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系一种遂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天地遂道能让装载大量人和物资的天地列车(请见本人天地列车相关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在靠近有大气的行星(如地球)上的太空城(见本人太空城相关发明专利技术专利),以极低成本地在天地之间连续、便捷、安全、低污染、低成本、比较舒适地高速运行,让大量的普通人极为方便地在天地之间旅行,既能在地面生存又能在太空生存变成现实。由此还能尽可能地减少空中臃堵,将空中交通事故率降到最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智能信息系统智能控制太空车站、地面车站、列车、遂道管系统、磁力系统、气球、能源系统、防护系统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一、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系一种由地面到太空城的天地列车运行的隧道。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运载工具都不能连续、快捷、安全、低污染、低成本、比较舒适 地将地面大量的普通人和其它物资带到太空,人到太空旅行的成本极高。三、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能解决以上技术和使用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隧道能对靠近有大气的行星 (如地球)上的太空城(见本人太空城相关专利技术专利)使用装载大量人和物资的天地列车 (请见本人天地列车相关专利技术专利),以极低成本地在天地之间连续、便捷、安全、低污 染、低成本、比较舒适地高速运行,让大量的普通人既能在地面生存,又能在太空生存 变成现实。由此还能尽可能地减少空中臃堵,将空中交通事故率降到最低。本专利技术由智能信息系统智能控制太空车站、地面车站、列车、隧道管系统、磁 力系统、气球、能源系统、防护系统构成。如图1、图4、图5所示。1、太空车站为天地列车在天地间运行提供充足的能源和在太空飞行的引擎,也 是人和物资的中转站。2、隧道管系统由智能信息系统、隧道管、吸盘环磁力器、磁力引擎、磁悬浮 器、热能回收器、宇宙辐射防护层、绝缘层构成。如图2所示。隧道管系统既为天地列车提供引导和保护,又为其提供天地间运行的混合动力 引擎。由智能计算机系统智能控制车箱在不同道路段使用相应的动力引擎。在地面用车 头牵引。在地天之间的天地隧道中有大气层的路段用磁力和气球牵引。在大气层外到 天地列车站之间用磁力。离开天地列车站后;车箱在车站用磁力粘上引擎后飞行至目的 地。引擎六个最优地分布在列车每一个车箱外面,飞行时,由信息系统智能调控相应几 个弓I擎及其角度来牵弓I或推动车箱飞行。每个天地隧道至少有两条隧道管,以便一上一下供列车双向行驶,提高效率。列车在地面和天地隧道里不要引擎是尽量减少自重,以提高货载量。列车在隧道里由天向地运行时,从太空列车站到大气层的隧道段由磁力控制下 降速度,进入大气层后的隧道段可完全由气球控制其速度,可以尽可能地节约能源,降 低成本。3、能源系统由激光受能系统、气球系统、风能系统、磁能系统和热回收系统构 成。如图3所示。激光受能器(请见本人激光受能器相关专利技术)接收宇宙光站立体网络 系统(请见本人宇宙光站立体网络系统相关专利技术专利)的光站提供的激光作一种强大、低 成本、持久、洁净的能量源转换成磁能和各设备所需的能量; 风能机置于气球表面,依据风向智能调整方向和角度,将大气层的风能转换成 磁能和各设备所需的能量;气球利用在大气层中的浮力作牵引能能量;热能回收器将发热量大的设备的废热回收转换成所需的能量。4、地面车站为磁力机和气球与地面列车头交换处,也是也是人和物资的中转站。5、防护系统为整个天地隧道防护,保障其正常运转,不受攻击破坏。6、气球系统由大气球系统、小气球系统构成。气球都是救生圈式的形状,用其缆绳底端的磁力吸盘抓住隧道管和磁力器。大气球系统是利用大气的浮力提供克服隧道自身重力的系统,是为避免隧道自 身太重而断裂或压垮地面的救生圈式的大气球圈。每隔一段适当距离一个,分段质量提 住隧道管,直至大气浮力不能支持为此;如图4、5所示。小气球系统是逐渐增减气球囊的个数以增减浮力来提供列车上下运行的牵引 力。由气球圈、缆绳、磁力器构成。如图6、图7、所示。其磁力器与车箱的主骨架相 配形成相对极来吸住车箱,气球受大气浮力上升时牵引车箱上行。如所示图8。每个气 球圈提一个车箱;每一个气球圈有主气囊、几圈小气囊,其中一圈气囊保持充气状态以 控制该气球系统的姿态。列车下行时以逐渐增加对气囊的充气的个数来控制下行速度。 列车上行时,也是以增加对小气囊的充气的个数来控制上行速度。提住隧道的每一个大气球至少有两组缆绳,分段用缆绳提握口提住隧道管,当 小气球提着车箱经过时,分别先后松开缆绳提握口,让列车通过,然后又收紧提握口提 住隧道管。提握口是带有引擎的利用磁力吸盘组成,其引擎在吸盘消磁后定向向外推离 吸盘使提握口张开,让列车通过,然后又推动吸盘吸住隧道管。这样既能让列车通过, 又能提住隧道管。这一切都智能进行。如图9所示。四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隧道结构2是隧道管系统结构3是能源系统结构4是一种隧道示意5是一种隧道示意6是小气球系统示意7是小气球系统示意8是小气球系统示意9 一种隧道的小气球提着天地列车通过大气球示意图。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系一种由地面到太空城的列车隧道。2.按照权利1所述的一种天地隧道,其特征是能对靠近有大气的行星(如地球)上 的太空城(见本人太空城相关专利技术专利)使用装载大量人和物资的天地列车(请见本人天 地列车相关专利技术专利),以极低成本地在天地之间连续、便捷、安全、低污染、低成本、 比较舒适地高速运行,让大量的普通人既能在地面生存,又能在太空生存变成现实。由 此还能尽可能地减少空中臃堵,将空中交通事故率降到最低。3.按照权利1所述的一种天地遂道,其特征是由智能信息系统智能控制太空车 站、地面车站、列车、遂道管系统、磁力系统、气球、能源系统、防护系统构成。4.按照权利3所述的隧道管系统,其特征是隧道管系统由智能信息系统、隧道 管、吸盘环磁力器、磁力引擎、磁悬浮器、热能回收器、宇宙辐射防护层、绝缘层构 成。隧道管系统既为天地列车提供引导和保护,又为其提供天地间运行的混合动力引 擎。由智能计算机系统智能控制车箱在不同道路段使用相应的动力引擎。在地面用车头 牵引。在地天之间的天地隧道中有大气层的路段用磁力和气球牵引。在大气层外到天地 列车站之间用磁力。离开天地列车站后;车箱在车站用磁力粘上引擎后飞行至目的地。 引擎六个最优地分布在列车每一个车箱外面,飞行时,由信息系统智能调控相应几个引 擎及其角度来牵弓I或推动车箱飞行。每个天地遂道至少有两条隧道管,以便一上一下供列车双向行驶,提高效率。列车在地面和天地隧道里不要引擎是尽量减少自重,以提高货载量。列车在隧道里由天向地运行时,从太空列车站到大气层的隧道段由磁力控制下降速 度,进入大气层后的遂道段可完全由气球控制其速度,可以尽右能地节约能源,降低成 本。5.按照权利3所述的一种能源系统,其特征是由激光受能系统、气球系统、风能 系统、磁能系统和热回收系统构成。如图3所示。激光受能器(请见本人激光受能器相关专利技术)接收宇宙光站立体网络系统(请见本人 宇宙光站立体网络系统相关专利技术专利)的光站提供的激光作一种强大、低成本、持久、 洁净的能量源转换成磁能和各设备所需的能量;风能机置于气球表面,依据风向智能调整方向和角度,将大气层的风能转换成磁能 和各设备所需的能量;气球利用在大气层中的浮力作牵引能能量;热能回收器将发热量大的设备的废热回收转换成所需的能量。6.按照权利1所述的一种太空车站,其特征是为天地列车在天地间运行提供充足 的能源和在太空飞行的引擎,也是人和物资的中转站。7.按照权利1所述的一种地面车站,其特征是为磁力机和气球与地面列车头交换 处,也是也是人和物资的中转站。8.按照权利1所述的一种气球系统,其特征是由大气球系统、小气球系统构成。 气球都是救生圈式的形状,用其缆绳底端的磁力吸盘抓住隧道管和磁力器。大气球系统是利用大气的浮力提供克服隧道自身重力的系统,是为避免隧道自身太 重而断裂或压垮地面的救生圈式的大气球圈。每隔一段适当距离一个,分段质量提住隧道管,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系一种由地面到太空城的列车隧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文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