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和传热板技术

技术编号:495677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作业工序少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和传热板。所述传热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热介质用管(16)插入形成于朝基底构件(2)的表面侧开口的盖槽(6)的底面上的凹槽(8)的热介质用管插入工序;将盖构件(10)插入上述盖槽(6)并使上述盖构件(10)与上述盖槽(6)的底面抵接的盖构件插入工序;以及使旋转工具相对于盖槽(6)的两侧壁与盖构件的两侧面分别相对的一对对接部(V1、V2)做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的接合工序,上述旋转工具的肩部的外径为盖槽(6)的开口部的宽度以上,在所述接合工序中,使所述旋转工具移动一次,同时对一对对接部(V1、V2)进行摩擦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例如热交换器、加热设备或冷却设备等中所采用的传热板的制 造方法和传热板。
技术介绍
将供例如高温液或冷却水等热介质循环的热介质用管穿过在作为该传热板主体 的基底构件,以形成与所欲进行热交换、加热或冷却的对象物相接触或相邻配置的传热板。图22是表示现有的传热板(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图22(a)是立体图,图22(b) 是侧视图。现有的传热板100包括基底构件102,该基底构件102具有朝表面开口的截面 呈矩形的盖槽106和在该盖槽106的底面上开口的凹槽108 ;插入凹槽108的热介质用管 116 ;以及插入盖槽106的盖板110。通过沿着盖槽106的两侧壁105与盖板110的两侧面 113、114各自的对接面实施摩擦搅拌接合,来形成塑性化区域W” W2。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4-314115号公报专利技术的公开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由于现有的传热板100对盖槽106中的两侧壁105与盖板110的两侧面113、 114各自的对接面进行至少二条摩擦搅拌,因此存在作业工序增多这样的问题。从上述观点来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作业工序少的传热板的制造方 法和传热板。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热介质用管 插入工序,在该热介质用管插入工序中,将热介质用管插入形成于朝基底构件的表面侧开 口的盖槽的底面上的凹槽中;盖构件插入工序,在该盖构件插入工序中,将盖构件插入上述 盖槽,并使上述盖构件与上述盖槽的底面抵接;以及接合工序,在该接合工序中,使旋转工 具相对于上述盖槽的侧壁与上述盖构件的侧面相对的对接部做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 上述旋转工具的肩部的外径为上述盖槽的开口部的宽度以上,在上述接合工序中,以上述 热介质用管不发生塑性变形的状态,使上述旋转工具移动一次,从而同时对上述盖槽的一 个侧壁与上述盖构件的一个侧面的对接部以及上述盖槽的另一个侧壁与上述盖构件的另 一个侧面的对接部进行摩擦搅拌。根据上述制造方法,通过将旋转工具的肩部的外径设定成盖槽的开口部的宽度以 上,从而只要使旋转工具相对于一对对接部移动一次就能进行摩擦搅拌。藉此,能减少接合 工序的作业工序。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从上述凹槽的底部起至上述盖构件的下部的距离设定成比 上述热介质用管的铅垂方向高度大。根据上述制造方法,由于盖构件与热介质用管分开,因此能在进行摩擦搅拌时可 靠地防止热介质用管的塑性变形。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盖构件的下部沿着上述热介质用管的形状形成,并使其 与上述热介质用管接触。根据上述制造方法,由于能减少在热介质用管周边形成的空洞,因 此能提高传热板的热传导效率。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盖构件插入工序之前包括填充工序,在上述填充工序 中,将热传导性物质填充到由上述凹槽和上述热介质用管的外周面围成的空间。此外,较为 理想的是,上述热传导性物质为金属粉末、金属粉末糊料、金属片或是低熔点焊材。根据上述制造方法,不仅能抑制在热介质用管周边形成的空洞的产生,还能利用 热传导性物质使热高效地传递。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旋转工具的搅拌销的最大直径设定成上述盖槽的宽度 以上。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旋转工具的搅拌销的最小直径设定成上述盖槽的宽度以 上。根据上述制造方法,通过将搅拌销的大小设定成比盖槽的开口部大,从而只要使 旋转工具相对于一对对接部移动一次就能可靠地进行摩擦搅拌。此外,在上述接合工序中,对于发生塑性流动的范围(深度)并未加以限制,但为 了将盖构件与基底构件更牢固地接合,较为理想的是,将塑性化区域的最深部设定为到达 从上述盖构件的上表面起向下上述盖构件的厚度尺寸的1/3以上的位置。更为理想的是, 塑性化区域的最深部为到达从上述盖构件的上表面起向下上述盖构件的厚度尺寸的1/2 以上的位置。最为理想的是,塑性化区域的最深部设定为从上述盖构件的上表面起向下上 述盖构件的厚度尺寸的2/3以上的位置。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接合工序之后,再包括上盖构件插入工序,在上述上 盖构件插入工序中,在上述基底构件的表面侧,使上盖构件与形成为宽度比上述盖槽大的 上盖槽的底面抵接;以及上盖构件接合工序,在上盖构件接合工序中,使旋转工具沿着上述 上盖槽的侧壁与上述上盖构件的侧面的对接部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根据上述制造方法,通过在盖构件上再配置有上盖构件,从而能将热介质用管形 成在更深的位置。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中,传热板具有基底构件,该基底构件包括 朝表面侧开口且深度比热介质用管的铅垂方向高度大的凹槽;热介质用管,该热介质用管 被插入上述凹槽;以及盖构件,该盖构件覆盖上述热介质用管,其特征在于,上述传热板的 制造方法包括热介质用管插入工序,在上述热介质用管插入工序中,将上述热介质用管插 入上述凹槽;盖构件插入工序,在上述盖构件插入工序中,将上述盖构件插入上述热介质用 管的上方;以及接合工序,在该接合工序中,使旋转工具相对于上述凹槽的侧壁与上述盖构 件的侧面相对的对接部做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上述旋转工具的肩部的外径为上述凹 槽的开口部的宽度以上,在上述接合工序中,使上述旋转工具的按压力经由上述盖构件传 递至上述热介质用管,以上述热介质用管发生塑性变形的状态,同时对上述凹槽的一个侧 壁与上述盖构件的一个侧面的对接部、以及上述凹槽的另一个侧壁与上述盖构件另一个侧 面的对接部进行摩擦搅拌。根据该制造方法,由于旋转工具的肩部的外径比凹槽的宽度大,因此,用旋转工具 进行一次移动就能同时对盖构件与基底构件的一对对接部进行摩擦搅拌,从而能减少作业 手续。此外,由于旋转工具的肩部的外径比凹槽的宽度大,因此,能以旋转工具位于热介质用管的上方的状态进行摩擦搅拌。藉此,由于使旋转工具的按压力经由盖构件高效地传递 至热介质用管,因此能使热介质用管较好地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能提高凹槽与热介质用管 的密接性。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中,传热板具有基底构件,该基底构件包括 朝表面侧开口的盖槽和在上述盖槽的底面开口且深度比热介质用管的铅垂方向高度小的 凹槽;热介质用管,该热介质用管被插入上述凹槽;以及盖构件,该盖构件覆盖上述热介质 用管,其特征在于,上述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包括热介质用管插入工序,在热介质用管插入 工序中,将上述热介质用管插入上述凹槽;盖构件插入工序,在盖构件插入工序中,将上述 盖构件插入上述热介质用管的上方;以及接合工序,在接合工序中,使旋转工具相对于上述 盖槽的侧壁与上述盖构件的侧面相对的对接部做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上述旋转工具 的肩部的外径为上述盖槽的开口部的宽度以上,在上述接合工序中,使上述旋转工具的按 压力经由上述盖构件传递至上述热介质用管,并以上述热介质用管发生塑性变形的状态, 同时对上述盖槽的一个侧壁与上述盖构件的一个侧面的对接部、以及上述盖槽的另一个侧 壁与上述盖构件的另一个侧面的对接部进行摩擦搅拌。根据上述制造方法,由于旋转工具的肩部的外径比盖槽的宽度大,因此,用旋转工 具进行一次移动就能同时对盖构件与基底构件的一对对接部进行摩擦搅拌,从而能减少作 业手续。此外,由于旋转工具的肩部的外径比盖槽的宽度大,因此,能以旋转工具位于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介质用管插入工序,在该热介质用管插入工序中,将热介质用管插入形成于朝基底构件的表面侧开口的盖槽的底面上的凹槽中;  盖构件插入工序,在该盖构件插入工序中,将盖构件插入所述盖槽,并使所述盖构件与所述盖槽的底面抵接;以及  接合工序,在该接合工序中,使旋转工具相对于所述盖槽的侧壁与所述盖构件的侧面相对的对接部做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  所述旋转工具的肩部的外径为所述盖槽的开口部的宽度以上,  在所述接合工序中,以所述热介质用管不发生塑性变形的状态,使所述旋转工具移动一次,从而同时对所述盖槽的一个侧壁与所述盖构件的一个侧面的对接部、以及所述盖槽的另一个侧壁与所述盖构件的另一个侧面的对接部进行摩擦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久司濑尾伸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