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建文专利>正文

一种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7974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推车。它包括有车体,安装于车体上的承载架及由若干节逐级滑移叠套的伸缩管组成的左右立柱,左右立柱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安装有横梁,横梁的中心设有锁定左侧相邻两伸缩管和右侧相邻两伸缩管的锁定杆,所述位于最顶部的第一节伸缩管内设置有拉杆,该拉杆顶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延伸部,该延伸部穿过该处管壁设置有的长条形滑口与套装在两伸缩管之间的活动把手固接,该拉杆上间隔安装有楔形推块,第一节伸缩管的外壁在楔形推块偏上位置设置有锁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解锁操作更加方便简单及省力,在所有伸缩管完全收合时,更能保证所有伸缩管之间的紧密性,保证所有伸缩管同时锁定不容易晃动,使用更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牵引装置,具体为一种手推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场、码头、车站或仓库,人们需要移动较重的行李或物 品时,大多使用手推车,比较方便、省力,所以手推车必须设计简单、 方便使用才能为消费者所喜欢。为了方便使用及存放,这类手推车的 拉杆一般都设计成可伸缩结构,由于结构设计上的原因,目前市面上 销售的手推车的拉杆在伸縮时的锁定以及解锁操作的难易程度不一, 而且由于拉杆是由多节可伸縮的伸縮杆组成,各伸缩节之间结合的紧 密性不高,特别是在伸縮管完全收合后还存在容易晃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锁定及 解锁方便简单、操作性好,完全收合后伸縮管不容易晃动的一种手推 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是一种手推车,包括有车体,安装于车体上的承载架 及由若干节逐级滑移叠套的伸縮管组成的左右立柱,左右立柱之间通 过连接装置安装有横梁,横梁的中心设有锁定左侧相邻两伸缩管和右 侧相邻两伸縮管的锁定杆,相邻伸縮管上与左、右锁定杆自由端对应 的位置设有锁定孔,所述位于最顶部的第一节伸縮管内设置有拉杆,该拉杆顶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延伸部,该延伸部穿过该处管壁设置 有的长条形滑口与套装在两伸縮管之间的活动把手固接,该拉杆上间 隔安装有楔形推块,第一节伸縮管的外壁在楔形推块偏上位置设置有 锁定孔。上述长条形滑口沿第一节伸縮管的中心轴延伸,其长度大于锁定 孔到楔形推块的距离。上述楔形推块的宽度与第一节伸縮管的内径相当,该楔形推块面 对锁定孔的部位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为倾斜面,该部位沿楔形推块到锁 定孔方向的厚度由大边小。上述左右第一节伸缩管之间安装有握把,握把左右两端的连接部 套装在对应伸缩管的顶部将之密封,该伸缩管内设置有压縮弹簧,压 缩弹簧的一端与握把连接部内侧连接,其另一端与拉杆的水平延伸部 连接。上述第一节伸縮管的底端固接有一滑动套,该滑动套的下部呈锥 形结构。上述第一节伸缩管相邻连接有第二节伸縮管,该伸縮管的底端固 接有锁定模块,该锁定模块由固定套、旋转杆、压钉和弹簧组成,固 定套为中空阶梯盲孔结构,它的上部与第二伸缩管固接,旋转杆通过 转轴安装于固定套偏离中心轴的部位,该部位沿固定套侧面方向开设 有开口,压钉套装弹簧后设置于固定套的底部,旋转杆转动到水平位 置时,其一端向下压住压钉,其另一端延伸至开口外,该端到转轴的 距离大于第二伸缩管的外径。上述第二节伸缩管相邻连接有第三节伸缩管,该伸缩管底端设置 有卡口,该卡口与第二节伸縮管的旋转杆对应,旋转杆转至水平位置 时,旋转杆其中一端卡入该卡口将第二伸縮管和第三节伸縮管锁定。上述锁定杆两端的端面为锥形端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与同类产品相比,本技术的解锁操 作更加方便简单及省力,通过在最下部伸縮管即第三节伸縮管的底部 设置有卡口及在第二伸縮管的底部设置有锁定模块,在所有伸縮管完 全收合时,更能保证所有伸缩管之间的紧密性,保证所有伸縮管同时 锁定不容易晃动,只有当第一节伸缩管解锁后,第二节才能移动,同 时由于解锁结构的原因,使得锁定杆端部有着对上级伸缩管有磨擦阻 力的作用,使用更安全可靠,消除了当伸縮管收合后,把车提起,不 小心误解锁,伸縮管打开而砸脚的情况,由于用锁定杆深入锁定,所 以其比现有的一种以钢球过半为锁定机构的手推车更稳定,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第一节伸縮管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第三节伸缩管的结构示意图5-图9为本技术伸縮管收合的过程示意图10为图5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11为图5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12为图5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3为图9的D部结构放大示意图14为本技术车体与承载架连接部位拆卸掉脚轮后的结构 示意图15为图14的E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图10及图1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手 推车,包括有车体l,安装于车体1上的承载架2及由若干节逐级滑 移叠套的伸縮管组成的左右立柱3、 4,左右立柱3、 4之间通过连接 装置51安装有横梁5,横梁5的中心设有锁定左侧相邻两伸縮管和 右侧相邻两伸縮管的锁定杆52,相邻伸縮管上与锁定杆52自由端对 应的位置设有锁孔,所述位于最顶部的第一节伸缩管31内设置有拉 杆6,该拉杆6顶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延伸部61,该延伸部61穿 过该处管壁设置有的长条形滑口 312与套装在两伸缩管之间的活动 把手8固接,该拉杆6上间隔安装有楔形推块7,第一节伸縮管31 的外壁在楔形推块7偏上位置设置有锁定孔311。上述长条形滑口 312沿第一节伸縮管31的中心轴延伸,其长度 大于锁定孔311到楔形推块7的距离。这样,活动把手8带动拉杆6 活动的时候,可以确保楔形推块7能与插入锁定孔311的锁定杆52 端部接触,实现解锁的功能。上述楔形推块7的宽度与第一节伸縮管31的内径相当,该楔形 推块7面对锁定孔311的部位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为倾斜面,该部位沿楔形推块7到锁定孔3U方向的厚度由大边小。楔形推块7的倾斜面 可以将锁定杆52逐步收縮,最终将锁定杆52的端部推出伸縮管外, 达到解锁目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解锁的目的,锁定杆52两端的端面 为设置成锥形端面。上述左右第一节伸縮管之间安装有握把10,握把10左右两端的 连接部套装在对应伸縮管的顶部将之密封,该伸縮管内设置有压缩弹 簧9,压縮弹簧9的一端与握把10连接部内侧连接,其另一端与拉 杆6的水平延伸部61连接。压縮弹簧9可以使拉杆6复位,保证其 不会随意移动以及增强手感,使用者必须通过对活动把手8施加作用 力才能拉动拉杆6。上述第一节伸縮管31的底端固接有一滑动套313,该滑动套313 的下部呈锥形结构。此结构是为了方便该滑动套顺313顺利压入下述 第二节伸缩管32的固定套内,压动旋转杆322转动,最终卡入第三 节伸縮管33底部卡口331,实现三管紧密结合,不易晃动的目的。上述第一节伸縮管31相邻连接有第二节伸縮管32,该伸縮管的 底端固接有锁定模块,该锁定模块由固定套321、旋转杆322、压钉 324和弹簧325组成,固定套321为中空阶梯盲孔结构,它的上部与 第二伸缩管32固接,旋转杆322通过转轴323安装于固定套321偏 离中心轴的部位,该部位沿固定套321侧面方向开设有开口,压钉 324套装弹簧325后设置于固定套321的底部,旋转杆322转动到水 平位置时,其一端向下压住压钉324,其另一端延伸至开口外,该端 到转轴323的距离大于第二伸縮管32的外径。上述第二节伸缩管32相邻连接有第三节伸缩管33,该伸缩管底 端设置有卡口 331该卡口 331与第二节伸縮管32的旋转杆322对应, 旋转杆322转至水平位置时,旋转杆322其中一端卡入该卡口 331将 第二伸縮管32和第三节伸縮管33锁定。如图5到图9所示,伸縮管的收合过程如下首先如图5、图6所示,拉动活动把手8带动拉杆6向上运动, 与拉杆6固定与一起的楔形推块7跟着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位于 第一节伸縮管31最下方的第一块楔形推块7推动锁定杆52致使其沿 水平方向收縮退出锁定孔311外达到解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推车,包括有车体(1),安装于车体(1)上的承载架(2)及由若干节逐级滑移叠套的伸缩管组成的左右立柱(3、4),左右立柱(3、4)之间通过连接装置(51)安装有横梁(5),横梁(5)的中心设有锁定左侧相邻两伸缩管和右侧相邻两伸缩管的锁定杆(52),相邻伸缩管上与锁定杆(52)自由端对应的位置设有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最顶部的第一节伸缩管(31)内设置有拉杆(6),该拉杆(6)顶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延伸部(61),该延伸部(61)穿过该处管壁设置有的长条形滑口(312)与套装在两伸缩管之间的活动把手(8)固接,该拉杆(6)上间隔安装有楔形推块(7),第一节伸缩管(31)的外壁在楔形推块(7)偏上位置设置有锁定孔(3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文黄运旬
申请(专利权)人:邓建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