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斌章专利>正文

一种塑针式伞面宽线绑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497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制伞领域,涉及伞面与骨片之间的绑缚结构,具体的说是伞面与第三档伞骨之间的宽线绑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塑针替代常用线绳,一方面,节省了工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线结脱出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伞领域,涉及伞面与骨片之间的绑缚结构,具体的说是伞面与第三档伞骨之间的宽线绑缚结构。
技术介绍
—般来说,伞主要由伞面、伞架、上盘、下盘、伞杆和手柄等组成。图l所示为一个 典型的三折伞结构,包括手柄1、伞杆2、伞架、上盘9、下盘3和伞面8。所述伞的上盘9和 手柄1分别固定安装在伞杆2的上、下两端,下盘3套装在伞杆2上,可以沿伞杆2上下滑 动,上盘9和下盘3的上沿外圆周均匀开设有一组凹槽。 所述伞架由一组结构相同的骨片组成,对应设置在上盘9和下盘3上的凹槽内。所 述每个骨片由第一档伞骨5、第二档伞骨7、第三档伞骨10、第四档伞骨11、第五档伞骨12、 中马鞍13、大马鞍15、和拉骨6组成。 所述的第四档伞骨11下端连接在第三档伞骨7的中下端,上端连接在大马鞍15 的上端;所述的第三档伞骨10上端固定在上盘9的凹槽内,下端铆接在第二档伞骨7的中 部;所述的第二档伞骨7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盘3的凹槽内,上端铆接在大马鞍15的中部; 所述大马鞍15的下端与第五档伞骨12的上端抱夹固定;所述第五档伞骨12的下端与中马 鞍13的中部铆接;所述拉骨6的下端与中马鞍13的上端连接,其上端与第二档伞骨7的 上端小孔套钩相接;所述第一档伞骨5的上端抱夹固定于所述中马鞍13的下端,其下端连 接水珠4 ;上述结构的骨片构成二个四连杆机构,随下盘3沿伞杆2上下移动一起伸展和收 折;所述伞面8覆盖在伞架上,由数量与骨片数量相等的伞片缝合而成。其中心部位与上盘 9固定,边缘固定在水珠4上。 为了使伞面在伞被收起时随伞架一起收叠,伞面上对应每根骨片的三个弯转处与 骨片用线绳绑缚在一起。在同一根骨片上的三处绑缚点中,有两处采用紧线方式,而另外一 处采用宽线方式。具体的说是中马鞍和大马鞍是用紧线22、23绑缚,而第三档伞骨与伞面 则是采用宽线21绑缚。当伞面处于撑开状态时,宽线21不起作用;当伞收折时,该宽线21 就把伞面往下扯拉,使整把伞在收拢时较为紧凑美观。 在现有技术中,伞上宽线采用一针两结的方式绑缚,即先将绑线的一端打一个线 结,另一端用缝针引线先穿过伞片的缝合边,然后绕至第三档伞骨上的宽线孔并从中穿过, 最后再绕回至伞面,再次穿过伞片的缝合边后再打一个线结。采用这种绑缚结构,一个骨片 与伞面之间的宽线绑缚过程需要三次穿线和打两个线结。所有伞骨绑缚完毕,它需要三倍 于骨片数量的穿线次数和二倍于骨片数量的打结次数。耗费时间很长,影响生产效率,并且 也增加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宽线绑缚结 构,以简化操作程序,节省工时,提高效率。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针式伞面宽线绑缚结构,所述宽线为 伞面与骨片中第三档伞骨之间的绑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线为塑针,所述塑针的针身部 分贯穿第三档伞骨的宽线孔和所述宽线孔对应处伞面的伞片缝合边。 所述塑针在服装、包装等领域较为常见, 一般用于将标牌挂附在商品或包装上。需 配合带有空心枪针的专用塑针枪使用。所述塑针是一种工字型塑料件,其中间为细软针身, 两端分别为中间与针身垂直连接的针头和针尾,所述针头直径应小于空心枪针内管直径。 在本技术中,采用塑针替代普通线绳式宽线将第三档伞骨与伞面牵连在一 起,其具体操作过程为用预装有塑针的塑针枪的枪针先后穿过第三档伞骨的宽线孔和该 宽线孔对应处的伞片缝合边。扳动塑针枪操作杆,将第一枚塑针串上伞骨和伞面。然后拔 出枪针,再拉断第一根塑针针尾与第二根塑针针尾的粘连处即可。然后依次类推,有几个伞 骨片,就有几个塑针用枪针打入即可。 与现有技术中各骨片宽线单独绑缚结构相比,采本技术的绑缚结构,整把伞 的宽线全部绑缚完毕,无需打结和三倍于骨片数的穿线次数。省去了打结工艺,减少了穿线 次数。 一方面,大大节省了工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使 用过程中线结容易从伞面上脱落,采用塑针消除了线结脱落现象,彻底解决线结脱出的问 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对于四折伞结构,伞面与各档骨片之间的绑缚结构也存在相同的现象。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范围,适用用任何三折伞及四折伞。附图说明图1是常用三折伞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塑针式宽线绑缚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可用于本技术的塑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塑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另一种可用于本技术的塑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所示塑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技术中涉及的伞的整体结构与常用折伞结构相同。包括手 柄1、伞杆2、伞架、和伞面8等。所述伞架由一组安装在伞杆上结构相同的骨片组成。本图 以三折伞为例。在三折伞中,骨片的结构可等效为两个四连杆机构,主要由第一档伞骨5、 第二档伞骨7、第三档伞骨10、第四档伞骨11、第五档伞骨12、中马鞍13、大马鞍15、和拉骨 6构成。伞面与每根骨片之间均有三处绑缚在一起,这三处分别是中马鞍13处、大马鞍15 处,以及第三档伞骨与第四档伞骨连接处。本技术中,在第三档伞骨与第四档伞骨连接 处,采用塑针替代普通线绳绑缚伞面。 参照图3-图8,所述塑针为"工"型结构,分为针头16、针身17和针尾18三部分, 其中针身17又细又软,所述针头16和针尾18分别垂直连接在针身17两端。权利要求一种塑针式伞面宽线(21)绑缚结构,所述宽线(21)为伞面(8)与骨片中第三档伞骨(10)之间的绑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线(21)为塑针,所述塑针的针身(17)部分贯穿第三档伞骨(10)的宽线孔和所述宽线孔对应处伞面的伞片缝合边(1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针式伞面宽线(21)绑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针 是一种"工"字型塑料件,其中部为细软针身(17),两端分别为中间与针身(17)垂直连接的 针头(16)和针尾(18)。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制伞领域,涉及伞面与骨片之间的绑缚结构,具体的说是伞面与第三档伞骨之间的宽线绑缚结构。本技术采用塑针替代常用线绳,一方面,节省了工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线结脱出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文档编号A45B25/00GK201480249SQ200920189668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斌章 申请人:王斌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针式伞面宽线(21)绑缚结构,所述宽线(21)为伞面(8)与骨片中第三档伞骨(10)之间的绑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线(21)为塑针,所述塑针的针身(17)部分贯穿第三档伞骨(10)的宽线孔和所述宽线孔对应处伞面的伞片缝合边(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章
申请(专利权)人:王斌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