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9185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属环保与节能技术领域。设备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是完全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区,外层,是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协同作用的生物处理区,内圈、外圈之间通过隔墙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可适用于高浓度或难降解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污水以及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生产或生活污废水的处理,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并且处理后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可靠,节省工程的投资,减少占地面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环保与节能
,涉及一种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通过对污水处理设备与技术的引进、吸收,随着我国污水处理理论和技 术的不断发展,环保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储备与发展,提高了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城市污 水处理专用设备和与之配套的通用设备的生产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其中,国产的微孔曝 气器、高强度曝气机、带式压滤机、各类格栅除污机、刮泥机、刮砂机、曝气转刷、曝气鼓风 机、大型污水泵、潜水电泵等已基本上能够适应国内市场需求,还有部分产品出口。 污水的处理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方法和技术,相对应的污水处理 设备也按此进行分类,由于污水处理规模的大小不同,以及在设备制造选材等方面的因素, 作为一种处理方法或设施,即可以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也可以用钢板或玻璃钢等材质进行 制作成设备,但较大的规模在实际中多采用前者,以节省投资和造价。 污水生物处理设备一般分为厌氧处理设备和好氧处理设备两种,分别基于厌氧处 理和好氧处理技术,也是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水来选用的。厌氧处理设备主要针对高浓度难 降解污水,好氧处理设备主要针对中低浓度和可生化性高的污水。但目前对于将厌氧及好 氧处理技术集中于一体的设备目前尚无文献报道。 本技术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协调作用的处理设备,集污水的厌氧和好氧处理 技术于一体,既可以处理较高浓度和难降解的污水,并且具有较低的处理费用和较小的占 地面积,又可以处理较低浓度的污水,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经过本技术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协调作用的处理设备就可以使污水处理达 标或者排放或者进一步处理回用,克服了对同一种废水处理,同时需要采用厌氧和好氧处 理两套设备,投资高,占地大,运行成本高等缺点,并且处理后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厌氧和好氧结合的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生物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HBSM, Hybrid Bio-ActivatedSludge and Membrane)的污水生物处理设备主要由内外两圈两大部分组成,内圈、外圈之间通过隔墙隔 离,内圈部分即设备的内层,是完全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区,外圈部分即设备的外层,是生 物膜与活性污泥协同作用的生物处理区,设备的内、外层隔墙及外层的材料可采用不锈钢、 碳钢或玻璃钢,也可采用价格低廉的钢筋混凝土的构筑物替代。 设备的内圈、外圈之间的隔墙上设置闸板,以控制内圈污水进入外圈污水量的大 小以及培养和驯化污泥阶段的分区控制;在外层出水隔墙或隔板底部设计用以控内回流的3闸板。 设备的内圈,有污水进水管和污泥回流管,两根管道分别伸入到设备内层的底部,内层的上部出水口进入外层,内层出水口也可设置在内层的底部。 设备的外圈装填填料,填料的表面生长着生物膜,填料的下部或中部装有曝气管道系统,外层的上部位有出水口。 设备外层装填的填料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要求的处理程度进行选择确定,即根据待处理的污水性质进行选择的安装不同型式的填料。 其中所装的填料为固定填料或悬浮填料。固定填料为软性纤维填料、立式弹性填料或综合填料等。悬浮填料为悬浮球填料或多空泡沫塑料方块填料等。 在设备的外层池底布置的曝气管道系统,根据其设置的段数及待处理的污水性质的不同对生物处理区进行分区,可分成以下几种形式 —、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 二、厌氧区、好氧区; 三、缺氧区、好氧区; 四、好氧区。 以上每种形式的各个分区依次相连,无须隔墙分隔。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可适用于高浓度或难降解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污水以及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生产或生活污废水的处理,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克服了传统处理设备对同一种废水处理,同时采用厌氧和好氧处理两套设备,投资高,占地大,运行成本高等缺点,并且处理后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可靠,节省工程的投资,减少占地面积,通过与其它处理设备或构筑物比较,工艺流程短,污泥回流量减少40% 80%,运行费用降低18% 31%。附图说明图1、生物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2、生物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阐述。 —种生物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HBSM, Hybrid Bio-ActivatedSludge andMembrane)的污水生物处理设备,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 设备主要由内外两圈两大部分组成。内圈、外圈之间通过隔墙隔离,隔墙上设置闸板8 ;在外层出水隔墙或隔板底部设置闸板10。 内圈部分即设备的内层,是完全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区3,有污水进水管1和污泥回流管2,两根管道分别伸入到设备内层的底部,内层的上部或底部有出水口 5与设备的外层相连。 外圈部分即设备的外层,是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协同作用的生物处理区4,外层装填有填料9,填料的表面生长着生物膜,填料的下部或中部装有曝气管道系统7,外层的上部位有出水口 6。 设备外层装填的填料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要求的处理程度进行选择确定,即根据不同性质的污水,可以选择的安装固定填料或悬浮填料。其中固定填料为软性纤维填料、立式弹性填料或综合填料等。悬浮填料为悬浮球填料或多空泡沫塑料方块填料等。 在设备的外层池底布置的曝气管道系统,根据其设置的段数及待处理的污水性质的不同对生物处理区4进行分区,可分成以下几种形式 —、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 二、厌氧区、好氧区; 三、缺氧区、好氧区; 四、好氧区。 以上每种形式的各个分区依次相连,无须隔墙分隔。 本技术的设备的内、外层隔墙及外层的材料采用不锈钢、碳钢或玻璃钢,或采用价格低廉的钢筋混凝土的构筑物替代。 实施例1 为验证本技术,使用本技术的生物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石化行业污水处理应用。 取样的石化行业污水,综合污水的C0D :860mg/L 1200mg/L, B0D :240mg/L 330mg/L, NH3_N :35mg/L 67mg/L。 根据取样污水的性质,生物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设备采用了内层厌氧,外层厌氧、缺氧、好氧的三分区结合的运行方式。 经过本技术的设备处理后,出水COD :< 60mg/L, BOD : < 15mg/L, NH3_N :< 15mg/L,处理效率显著提高,并且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状况良好。权利要求一种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由内外两圈两大部分组成,内圈、外圈之间通过隔墙隔离,隔墙上设置闸板(8);在外层出水隔墙或隔板底部设计可控内回流闸板(10);所述的内圈部分即设备的内层,是完全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区(3),有污水进水管(1)和污泥回流管(2),两根管道分别伸入到设备内层的底部,内层的上部或底部有出水口(5)直接通入外层;所述的外圈部分即设备的外层,是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协同作用的生物处理区(4),外层装填有填料(9),填料(9)的表面生长着经过培养和驯化后的生物膜,填料(9)的下部或中部装有曝气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由内外两圈两大部分组成,内圈、外圈之间通过隔墙隔离,隔墙上设置闸板(8);在外层出水隔墙或隔板底部设计可控内回流闸板(10);所述的内圈部分即设备的内层,是完全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区(3),有污水进水管(1)和污泥回流管(2),两根管道分别伸入到设备内层的底部,内层的上部或底部有出水口(5)直接通入外层;所述的外圈部分即设备的外层,是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协同作用的生物处理区(4),外层装填有填料(9),填料(9)的表面生长着经过培养和驯化后的生物膜,填料(9)的下部或中部装有曝气管道系统(7),在外圈上部有出水口(6);设备的内、外层隔墙及外层的材料采用不锈钢、碳钢或玻璃钢,或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构筑物替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学农李晨光高玉琼王东海范彦华胡春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