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7826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操纵装置、尤其用于操纵能在外侧连接的阀的操纵装置,具有外壳(10)和设置在外壳中的具有线圈绕组(14)的线圈体(12),线圈体至少部分地包围一极管(16),在极管的一个自由端上连接一极芯(20),操纵装置还具有一个至少在极管(16)中在衔铁腔(24)内部能纵向移动地引导的磁性衔铁(22),该磁性衔铁与用于操纵相应阀的操纵部件(26)共同作用,其中极管(16)以用于磁性衔铁(22)的容纳套的形式构成,该容纳套固定在一固定支承位置,其中,由极芯(20)的两个支承部件(118,124)形成所述固定支承位置,这两个支承部件在它们之间限制一个容纳缝隙,容纳套的自由的端部区域夹紧地固定在所述容纳缝隙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操纵装置、尤其用于操纵能够在外侧连接的阀门的操纵装置,该 操纵装置具有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具有线圈绕组的线圈体,线圈体至少部分地包围一极 管,在极管的自由端上连接一极芯,该操纵装置具有一个至少在极管中在衔铁内部能纵向 移动地导引的磁性衔铁,该磁性衔铁与用于操纵相应阀部件的操纵部件共同作用,其中极 管以用于磁性衔铁的容纳套的形式构成,该容纳套以其自由的端部区域固定在固定支承位 置。
技术介绍
通过DE 102004051332A1已知这种操纵装置。在这种已知的解决方案中极管在其 从操纵装置外壳中伸出的自由端上配有环绕的边缘,磁性衔铁在其一个端侧的移动位置中 可以支承在该边缘上,其中环绕边缘留出中心开口,磁性衔铁的压力平衡通道通入该中心 开口,磁性衔铁在其相对的一侧上可支承在极芯上,在极芯的方向上压力平衡通道在其另 一侧通出。因此通过线圈体和由外壳部件限制地对于向外指向的极管自由端部边缘形成一 松动支承位置。极管在相对置的端部上具有指向相反方向的曲率较小的环绕边缘,利用该环绕边 缘极管在线圈体与极芯之间在轴向以及径向上位置固定在固定支承位置中。由于朝向构成 为用于可纵向移动的磁性衔铁的容纳套的形式的极管自由边缘的转向,极管能够实现一定 的误差长度补偿,以便由此对于操纵装置的部件实现配合准确的安装。但是由于作为极管 的容纳套在极芯与线圈体之间的固定支承位置上确定的夹紧位置,所述误差补偿可能性是 有限的。为了使操纵装置内部相对于周围环境密封,在作为极管的容纳套的内圆周上存在 密封系统,优选是弹性体密封环的形式,它安置在极芯的外槽中,保证极芯与极管之间的密 封。如果弹性体密封环没有正确地安装或者在安装时被忘记,可能导致密封部位的失效并 且操纵装置的内部不再介质密封地相对于环境密封。在通过长期的持续使用密封系统磨损 同时变得不可以使用时也会出现所述的失效情况为了克服有限的误差补偿可能性的缺陷,在DE 10 2005 061 184A1中在同样形 式的操纵装置中建议,上述的极管环绕边缘构造成容纳套的封闭的底部部件,它由极芯支 承地与极芯相贴靠,其中极管的底部部件能这样配合到极芯中,使得即使当衔铁为了操纵 连接在操纵装置上的阀而往复运动并同时尤其压到底部部件上或拉动地从底部部件上抬 起时,底部部件也保持其位置。因为环绕边缘不再如上所述限定环形的通过位置,而是封闭 的,因此也能够用于高压,因为除了压力密封性还构成一刚性可承载的极管系统。通过极管底部部件确定地贴靠在极芯上实现了一种固定,这种固定在极管的其它 位置处在加大的范围内实现了误差补偿可能性。在此规定,极管在其自由端上通到卷边形 的法兰中,该法兰支承在操纵装置的外壳上。这里法兰的卷边部分构成为一种圆卷边,这使 得卷边形法兰的自由端部区域能够在操纵装置外壳与邻接的阀体的外壳部件之间通过夹 紧而位置固定,并且由于弹性退让的卷边体实现了一种铰接位置,沿着所述铰接位置,尤其3在轴向上,极管可以以其在线圈体和极芯内部的安装长度进行匹配。在弹性退让的卷边体 与阀的邻接的阀外壳之间也设置弹性体密封环,它应保证在操纵装置内部包括阀相对于周 围环境的介质密封的密封。这种已知的密封系统也可能导致所述缺少介质密封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从这种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保持已知解决方案的优点、即确保特别是 功能可靠的、长时间持续的操纵运行,同时这样进一步改进已知的解决方案,以小的结构上 的耗费同时经济地实现操纵装置的内部相对于周围环境的介质密封的分隔。所述的目的通 过总体上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操纵装置来实现。按照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由极芯的两个支承部件形成固定支承位置,两个支 承部件在它们之间限定一个容纳缝隙,容纳套的自由的端部区域夹紧地固定在该容纳缝隙 中,由此实现在操纵装置内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介质密封的隔离。所述容纳套在其优选的 构型中构造成钵形的并同时具有封闭的底部部件,这对于介质密封的分离也是有利的。整 个极管在其固定支承位置的特殊结构方面沿内周不需要另外的密封系统,因此它不会失效 或被忘记。此外所述解决方案在省去了极管附加的必需的密封系统的情况下还节省制造和 装配成本。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操纵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由极管的一个变窄位置形成一个支承 部件,该狭窄部位在直径上小于极芯在固定支承位置的区域内的其它外径,由此产生的台 阶形过渡区域构成作为极芯的另一个支承部件的敛缝面。因此在第一制造步骤中将极管的 卷边的端部边缘置入变窄位置并在第二步骤中将台阶形过渡区域敛缝到位于其上的极管 的外侧面上,从而实现形状锁合和力锁合的连接,由此能够实现介质密封、尤其气体密封的 固定支承位置。所述制造步骤能够以经济的方式实现。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操纵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设定,在用于容纳套的松动支承位 置上一个复位机构作用在容纳套上,该复位机构向容纳套施加力,该力背离固定支承位置 指向。由此能够以非常宽的范围内实现对于整个系统的误差补偿,其中所述补偿大小能够 通过适合地选择复位机构规定。因此与操纵装置各单个结构部件的可能的制造误差无关地 可以通过作用在容纳套上的复位机构补偿由此导致的误差并单独地补偿。尽管复位机构倾向于将极管从固定支承位置拉出,但是这不会对通过敛缝的极芯 材料实现的介质密封的夹紧产生影响,因为极管的自由端部区域按支座或底座的形式通过 一弧形过渡区域从变窄位置过渡到一导向段中,所述导向段以与变窄位置的外径相比加宽 的直径在较长的路段上在该区域中在极管与极芯之间设置持久的贴靠并因此同时确保对 固定支承位置的卸载。此外,通过所述轴向延伸的过渡到弧形的过渡区域的导向段还实现 了较长的密封段,该密封段对于相应的介质也包括气体形式的介质作用流出阻碍。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操纵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用于容纳套的固定支承位置设置 在容纳套的自由端部边缘上并如上所述与极芯相应地敛缝。松动支承位置在极管的相对置 的端部上设置在封闭的底部部件的区域中,尤其是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极管从操 纵装置的外壳中伸出并通过线圈体和/或通过外壳部件实现支承,极管穿过线圈体和外壳 部件。通过优选为蓄能器形式、例如碟形弹簧形式的复位机构在松动支承位置上的作用,容 纳套以其内圆周相应地纵向拉紧,同时沿其内圆周补偿可能的不平度。因此作为极管的容纳套也持久地保持在拉应力下,由此实现在极管内圆周与极芯外圆周之间沿导向段的密封 的贴靠。因为特别是密封系统的弹性体部件在与金属壁部件接触时可能出现损伤,通过省 去在金属的壁区域中的所述密封系统可确保希望的介质密封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操纵装置的其它有利的实施形式是其它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附图说明下面借助于根据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其中示出原理性 的且不成比例的视图图1以纵向剖面图示出操纵装置的整体,但是没有连接的阀装置;图2示出图1中的圆圈D的放大的局部;图3以纵向剖面图示出部分制造模具,涉及操纵部件到操纵装置的衔铁上注塑过 程;图如,仙和如以纵向剖面图、立体俯视图以及正视图示出相对于图1至3变化的 注塑方案的第二实施例;图5a,恥和5c以对应于图4a,4b和如的视图示出注塑方案的第三实施例;图6a,6b和6c以对应于图4a,4b和如的视图示出注塑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操纵装置、尤其用于操纵能在外侧连接的阀的操纵装置,具有外壳(10)和设置在外壳中的具有线圈绕组(14)的线圈体(12),线圈体至少部分地包围一极管(16),在极管的一个自由端上连接一极芯(20),操纵装置还具有一个至少在极管(16)中在衔铁腔(24)内部能纵向移动地引导的磁性衔铁(22),该磁性衔铁与用于操纵相应阀的操纵部件(26)共同作用,其中极管(16)以用于磁性衔铁(22)的容纳套的形式构成,该容纳套以其自由的端部区域固定在一固定支承位置,其特征在于,由极芯(20)的两个支承部件(118,124)形成所述固定支承位置,这两个支承部件在它们之间限制一个容纳缝隙,容纳套的自由的端部区域夹紧地固定在所述容纳缝隙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8-6-26 102008030451.41.操纵装置、尤其用于操纵能在外侧连接的阀的操纵装置,具有外壳(10)和设置在外 壳中的具有线圈绕组(14)的线圈体(12),线圈体至少部分地包围一极管(16),在极管的一 个自由端上连接一极芯(20),操纵装置还具有一个至少在极管(16)中在衔铁腔04)内部 能纵向移动地引导的磁性衔铁(22),该磁性衔铁与用于操纵相应阀的操纵部件06)共同 作用,其中极管(16)以用于磁性衔铁02)的容纳套的形式构成,该容纳套以其自由的端部 区域固定在一固定支承位置,其特征在于,由极芯OO)的两个支承部件(118,124)形成所 述固定支承位置,这两个支承部件在它们之间限制一个容纳缝隙,容纳套的自由的端部区 域夹紧地固定在所述容纳缝隙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极芯OO)的一变窄位置(118)形成 一个支承部件,该变窄位置在直径上小于极芯OO)在固定支承位置的区域内其它部分的 外径,由此产生的台阶形过渡区域(122)构成一敛缝面(124)作为极芯OO)的第二支承部 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容纳套的一个松动支承位置 (116)上一个复位机构(112)作用在容纳套上,该复位机构向容纳套施加力 该力背离固定 支承位置(118,124)定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比尔F劳尔C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HYDAC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