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延时龙头阀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475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延时龙头阀芯,其包括调节螺栓、上壳体、阀芯杆、导杆、弹簧一、O形圈、下壳体、密封垫和弹簧二,阀芯杆的下端穿设于上壳体内、上端穿出上壳体外,阀芯杆沿轴向开设有贯穿通孔,此通孔的上段为旋设有调节螺栓的螺纹孔,导杆的下端穿设于此通孔的下段,下壳体内的容水腔的底部开设有阻尼孔,导杆的下端穿至此容水腔内,导杆与下壳体的开口之间、导杆与容水腔的开口之间分别通过套设于导杆上的密封圈和密封垫进行密封,弹簧一张设于阀芯杆与下壳体之间,弹簧二张设于导杆的下端与容水腔的内底面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阻尼孔加工较为方便,而且密封垫不易磨损,整个阀芯使用寿命较长。而且可通过调节螺栓的高度来调整导杆的行程,便可调整阀芯的延时时间、调节出水的流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暖洁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延时龙头阀芯。
技术介绍
传统延时龙头阀芯如图1所示,包括手柄l'、弹簧2'、连接套3'、 密封垫4'、垫片5'、出水座6' 、 0形圏7'、阀芯杆8'、密封圏 和塑料杯10',阀芯杆8'的上端固定于手柄l'的内腔壁顶部,连接套3 '和弹簧2'套设于阀芯杆8'夕卜,弹簧2'张设于手柄l'的内腔壁顶部 与连接套3'之间,连接套3'与出水通道ll'之间通过密封垫4'和垫片 5'进行密封,出水座6'套设于阀芯杆8'上并位于出水通道ll'内,出 水座6'与阀芯杆8'之间通过套设于阀芯杆8'上的0形圏7'进行密封, 塑料杯10'套设于岡芯杆8'下端,塑料杯10'上部设有出水孔、内壁设 有穿透塑料杯侧壁的沟槽式阻尼孔,且塑料杯10'与阀芯杆8'之间通过 套设于阀芯杆8'上的密封圈9'进行密封。当按下手柄F后,阀芯杆8'带动密封圈9'下行,塑料杯10'中的 7j^皮排出,同时0形圏7'随阀芯杆8'下行,出水座6'与阀芯杆8'之 间形成排水孔,水^w此排水孔沿出水通道11'流出,阀芯处于出水状态; 放开手柄1'后,阀芯杆8'及密封圏在弹簧2'的作用下向上回弹, 水从塑料杯10'内壁上的沟槽式阻尼孔緩慢吸入,使阀芯杆8'及密封圈9 '慢慢向上回位,当0形圈7'与出水座6'密封后,排水终止,完成一个 工作循环。这种延时龙头阀芯,其塑料杯的内侧壁设有沟槽式阻尼孔,加工较困 难,而且密封圈9'在塑料杯内側壁的沟槽上来回移动,其磨损较快,导致阀芯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其阀芯杆8'的行程是固定的,出水的流量不可 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尼孔加工容易、使用寿命较长而且出 水的流量可调的新型延时龙头阀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新型延时龙头阀芯,包括调节 螺栓、上壳体、阀芯杆、导杆、弹簧一、0形圏、下壳体、密封垫和弹簧二, 上述上壳体的下端与上述下壳体的上端相对接,上述阀芯杆的下端穿设于 上述上壳体内、上端穿出上述上壳体外,上述阀芯杆沿轴向开设有贯穿通 孔,上述导杆的上端穿设于上述通孔的下段,上述通孔的上段为螺紋孔, 上述调节螺栓旋设于此螺紋孔内,上述下壳体内设有容水腔,上述容水腔 的底部开设有阻尼孔,上述导杆的下端穿至上述下壳体的上述容水腔内, 上述导杆与上述下壳体的开口之间通过套设于上述导杆上的上述0形圈进 行密封,上述导杆与上述容水腔的开口之间通过套设于上述导杆上的上述 密封垫进行密封,上述弹簧一套设于上述导杆外并张设于上述阀芯杆与上 述下壳体之间,上述弹簧二张设于上述导杆的下端与上述容水腔的内底面 之间。上述调节螺栓的顶部设有与调节工具相对应的一字形或十字形配合上述阻尼孔内穿i殳有细丝状部件,上述细丝状部件的上端固定于上述 容水腔的腔壁上,上述细丝状部件下端垂设于上述阻尼孔下方。 上述细丝状部件为下端呈圈状的钢丝。 上述容水腔由圆筒状侧壁和作为底部的螺帽连^f妻而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新型延时龙头阀芯,有益效果为阻 尼孔开设于容水腔的底部,加工较为方便;而且密封垫沿容水腔上下滑动时不会接触到阻尼孔,密封垫不易磨损,从而使整个阀芯使用寿命较长; 而且可通过调节螺栓的高度来调整导杆的行程,便可调整阀芯的延时时间、 调节出水的流量。而且,本技术中,阻尼孔内穿^殳有细丝状部件,细 丝状部件在水流作用下处于运动状态,可有效防止阻尼孔被堵塞。附图说明图l为习有的延时龙头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纵向剖示图。 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新型延时龙头阀芯,如图2、 3所示,包括调节螺栓l、 0 形圏2、 0形圏3、上壳体4、 0形圈5、阀芯杆6、卡环7、弹簧8、下壳体 9、 0形圏10、导杆ll、密封垫12、 0形圏13、螺帽14、钢丝15、弹簧16、 垫片17和密封垫18。上壳体4的下端与下壳体9的上端相对接,阀芯杆6 的下端穿设于上壳体4内、上端穿出上壳体4夕卜,阀芯杆6沿轴向开设有 贯穿通孔61,导杆11的上端穿设于通孔61的下段,通孔61的上段为螺紋 孔611,调节螺栓1旋设于螺紋孔611内,0形圏2套设于调节螺栓1与通 孔61之间,下壳体9内设有容水腔91,容水腔91由圆筒状側壁和作为底 面的螺帽14连接而成,螺帽14中部开i文有圆形阻尼孔141,钢丝15的上 端穿过阻尼孔141固定于螺帽14的内底面,钢丝15的下端垂设于阻尼孔 141下方并呈圏状;导杆11的下端穿至下壳体9的容水腔91内,导杆ll 与下壳体9的开口之间通过套i殳于导杆11上0形圏10进行密封,导杆11 与容水腔71的开口之间通过套设于导杆11上的密封垫12进行密封,弹簧 8套设于导杆11外并张设于阀芯杆6下部的台阶处与下壳体9的开口边沿 之间,弹簧16张设于导杆11的下端与螺帽14的内底面之间,0形圈3套设于阀芯杆6与上壳体4之间,0形圏5套设于上壳体4与龙头本体之间, 卡环7卡于阀芯杆6的下部,0形圏13套设于螺帽14与容水腔91的圆筒 状侧壁之间,垫片17和密封垫18配合安装于下壳体9的下端。当按下阀芯杆6时,导杆ll随着下降,密封垫12净皮推向下部,压缩 弹簧16,容水腔91中的7jc被排空,0型圈10随着导杆11下降,导杆11 与下壳体9的开口之间失去密封,形成打开的排水孔,阀芯处于打开状态。 放开阀芯杆6之后,阀芯杆6在弹簧8的作用下回位,密封垫12及导杆U 在弹簧16及水压的共同作用下向上回弹,水从阻尼孔141中吸入,当0型 圈10重新堵在导杆11与下壳体9的开口之间进行密封后,排水终止,完 成一个工作循环。要调节出水流量时,,只需通过扳手旋动调节螺栓l,调整 调节螺栓1的高度即可,顺时针旋动调节螺栓1时,调节螺栓1下降,导 杆ll的行程变长,阀芯的延时时间变长,出水流量也就变大,逆时针旋动 调节螺栓l时,调节螺栓l上升,导杆ll的行程变短,阀芯的延时时间变 短,出水流量也就变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延时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螺栓、上壳体、阀芯杆、导杆、弹簧一、O形圈、下壳体、密封垫和弹簧二,上述上壳体的下端与上述下壳体的上端相对接,上述阀芯杆的下端穿设于上述上壳体内、上端穿出上述上壳体外,上述阀芯杆沿轴向开设有贯穿通孔,上述导杆的上端穿设于上述通孔的下段,上述通孔的上段为螺纹孔,上述调节螺栓旋设于此螺纹孔内,上述下壳体内设有容水腔,上述容水腔的底部开设有阻尼孔,上述导杆的下端穿至上述下壳体的上述容水腔内,上述导杆与上述下壳体的开口之间通过套设于上述导杆上的上述O形圈进行密封,上述导杆与上述容水腔的开口之间通过套设于上述导杆上的上述密封垫进行密封,上述弹簧一套设于上述导杆外并张设于上述阀芯杆与上述下壳体之间,上述弹簧二张设于上述导杆的下端与上述容水腔的内底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延时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螺栓、上壳体、阀芯杆、导杆、弹簧一、O形圈、下壳体、密封垫和弹簧二,上述上壳体的下端与上述下壳体的上端相对接,上述阀芯杆的下端穿设于上述上壳体内、上端穿出上述上壳体外,上述阀芯杆沿轴向开设有贯穿通孔,上述导杆的上端穿设于上述通孔的下段,上述通孔的上段为螺纹孔,上述调节螺栓旋设于此螺纹孔内,上述下壳体内设有容水腔,上述容水腔的底部开设有阻尼孔,上述导杆的下端穿至上述下壳体的上述容水腔内,上述导杆与上述下壳体的开口之间通过套设于上述导杆上的上述O形圈进行密封,上述导杆与上述容水腔的开口之间通过套设于上述导杆上的上述密封垫进行密封,上述弹簧一套设于上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中宇卫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