰管的下端段上安装带控制阀的弯管并与蝶阀后部的出灰管相连通;当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内的粉粒物料快打光且压力快为零时,将本尾部排气扫灰装置的控制阀打开,罐体内的带压气体通过帆布层过滤后进入排气仓,经排气扫灰管、连接软管后进入出灰管尾管,对出灰管尾管及出灰软管内进行扫灰,减少粉粒物料的浪费。文档编号B65D88/54GK201390490SQ20092014352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路 杨, 燕 王, 瑞 谢, 陶社俊, 高建祥 申请人: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尾部排气及扫灰装置,包括粉粒物料罐罐体(13)和出灰管,其特征是: a、在粉粒物料罐罐体(13)右尾部内壁的顶部,安装底部敞口的箱形排气仓(1),该排气仓(1)的底部与罐体(13)内腔相通,在排气仓(1)底部的周边带 有开设了连接孔的连接法兰(2),在连接法兰(2)上用相应带孔的压条(4)安装帆布层(3),即帆布层(3)安装在连接法兰(2)和压条(4)之间并用螺栓(11)和螺母(12)固定连接,排气仓(1)的底面即为帆布层(3); b、在排气仓(1 )的前仓板上开孔并用管法兰安装排气扫灰管(5),或该排气扫灰管(5)插入排气仓(1)内后与前仓板焊接成一体,然后排气扫灰管(5)从粉粒物料罐罐体(13)右尾部的前下部伸出罐体(13)外并一直延伸到罐底的下方或上方,排气扫灰管(5)在伸出处与罐体(13)焊接固定并将罐体壁孔焊接封堵; c、在在罐体(13)外的排气扫灰管(5)的下端段上安装带控制阀(7)的弯管Ⅰ,在弯管Ⅰ的出口端又连接软管(6),在软管(6)的左端安装弯管Ⅱ,弯管Ⅱ又在位于蝶阀(8)的右部与出灰管(9)相连 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路高建祥王燕陶社俊谢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