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荣专利>正文

潮间带水产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73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潮间带水产养殖池,它有一个用隔水板相互连接构成的水池,在水池的内侧或上面安装有若干根立杆,在立杆上装有围网,围网的上部高于水池的顶面,水池在涨潮时低于海面,退潮后却能蓄满一池海水,而围网在涨潮时可让海水和海洋生物饵料进入,充氧增饵,并防止敌害侵入,退潮时能挡住养殖生物,防止流失,从而为养殖生物提供了一个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tertidal zone

An aquaculture pond in intertidal zone, a water blocking plate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It has a pool, a plurality of pol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r top of the pool, the fence is arranged in the vertical rod, the upper part of the fence is higher tha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pool, the pool below the sea at high tide, low tide can storage with a pool of water, and the fence at high tide to seawater and marine biological bait into oxygen increasing bait, and prevent enemy invasion, when the tide can block the aquatic organism, prevent the loss, thus providing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survival of cultured organis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于一种水产养殖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在潮间带上养殖水产品的潮间带水产养殖池。现有技术的海水养殖主要有深水养殖和滩涂养殖两种方式。深水养殖主要以筏式养殖和网箱养殖为主,即在潮下带的较深水域中投放罩有鱼网的笼子或箱子,在其中养殖水产品,养殖生物主要以海水中的生物饵料为食。这种养殖方法虽然具有节省饵料、日常管理费用比较低等优点,但由于笼子投放在海水中,因此,管理难度比较大,养殖设施的投资费用也很高,还容易受暴风及海浪的影响。滩涂养殖就是在大海的潮上带上修筑水池,然后将海水引入水池来养殖水产品。养殖生物主要以投放的人工饵料为食。这种养殖方法与深水养殖相比,日常管理费用比较高,饵料投放的数量大,并且很难掌握,饵料投放少了,不能满足养殖生物的生长需要,造成生长缓慢;饵料投放多了,则容易污染池水,水中缺氧,造成水质腐败,养殖生物浮头,甚至大批死亡;池内海水的引入或排出主要依靠水泵或水沟,换水时,不仅消耗能源,而且排放速度也很慢,池内海水不能经常更换,所以,很难保持良好的水质,因此,滩涂养殖的投放密度小,一亩虾池投放虾苗不超过二万尾,扇贝五千到一万个,成活率也较低,一般只有50%左右,因而滩涂养殖的产量较低,虾池亩产一般不超过200公斤,扇贝亩产不超过300公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对现有水产养殖设施加以改进,提供一种养殖密度大、产量高、成本低、易管理的潮间带水产养殖池。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一个用隔水板相互连接构成的水池,在水池的内侧安装有若干根立杆,在立杆上装有围网,围网的顶部高于水池的顶部,选择合适的水池及围网高度,将其设置潮间带的合适位置上,即可利用潮间带的独有特点进行水产养殖,涨潮时,水池隐藏于海面之下,并在浪潮中稳固挺立,退潮后,水池中蓄满海水;而围网在涨潮时可让海水和海洋生物进入,充氧增饵,并防止敌害的侵入,退潮时能挡住养殖生物,防止流失,从而为养殖生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混凝土板相互连接构成水池,在水池上安装有若干根立杆,在立杆上装有围网,围网的底边与水池的顶面连接在一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利用潮间带的独有特点进行水产养殖,海水涨潮给养殖池换水充氧,一天两次,从根本上解决了水质腐败的问题,使池内始终保持良好的水质,既有利于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也有助于提高养殖生物的成活率,同时,还大幅度提高了养殖密度,一亩水池可投虾苗3~4万尾,扇贝15万以上;养虾亩产可达300公斤以上,扇贝及其他贝类亩产可达5000公斤以上。2、在涨潮时,海水中有大量的海洋生物随之进入池内,为养殖生物提供了多种优质饵料,保障了养殖生物有一个摄食和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不仅促进了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还特别适于多种鱼、虾和贝类的混合立体养殖,使其共享一池海水,同受潮汐的优惠,摄取不同的饵料,各有所得,同时,还可大大节省人工饵料,降低养殖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3、退潮后,养殖池外无水,便于投苗、清池、收获、观察和管理,随时掌握池内养殖生物的生长情况,饵料投放准确、方便,不必担心流失和腐败水质。4、养殖池结构简单,施工简便迅速,材料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若以一百亩为一池(260米×260米),则建设长度约为10米/亩,若多池比邻相接,则建设长度可缩至6米/亩,一次性建设费用不超过2000元/亩,按三年折旧计仅为667元/年·亩。以下结合附图提供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水池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C-C剖视图。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有一个混凝土板8相互连接构成的水池2,水池2的顶部为平面,水池2的高度视海底坡降大致在0.25~1米之间;为了提高其抵抗浪潮的能力,混凝土板8采用双层,并倾斜一定角度,在两块混凝土板8的中间填入泥砂,在其顶部装有盖板7,以防泥砂被海水冲走;在水池2内侧的混凝土板8上还附有塑料薄膜9,以防止其漏水;在水池2的内侧安装有若干根立杆1,在立杆1上装有用鱼网线织成的孔目较小的围网4,围网4的顶部高于水池2的顶面,并高于涨潮时的海面约1米左右;在水池2的外侧还安装有若干根立杆1,在立杆1上装有用较粗鱼网线织成的孔目较大的护网3;在上述所说的立杆1上栓有防止被冲倒的拉绳5,拉绳5用楔子6固定在泥砂中;所述的护网3略高于围网4,以防止大型生物及其他外物进入,保护围网4不被破坏。水池2蓄满水后,即可投入养殖生物幼苗。实施例2如图5、图6所示,其结构如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围网4内还安装有围网10,围网10与围网4的高度相同,围网10固定在立杆1之上,立杆1上栓有拉绳5,拉绳5用楔子6固定在泥砂中,所述的围网10的孔目可根据养殖的品种及规格选择,以便于在其中进行多种鱼、虾及贝类的养殖。上述所说的围网10可安装多层,也可以在围网4内安装多个互不相干的、各自独立的、不同孔目的围网,从而进行鱼、虾及贝类的混养。实施例3如图7、图8所示,其结构如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水池2用塑料板13相互连接构成,为了增加其强度,在塑料板13上安装有栏杆11,在栏杆11上栓有拉绳12,拉绳12用楔子6固定在泥砂中,以防止被海水冲倒。实施例4如图9、图10所示,其结构如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水池2上安装有若干根立杆1,在立杆1上装有孔目较小的围网4,围网4的底边夹在混凝土板8和盖板7之间,与水池2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在立杆1上还栓有拉绳5,拉绳5用楔子6固定在泥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潮间带水产养殖池,包括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2)用隔水板相互连接构成,在水池(2)的内侧安装有若干根立杆(1),在立杆(1)上装有围网(4),围网(4)的顶部高于水池(2)的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潮间带水产养殖池,包括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2)用隔水板相互连接构成,在水池(2)的内侧安装有若干根立杆(1),在立杆(1)上装有围网(4),围网(4)的顶部高于水池(2)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板为混凝土板(8)或塑料板(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潮间带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在水池(2)的外侧还安装有若干根立杆(1),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荣金子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荣金子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