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错插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用于在壳体插接端形成公结构的编码体,编码体包括头部的插舌部分和尾部的锁柄部分,锁柄部分的柄体上设有用于和连接器锁紧配合的锁键或锁扣;所述连接器壳体设有一个以上的可容编码体的锁柄部分和插舌部分进入的编码体安装腔,编码体安装腔靠近壳体插接端的一端设有供编码体的锁柄部分和插舌部分插入的插接口,该插接口朝向相配合的连接器的插接来向,编码体安装腔腔壁上设有与编码体的锁柄部分的弹键或锁扣锁紧配合的锁扣或锁键。编码体的锁柄采用锁紧(弹性悬臂与锁口或倒刺、锁键与锁口、锁扣、凹槽等等)配合的可拆换方式固连在连接器上,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当连接器所连接的缆线或电路具有一定逻辑关系而连接器的接触件型号相同时,就需要在连接器上采取防错插措施来防止两个连接器上的接触件的错误插合,例如在中国专利"一种防误插电连接器"(专利号200720081792. 5)中所公开的防误插结构,如图6所示,是在插头和插座的端板上设置孔或槽,另有可插入孔或槽中防误插条,防误插条以一定编排关系分别插装在插头和插座端板上的孔或槽内,而空闲的孔或槽形成了供对应防误插条插入的容纳空间,当拿错插头或插座时,防误插条就不能和空闲槽或孔对应,插头便不能与插座插合,从而实现防误插。但这种连接器的防误插条显然需要用过盈配合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插孔或插槽中,组装繁琐又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一旦排错将无法重排,另外,为保证相互连接,防误插条与孔或槽之间的配合间隙很小,而且处于插接端面上防误插条过分靠近连接器接触件的插接受力区域,导致防误插条在插头与插座插合时容易被接触件误伤拨掉或夹断;另外,仅能从连接器的插接端面看到防务插条,而从连接器侧面和顶面无法观察或触摸到防误插条的分布情况,给快速插接和盲插带来了一定困扰。 另外有中国专利"可编码的防误插电连接器"(专利号01273993. 6)中所公开的防误插结构,如图7所示,是在连接器的两侧面设置有多个打有数字编号的可掰折的编码块,每个编码块与连接器相连部位设有容纳编码块的凹槽,一个连接器上的编码块以一定的编排关系掰掉后可使凹槽空出位置以对应插配另一连接器上保留下来的编码块,而另一连接器上编码块与凹槽为相反的编排序列,从而实现防误插。但是,编码块以掰除方式进行排列这一特点在方便操作同时也导致了这种编码块在使用时易损伤、一旦排错将无法重排的缺点,编码块被损坏后因成本、工艺、美观等问题将难于复原,进一步导致整个连接器的报废,同时基于以上因素,生产者很难在编码块设计时兼顾到便于掰除和耐折断要求,因此编码块可掰除这一特点给生产和使用都带来了一定困扰;另外,该种连接器不能从其顶面观察 或触摸到编码块的分布情况,给快速插接带来了一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可拆换可重排、编码组装快捷方便、编码强 度高不易断、编码易于观察识别的防错插连接器。 本技术的防错插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错插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 以及用于在壳体插接端形成公结构的编码体,连接器壳体的相应位置设有供编码体的公结 构插配的母结构,所述编码体包括头部的插舌部分和尾部的锁柄部分,该插舌部分为所述 的公结构,锁柄部分的柄体上设有用于和连接器锁紧配合的锁键或锁扣;所述连接器壳体 设有一个以上的可容编码体的锁柄部分和插舌部分进入的编码体安装腔,编码体安装腔靠 近壳体插接端的一端设有供编码体的锁柄部分和插舌部分插入的插接口 ,该插接口朝向相配合的连接器的插接来向,该插接口为所述的母结构,编码体安装腔腔壁上设有与编码体 的锁柄部分的弹键或锁扣锁紧配合的锁扣或锁键。 所述编码体的锁柄部分的柄体上设有定位凸台,锁柄部分的柄面上开设有孔,孔 内设有一端向孔外悬伸、另一端与靠近锁柄端头的孔内壁连接的弹性悬臂,该弹性悬臂为 所述的锁键;所述编码体安装腔内靠近插接口的内壁上设有与锁柄部分的定位凸台挡止配 合的台阶面,编码体安装腔壁上设有与编码体的锁柄部分的弹性悬臂锁紧卡配的锁口,该 锁口为所述的锁扣。 所述编码体安装腔远离壳体插接端的尾端设有识别口 ,所述编码体安装腔上的锁 口延伸至外壁板尾端而与编码体安装腔的尾端识别口相通。 所述编码体安装腔沿连接器壳体长度方向排列设于连接器壳体至少一侧的侧面 上,各编码体安装腔是由与壳体侧面大体平行的外壁板和从壳体侧面上延伸出的间隔设置 的侧壁板连接构成。 所述编码体安装腔上的锁口为设在所述外壁板上的梯形锁口 ,该梯形锁口延伸至 外壁板尾端而形成与编码体安装腔的尾端识别口相通的扩口结构。 本技术的防错插连接器系统的技术方案一种防错插连接器系统,包括插头 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用于在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的壳体插接端形成公结构的编码 体,插头、插座连接器壳体的相应位置设有供编码体的公结构插配的母结构,所述编码体包 括头部的插舌部分和尾部的锁柄部分,该插舌部分为所述的公结构,锁柄部分的柄体上设 有用于和连接器锁紧配合的锁键或锁扣;所述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设有 相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可容编码体的锁柄部分和插舌部分进入的编码体安装腔,编码体安装 腔靠近壳体插接端的一端设有供编码体的锁柄部分和插舌部分插入的插接口 ,该插接口朝 向相配合的连接器的插接来向,该插接口为所述的母结构,编码体安装腔腔壁上设有与编 码体的锁柄部分的弹键或锁扣锁紧配合的锁扣或锁键。 所述编码体的锁柄部分的柄体上设有定位凸台,锁柄部分的柄面上开设有孔,孔 内设有一端向孔外悬伸、另一端与靠近锁柄端头的孔内壁连接的弹性悬臂,该弹性悬臂为 所述的锁键;所述编码体安装腔内靠近插接口的内壁上设有与锁柄部分的定位凸台挡止配 合的台阶面,编码体安装腔壁上设有与编码体的锁柄部分的弹性悬臂锁紧卡配的锁口,该 锁口为所述的锁扣。 所述编码体安装腔远离壳体插接端的尾端设有识别口,所述编码体安装腔上的锁 口延伸至外壁板尾端而与编码体安装腔的尾端识别口相通。 所述编码体安装腔沿连接器壳体长度方向排列设于连接器壳体至少一侧的侧面 上,各编码体安装腔是由与壳体侧面大体平行的外壁板和从壳体侧面上延伸出的间隔设置 的侧壁板连接构成。 所述编码体安装腔上的锁口为设在所述外壁板上的梯形锁口 ,该梯形锁口延伸至 外壁板尾端而形成与编码体安装腔的尾端识别口相通的扩口结构。 本技术的连接器使用于有多组相同连接器同时使用,但是不同组的插座和插 头不能混插的情况,可实现盲插和防错插,通过插头插座上编码体(至少一个)来实现插 头上的编码体安装腔位装有编码体,插座上对应的编码体安装腔位必须不装编码体,这样 的情况头座才能对插,多组相同连接器的头座防错插,通过一定的排布序列在头座上不同编码体安装腔位安装编码体,就可以实现。 本技术的连接器系统的插座连接器设有与插头连接器上的编码体安装腔 一一对应设置的编码体安装腔,编码体可根据排布要求插装在插座连接器上并凸设在其插 接端形成与插头连接器的编码插孔对应的编码插舌,而没有插入插编码体的编码体安装腔 在插座连接器的插接端形成与插头连接器的编码插舌对应的编码插孔。这样,在插座连接 器和插头连接器的插接端的编码体安装腔所在位置形成相互对应的按一定关系排列的公 母插合部分,当拿错连接器时,公与公互顶将不能插合,从而防止错插情况;而编码体的锁 柄采用锁紧(弹性悬臂与锁口或倒剌、锁键与锁口、锁扣、凹槽等等)配合的可拆换方式固 连在连接器上,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 另外,本技术编码体安装腔设于连接器的侧面,远离接触件的插接区域,避免 了直接设于插接端面上被接触件插接时误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插头、插座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插头、插座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插头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的编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立体图; 图6是一种现有的防误差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错插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以及用于在壳体插接端形成公结构的编码体,连接器壳体的相应位置设有供编码体的公结构插配的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体包括头部的插舌部分和尾部的锁柄部分,该插舌部分为所述的公结构,锁柄部分的柄体上设有用于和连接器锁紧配合的锁键或锁扣;所述连接器壳体设有一个以上的可容编码体的锁柄部分和插舌部分进入的编码体安装腔,编码体安装腔靠近壳体插接端的一端设有供编码体的锁柄部分和插舌部分插入的插接口,该插接口朝向相配合的连接器的插接来向,该插接口为所述的母结构,编码体安装腔腔壁上设有与编码体的锁柄部分的弹键或锁扣锁紧配合的锁扣或锁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