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养鱼池的防逃栅,它涉及循环水养鱼池的一种防止鱼类逃跑的设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防逃栅更换困难问题。循环水养鱼池的防逃栅的金属框架为立方体框架,两个第三网片固定在金属框架的左面和右面,且其边缘与金属框架的框柱紧密结合,第一网片固定在第一金属框上,且其边缘与第一金属框的边缘紧密结合,第二网片固定在第二金属框上,且其边缘与第二金属框的边缘紧密结合,第一金属框下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上表面的框柱紧密连接,第二金属框后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前表面的框柱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循环水养鱼池、鱼苗实验等场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循环水养鱼池的一种防止鱼类逃跑的设施。
技术介绍
在循环水养鱼池中,随着鱼苗的生长的大小应该在不同阶段更换防逃栅上 的网片,使网片的网目与鱼的大小相适应,而现有的防逃栅,都是直接将网片 固定在防逃栅上,很难更换。其更换方式, 一种是在水下直接更换防逃栅上的 网片,更换时无法用防逃设备阻挡,会跑出大量的鱼苗;另一种是将鱼池中的 水全部排净后更换防逃栅上的网片,但是这种方式的水下部分难以密封好,易 有间隙,而一旦留有间隙,势必造成鱼苗逃跑,这对于试验或者生产,必将造 成损失;由于现有的防逃栅上的网片难以更换,同时带来了网片的清洗困难, 在正常使用时网片的网眼容易被水中的污物堵塞,造成水体循环不畅或无法循 环,导致鱼类死亡。此外,现有的防逃栅的框架多数为木质,容易变形、破碎 或腐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防逃栅更换困难问题,从而提出一种 循环水养鱼池的防逃栅。循环水养鱼池的防逃栅,它包括金属框架、两个第三网片、第一金属框、 第一网片、第二金属框和第二网片,金属框架为立方体框架,两个第三网片分 别固定在金属框架的左面和右面,第三网片的边缘与金属框架的框柱紧密结 合;第一网片固定在第一金属框的上面,第一网片的边缘与第一金属框的边缘 紧密结合;第二网片固定在第二金属框的上面,第二网片的边缘与第二金属框 的边缘紧密结合;第一金属框下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上表面的框柱紧密连 接;第二金属框后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前表面的框柱紧密连接。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换第一金属框上和第二金属框上的 网片,更换时将第一金属框或第二金属框微启,并插入隔离用的薄板对鱼类进行短暂隔离,即可完成第一网片或第二网片的更换,更换时不需要将水排空, 也不用将鱼类转移,因此不会造成鱼苗逃跑和损伤。本技术采用金属材料,不易变形、破碎和腐烂。本技术对防止鱼苗逃跑的有效率达98%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l和图2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循环水养鱼池的防逃栅,它包括金属框架K两个第三网片2、第一金属框3、第一网片4、第 二金属框5和第二网片6,金属框架l为立方体框架,两个第三网片2分别固 定在金属框架1的左面和右面,第三网片2的边缘与金属框架1的框柱紧密结 合,第一网片4固定在第一金属框3的上面,第一网片4的边缘与第一金属框 3的边缘紧密结合,第二网片6固定在第二金属框5的上面,第二网片6的边 缘与第二金属框5的边缘紧密结合,第一金属框3下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1 上表面的框柱紧密连接,第二金属框5后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1前表面的框 柱紧密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其底面与养鱼池的池底固定连接,且保证连接处没 有空隙;本技术的后表面与养鱼池的池壁固定连接,且连接处没有空隙。本技术为了使第一网片4与第一金属框3之间、第二网片6与第二金 属框5之间、第三网片2与金属框架1之间密封效果更好,可以使用螺丝固定, 并且在螺丝9下垫有不锈钢片7。本技术的第一网片4、第二网片6和第三网片2的材质是聚乙烯。本技术的第一金属框3、第二金属框5和金属框架1的材质均为不锈 钢。可以有效的防止本技术水下部分的腐烂,延长了本技术的使用寿 命。本技术也可以直接更换固定有不同网目网片的第一金属框3和第二 金属框5。更换时将第一金属框3或第二金属框5微启,并插入隔离用的薄板 对鱼类进行短暂隔离,即可完成固定有不同网目网片的第一金属框3和第二金属框5整体更换。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循环水养鱼池 的防逃栅的区别在于,它还包括一组卡扣8,第一金属框3与金属框架1之间通过这组卡扣8连接,这组卡扣8至少包括两个卡扣,且均布于第一金属框3的两个相对的边上。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所述的循环水 养鱼池的防逃栅的区别在于,它还包括一组卡扣8,第二金属框5与金属框架 l之间通过这组卡扣8连接,这组卡扣8至少包括两个卡扣,且均布于第二金 属框5的两个相对的边上。权利要求1、循环水养鱼池的防逃栅,其特征是它包括金属框架(1)、两个第三网片(2)、第一金属框(3)、第一网片(4)、第二金属框(5)和第二网片(6),金属框架(1)为立方体框架,两个第三网片(2)分别固定在金属框架(1)的左面和右面,第三网片(2)的边缘与金属框架(1)的框柱紧密结合;第一网片(4)固定在第一金属框(3)的上面,第一网片(4)的边缘与第一金属框(3)的边缘紧密结合;第二网片(6)固定在第二金属框(5)的上面,第二网片(6)的边缘与第二金属框(5)的边缘紧密结合;第一金属框(3)下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1)上表面的框柱紧密连接;第二金属框(5)后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1)前表面的框柱紧密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养鱼池的防逃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 括一组卡扣(8),第一金属框(3)与金属框架(1)之间通过这组卡扣(8) 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水养鱼池的防逃栅,其特征在于,它 还包括一组卡扣(8),第二金属框(5)与金属框架(1)之间通过这组卡扣(8) 连接。专利摘要循环水养鱼池的防逃栅,它涉及循环水养鱼池的一种防止鱼类逃跑的设施。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防逃栅更换困难问题。循环水养鱼池的防逃栅的金属框架为立方体框架,两个第三网片固定在金属框架的左面和右面,且其边缘与金属框架的框柱紧密结合,第一网片固定在第一金属框上,且其边缘与第一金属框的边缘紧密结合,第二网片固定在第二金属框上,且其边缘与第二金属框的边缘紧密结合,第一金属框下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上表面的框柱紧密连接,第二金属框后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前表面的框柱紧密连接。本技术可用于循环水养鱼池、鱼苗实验等场合。文档编号A01K61/00GK201341359SQ2009200991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孙效文, 张玉勇, 伟 徐, 曹顶臣, 梁利群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循环水养鱼池的防逃栅,其特征是:它包括金属框架(1)、两个第三网片(2)、第一金属框(3)、第一网片(4)、第二金属框(5)和第二网片(6),金属框架(1)为立方体框架,两个第三网片(2)分别固定在金属框架(1)的左面和右面,第三网片(2)的边缘与金属框架(1)的框柱紧密结合;第一网片(4)固定在第一金属框(3)的上面,第一网片(4)的边缘与第一金属框(3)的边缘紧密结合;第二网片(6)固定在第二金属框(5)的上面,第二网片(6)的边缘与第二金属框(5)的边缘紧密结合;第一金属框(3)下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1)上表面的框柱紧密连接;第二金属框(5)后表面的边缘与金属框架(1)前表面的框柱紧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顶臣,徐伟,张玉勇,梁利群,孙效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