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内模,特别涉及一种带多向固定支架的钢筋混凝土内模,包含空心筒体和两端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底部设有定位脚,定位脚上设有卡槽和连接孔,所述空心筒体为拟圆形筒体,其截面形状为将圆形的顶部和底部的圆弧削去部分形成上下平直、左右两边为圆弧的拟圆形,所述端盖为与空心筒体截面相对应的拟圆形,其左右两边的圆弧段位置设有至少一对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端盖的内壁沿径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支撑,所述空心筒体为PVC片材经超声波焊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定位方便、不易产生移位、施工容易、能获得更大的楼板空心率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多向固定支架的钢筋混凝土内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楼板用内模,特别涉及一种在现浇空心楼板技术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内模。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内模,是用于制造混凝土楼板结构的重要构件,其主要作用在于可以 掏空砼,减少楼板的结构重量,同时还可以改善楼板结构的受力性能。现浇空心楼板一般包 括有钢筋砼、空心内模、空心内模的两端由堵头封堵,空心内模裹含于现浇钢筋混凝土中, 的薄壁管之间形成肋,肋与肋之间有钢筋连接,因此由空心膜、钢筋及砼的现浇钢筋砼空心 楼板具有良好的受力与传力性能。现有的现浇空心楼板的内模一般采用搁置空心管或胎模 构件等,目前工程上主要采用水泥管、纸管、金属管等空心管材料,但这些内模普遍存在如 下缺点 (1)安装不便,需要另加固定内模的连接件,施工效率低; (2)内模的位置难以按设计要求定位,施工过程中在浮力和冲击力的作用下,内模 容易移位; (3)抗浮力能力差。内模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因排开混凝土而受到浮力和冲击力 的作用下,内模可能上浮,甚至整个楼板上拱或变形; (4)安装成本高。由于施工程序繁琐,工效低,且需另设固定内模的连接件而增加 了工程的成本; (5)目前工程上用到的内模多采用水泥管,重量大、不便于运输、易破损。而金属管造价太高,纸管强度不足,难以承受施工荷载和砼压力,均不够理想。(6)带单向自稳型的,由于其固定方向单一,无法满足多方向固定要求。 因此,如何解决内膜的安装,定位,抗浮力及稳定性等问题已经成为空心楼板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方便、不易产生移位、施工容易、能获得更大的楼板空心率的带多向固定支架的钢筋混凝土内模。 —种带多向固定支架的钢筋混凝土内模,包含空心筒体和两端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底部设有定位脚,定位脚上设有卡槽和连接孔,所述空心筒体为拟圆形筒体,其截面形状 为将圆形的顶部和底部的圆弧削去部分形成上下平直、左右两边为圆弧的拟圆形。 所述端盖为与空心筒体截面相对应的拟圆形,其左右两边的圆弧段位置设有至少一对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定位孔。 所述端盖上的固定支架设置为两对。 所述端盖的内壁沿径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支撑。 所述空心筒体为PVC片材经超声波焊接而成。3 本技术在结构上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内模的空心筒体由圆柱改为拟圆形柱, 其顶部和底部呈水平状,可方便施工布置面筋与水电穿管;与采用圆柱型混凝土内模相比, 在同样的板厚要求下,楼板空心率更高,可以大大节省材料,并且不会影响结构设计要求; 内模两端的端盖上带有能满足多方向与钢筋连接的定位脚和固定支架,因此在楼板布筋时 不需另设大量固定内模的连接件,通过内模端盖自带的多向安装支架与钢筋网连为一体, 板底钢筋网通过固定铁丝与内模连为一体,由于安装支架能承受足够的拉力,内模与板底 钢筋网连接可靠,在浮力和施工过程中的震捣力的作用下,内模不会因此而移动或上浮,抗 冲击和抗浮能力强,自稳定性好,不需要另设抗浮钢筋。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技术钢筋混凝土内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钢筋混凝土内模的端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钢筋混凝土内模的端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钢筋混凝土内模的端盖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钢筋混凝土内模与楼板钢筋连接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钢筋混凝土内模与楼板钢筋连接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位的节点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采用现有技术圆柱型内模的楼板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9是采用本技术钢筋混凝土内模的楼板结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2、3和4,是本技术的带多向固定支架的混凝土内模的结构 示意图,一种带多向固定支架的钢筋混凝土内模,包含空心筒体1和两端的端盖2,所述空 心筒体1为拟圆形空心筒体筒体,其截面形状为将圆形的顶部和底部的圆弧削去部分形成 上下平直、左右两边为圆弧的拟圆形状,该空心筒体为PVC片材经超声波焊接而成。所述端 盖2与空心筒体1的截面相对应成拟圆形,端盖2的底部设有两个定位脚21,定位脚21的 下端与端盖相平行方向设有卡槽211和连接孔212,端盖2的左右两边的圆弧段的上部和中 部位置相对设置两对固定支架23,所述固定支架23上设有定位孔24。如图3所示,端盖2 的背面沿径向均匀设置有4个固定支撑22。 请参阅图5、6和7,是本技术的带多向固定支架的钢筋混凝土内模与楼板钢 筋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钢筋混凝土内模的一般是安装固定在板底钢筋31和板顶钢筋32 之间的,板底钢筋31和板顶钢筋32根据钢筋混凝土内模的固定方向分为板底顺筒钢筋 311、板底横筒钢筋312、板顶顺筒钢筋321和板顶横筒钢筋322,安装时,将钢筋混凝土内 模的端盖2盖住空心筒体1的两端,用端盖2底部的定位脚上的卡槽211卡住板底横筒钢 筋312,然后再用扎丝穿过连接孔212后将钢筋混凝土内模绑扎固定在板底横筒钢筋312 上。如果需要加固钢筋混凝土内模的绑扎或者当端盖2下部的定位脚21有所损坏时,可以 将端盖2的左右两边的固定支架23根据需要用扎丝穿过定位孔24后绑扎在板顶顺筒钢筋 321或者定位孔与板筋连接,由于钢筋混凝土内模可与板底钢筋31和板顶钢筋32通过端盖2可以进行多方位连接固定,布置内模的过程更为简单,容易,并且施工过程中内模不会 移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内模不会因砼震捣而移位,所以内模的位置能完全按设计要求准 确定位,在安装过程中,省去了大量的附加安装连接件的制作和安装,可选择钢筋与内模间 最容易固定的方向进行定位,简化了施工程序。 请参阅图8和图9,是采用现有技术圆柱型内模的楼板结构和采用本技术钢 筋混凝土内模的楼板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8中,取楼板厚度hs为350mm,内模与板顶和 板底的厚度a根据《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 175 :2004)第6. 1. 3条规 定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宜相等,且不应小于40cm,故本实施例中取a = 50mm,顺筒横筒肋 宽bw = 50mm,取筒长L为1000mm,则采用圆柱型内模的空心率计算为!D2xL ^x2502 xl000份=-^-x j 00% = ^--^-x00% = 44 5%(D + bw) x (L + bw) x hs (250 + 50)x (1000 + 50)x 350 而如图9中采用拟圆形截面的内模,在同等楼板厚度hs、顺筒横筒肋宽bw以及内 模与板顶和板底厚度a的条件下,其筒芯弦长取Is = 125皿,则筒芯圆弧段的直径02可达 到280mm,因此该拟圆形截面的内模的空心率计算为w =__x 100% = 5f 7,3扁、_ x 100% = 48.5%(D + bw)x(L + bw)xhs (280+ 50)x (1000十50)x 350 所以在同等板厚条件下,采用拟圆形的筒芯要比采用圆形的筒芯的空心率高,这对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来说,可有效地降低板自重,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也有利于横穿楼板的电气等管线的布置,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多向固定支架的钢筋混凝土内模,包含空心筒体和两端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底部设有定位脚,定位脚上设有卡槽和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筒体为拟圆形筒体,其截面形状为将圆形的顶部和底部的圆弧削去部分形成上下平直、左右两边为圆弧的拟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带多向固定支架的钢筋混凝土内模,包含空心筒体和两端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底部设有定位脚,定位脚上设有卡槽和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筒体为拟圆形筒体,其截面形状为将圆形的顶部和底部的圆弧削去部分形成上下平直、左右两边为圆弧的拟圆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向固定支架的钢筋混凝土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 为与空心筒体截面相对应的拟圆形,其左右两边的圆弧段位置设有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
申请(专利权)人:林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