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气泵的
,特别与一种微型圆气泵的结构有关,适用于血压计和汽车配件等。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打气泵因为其适用的场合不同而具有各式各样的形态,不同形态的 打气泵其结构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进气口的设置、气路的走势等等方面变化尤为突出。比 如,对于一些微型打气泵来说,因为其整体形态小巧,不易开设太多气孔,所以,要求结构应 该尽可能简洁。 有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研制出一种适用于血压计和汽车配件等的微型圆气泵, 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圆气泵,其结构简洁,加工容易,打气也更顺 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 —种微型圆气泵,包含壳体、电机、凸轮、支座、气囊组、压片、单向进气阀、顶盖和 单向出气阀;壳体、支座、压片、气囊组和顶盖都呈圆型;电机安装在壳体中,壳体上开有供 气孔;凸轮安装在电机的传动轴上;支座架在壳体上,支座上形成贯通的进气孔;气囊组借 助压片固定支撑在支座上,气囊组的底部固定在凸轮上,由电机和凸轮带动做交替式打气 动作,气囊组的边缘对应进气孔形成单向进气阀;压片上对应气囊组的气囊位置形成贯通 的出气孔,压片的底面对应气囊组的单向进气阀和气囊形成输气槽;单向进气阀和单向出 气阀分别盖在进气孔和出气孔上;顶盖通过胶粘或焊接固定盖在压片上,顶盖对应压片的 出气孔形成出气腔,且顶盖上还形成与出气腔连通的打气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使用时,气体由壳体上的供气孔,经支座上的进气 孔,以及气囊组上的单向进气阀和压片的输气槽进入气囊中,再经压片的出气孔、单向出气 阀进入顶盖的出气腔,由打气管输出充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圆气泵,包含壳体、电机、凸轮、支座、气囊组、压片、单向进气阀、顶盖和单向出气阀;其特征在于:壳体、支座、气囊组、压片和顶盖都呈圆型;电机安装在壳体中,壳体上开有供气孔;凸轮安装在电机的传动轴上;支座架在壳体上,支座上形成贯通的进气孔;气囊组借助压片固定支撑在支座上,气囊组的底部固定在凸轮上,由电机和凸轮带动做交替式打气动作,气囊组的边缘对应进气孔形成单向进气阀;压片上对应气囊组的气囊位置形成贯通的出气孔,压片的底面对应气囊组的单向进气阀和气囊形成输气槽;单向进气阀和单向出气阀分别盖在进气孔和出气孔上;顶盖通过胶粘或焊接固定盖在压片上,顶盖对应压片的出气孔形成出气腔,且顶盖上还形成与出气腔连通的打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微型圆气泵,包含壳体、电机、凸轮、支座、气囊组、压片、单向进气阀、顶盖和单向出气阀;其特征在于壳体、支座、气囊组、压片和顶盖都呈圆型;电机安装在壳体中,壳体上开有供气孔;凸轮安装在电机的传动轴上;支座架在壳体上,支座上形成贯通的进气孔;气囊组借助压片固定支撑在支座上,气囊组的底部固定在凸轮上,由电机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