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持式多用途森林防护发射器,包括,发射管、带有手把和扳机的险击发机。保险击发机与手柄连接于一体,并设置在发射管中部附近,其内设置有机械限位扳机运动的机械保险机构和避免点火失效的电路保险装置,该双保险击发机电连接电源,并通过扳机突起推动保险销和耦合微动开关,同时经板簧击触耦合导通电源的微动开关而形成击发回路。该防护发射器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携带方便。整个防护发射器仅由发射管和双保险击发机两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森林灭火装备结构复杂,笨重,不便携带,安全性、机动性差、效率低,飞机灭火成本高等问题。特别适用于防护森林火灾、虫害、森林播种及城市的高效能消防。(*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护森林火灾、虫害、森林播种以及城市消防的 发射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森林火灾频繁发生。据统计,我国的森林面积约两亿公顷,每年约有20万公顷森林毁于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左右。森林火灾与其它火灾有很大的不同。在茂密的森林中一旦发生火灾,火势 将迅速蔓延,火焰将串烧到10米以上的高度,中心火势温度可达1000多度。 发生森林火灾的地方, 一般都是高山或丘陵,山路崎岖不平。我国的森林灭火 装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通常是灭火人员赶赴现场,投掷灭火弹或扑打 等方式进行灭火。或挖隔离带将火源进行隔离的方式进行灭火。受地形等因素 影响,灭火人员时常因不能及时赶赴现场,导致小火酿成大火,大面积森林毁 于火灾。灭火中,灭火人员靠近危险性非常大的火灾现场,时因火灾风向改变, 人员不能及时撤离,造成伤亡事故。在大面积森林火灾面前,目前最直接方法是采用装备完善、训练有素的专 业扑火队进行灭火。受森林交通条件限制,地面消防队员没有携带大量灭火剂 的条件。携带的二氧化碳灭火,通常几十秒后就用完了。为了达到高效快捷的 扑救森林火灾灭火,从50年代起,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国家大 力发展集空、地扑火力量于一体的航空灭火。航空灭火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 的高效快捷的灭火手段。据不完全统计,加拿大在森林防火中所使用的分为轻、 中、重三种类型直升飞机,已达24种。每年用于防火、灭火的飞机超过1000 架次。在气温高,湿度小,风大的干旱季节里,含油酯多森林植物,遇火特别3易燃,极易形成很难扑救的狂燃大火和飞火,即便采取地面或空中扑救也无济 于事。上述航空灭火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灭火成本非常昂贵,而且火区上空弥 漫的烟雾和火场上空的热气流对飞机都具有相当的危险性。现有技术专门设计 的机身腹部设有两只水箱的水陆两用型森林灭火飞机。能够自动通过导管灌入水箱,20秒钟装满5吨,带水飞向火场,在火场上空30米高度,向火场倾泻。 这种灭火方式如果失火森林附近没有足够的水源,及时性会受到限制。现有技术扑救森林火灾除人工扑打、洒水灭火、风力灭火外,还出现了人 工降雨,化学药剂灭火、爆炸灭火等多种先进灭火方法。尽管这些灭火方式各 有其优点,但也存在其各种不同的条件限制和缺陷。比如用小型喷雾机、消防 车或飞机喷洒化学药剂或制成灭火弹进行的灭火,就有设备成本高,不利于森 林灭火的缺陷,尤其是在崎岖道路上,或没有灭火配套的林场环境条件,则不 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又比如事先在地下埋好炸弹或者临时投掷灭火炸弹的爆炸 灭火,仍然存在安全性差,易造成灭火人员伤亡的缺陷。而拥有灭火炮、灭火 水枪、灭火水泵、装甲车、直升机索滑降器材和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灭火 部队。其采用的不易于随身携带的高压气体灭火炮,结构复杂、笨重,射程只 有200米。采用的灭火水泵、灭火水枪灭火,需要有充足水源。宜昌市森林防 火指挥部配备的车顶安装有10管发射器的森林灭火战车,在500米的距离内单 发或连发灭火弹,射程近,单发弹的作用面积小,在无道路或山区失火地域, 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安全可靠、轻便易携带,灵活机动,特别适川于防护森林火灾、虫害、森 林播种及城市的高效能消防的手持式多用途森林防护发射器。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手持式多 途森林防护发射器,包括,带有瞄准具的发射管和带有手把的扳机,以及设置在扳机内的 保险击发机,其特征在于,保险击发机与手柄连接于一体,并设置在发射管中 部附近,其内设置有机械限位扳机运动的机械保险机构和避免点火失效的电路 保险装置,该双保险击发机电连接电源,并通过扳机突起推动保险销和耦合微 动开关,同时经板簧击触耦合导通电源的微动开关而形成击发回路,该击发回 路通过电发火炮尾尾部内的发火触点击发森林防护弹。 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携带方便。整个防护发射器仅由发射管和双保险击 发机两部分组成。为森林快速灭火、远程森林灭虫、森林高效播种提供了灵活 机动的轻量化装备,解决了目前森林灭火装备结构复杂,笨重,不便携带,设 备上阵怠慢,安全性、机动差、效率低,飞机灭火成本高及灵活性差等问题。 稳定可靠的击发回路,保证了防护发射器的击发效率和击发的有效性。由两个 微动开关组成的电路保险装置和带有双保险机构的保险销,保证了使用的安全 性。具有定位功能的电发火炮尾,维修方便,还可提高使用寿命。火箭弹产生 的较小后坐力在人体的可承受范围,保证了射击的稳定、安全。轻便的手持式火箭发射器,可以做到仅重5Kg,携带运输方便,适合各类林场,不受地形环境 的影响。可为在50米以下城市高层建筑火灾发射灭火弹,解决了城市、森林人 工无法到达灭火的难题和手掷灭火弹不安全的问题。而且没有飞机灭火昂贵和 水枪灭火水源限制的困扰。为森林防护系统的补充提供了一种灵活机动的新设 备手段。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性价比。本技术可使用单发弹爆炸作用面积10m2,弹重约1Kg的灭火弹、灭虫 弹、播种弹。特别适用于防护森林火灾、虫害、森林播种及城市的高效能消防。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的上述实现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 范围之中。所有这些构思应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和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技术手持式多用途森林防护发射器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双保险双保险击发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是图1中装在发射管尾部的电发火炮尾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l前瞄准具,2后瞄准具,3发射管,4护筒,5电发火炮尾,6手把, 7扳机,8电源,9板簧,IO微动开关,ll保险销,12定位销,13弹簧,14发 火触点,15发火触点弹簧,16绝缘套,17沟槽,18发火线,19定位槽,20扳 机孔,21微动开关,22火箭弹体内导线,23突起,24起爆管,25电发火装置, 26,火箭弹。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1描述了本技术主要由发射管和双保险击发机两部分组成 防护发射器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带有瞄准具的发射管3,其上装有与轴线平行的 前瞄准具1和后瞄准具2。主要由手把6、扳机7组成的双保险击发机位于发 射管3中部附近。套装在发射管外部的护筒4,装配有电发火炮尾5。并设置在 发射管中部附近,保险击发机与手抦6连接于一体。保险击发机内设置有机械 限位扳机7运动的机械保险机构和避免点火失效的电路保险装置。电路保险装 置由触点导通弹堂尾端两个发火触点14的两个微动开关10、和微动开关21组 成。以避免微动开关一旦失效且处于接通状态,操作上存在安全隐患。机械保 险机构由保险销11上端面上,使扳机7突起23作往复运动的沟槽17和下端面 上经定位弹簧13驱动定位销12,并推动保险销11限位扳机7运动状态的定位 槽19组成。该双保险击发机电连接电源8,并通过扳机7突起23推动保险销 11和耦合微动开关21,同时经板簧9击触耦合导通电源8的微动开关10而形成一个具有电路保险和机械限位保险的双保险击发冋路。击发冋路通过电发火 炮尾尾部内的发火触点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多用途森林防护发射器,包括,带有瞄准具的发射管(3)和带有手把(6)的扳机(7),以及设置在扳机(7)内的保险击发机,其特征在于,保险击发机与手柄连接于一体,并设置在发射管中部附近,其内设置有机械限位扳机(7)运动的机械保险机构和避免点火失效的电路保险装置,该双保险击发机电连接电源(8),并通过扳机(7)突起(23)推动保险销(11)和耦合微动开关(21),同时经板簧(9)击触耦合导通电源(8)的微动开(10)关而形成击发回路,该击发回路通过电发火炮尾尾部内的发火触点(14)击发森林防护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峰,李佐金,裴劲,罗斌,胡辰洪,侯栋,黄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