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东龙专利>正文

气泡机及其热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5386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泡机及其热辊装置,所述气泡机包括机座、驱动装置、安装在机座上的两个料卷以及位于两个料卷之间的吹气装置,还包括一热辊装置,热辊装置包括可相对转动的上辊和下辊,上、下辊的表面均设有沿圆柱螺旋线分布的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的旋向相反,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互相交叉并在上、下辊的表面形成多个菱形的凹槽,上、下辊的第一凸筋上均设有沿圆柱螺旋线缠绕的电热丝,且当上辊和下辊相对转动时,上辊的第一凸筋和下辊的第二凸筋保持接触,下辊的第一凸筋和上辊的第二凸筋保持接触,上、下辊都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这种气泡机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充气泡的机器,这种充气泡一般用做包装运输时的减振缓冲材料。
技术介绍
欧洲专利EP1601574B1公开了一种制造充气泡的机器和方法,它利用两个进料辊将两层塑料薄膜分别从两个料巻上释放下来,然后经过纵向热封元件,由纵向热封元件在两层塑料薄膜上形成多道沿运动方向的热封线,使两层塑料薄膜之间形成多个纵向的腔室,位于两层塑料薄膜之间的吹气管可以向这些腔室中吹气。在纵向热封元件的下游(沿塑料薄膜的运动方向)设有两个拉料辊,拉料辊的圆周面上设有环形凸槽,可以允许已经充气的腔室通过,在拉料辊的下游设有横向热封元件,横向热封元件可以将充气腔室两端封口,形成充气泡。 这种气泡机的拉料辊与热封装置是分离的,并且热封装置由纵向热封元件和横向热封元件构成,结构复杂、体积大,并且纵向热封元件和横向热封元件都需要做间歇的上下运动,也增加了控制系统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气泡机热辊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泡机的热辊装置,包括可相对转动的上辊和下辊,所述上、下辊的表面均设有沿圆柱螺旋线分布的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的旋向相反,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互相交叉并在上、下辊的表面形成多个菱形的凹槽,上、下辊的第一凸筋上均设有沿圆柱螺旋线缠绕的电热丝,且当上辊和下辊相对转动时,上辊的第一凸筋和下辊的第二凸筋保持接触,下辊的第一凸筋和上辊的第二凸筋保持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电热丝位于第一凸筋表面的凹槽内,且电热丝与第一凸筋的表面是平整的。 优选地,所述上、下辊两端的柱面相接触,上辊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电热丝,下辊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环形电热丝。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上辊和下辊同时具备拉料和热封的功能,当上辊和下辊相对转动时,可以将两层薄膜从料巻上拉下来,同时将两层薄膜热封充气形成气泡。这样就大大简化了结构,减小了机器的体积。在转动时,上辊上的电热丝可以在薄膜上形成一组平行的热封线,下辊上的电热丝也可以在薄膜上形成另一组平行的热封线,这两组热封线互相交叉就会在两层薄膜上形成多个菱形的封闭腔室。在这些菱形的腔室闭合之前,气流可以通过上、下辊之间的菱形的凹槽进入腔室内,待腔室闭合后就形成了充气泡。因此,本技术只需要一对相对转动的上下辊,就可以形成封闭的气泡,无需分别设置纵向热封元件和横向热封元件,也不需要进行间歇的上下运动,动作更简单,控制更方便。 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效率高的气泡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泡机,包括机座、驱动装置、安装在机座上的两个料巻以及位于两个料巻之间的吹气装置,还包括一热辊装置,所述热辊装置包括可相对转动的上辊和下辊,上、下辊的表面均设有沿圆柱螺旋线分布的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的旋向相反,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互相交叉并在上、下辊的表面形成多个菱形的凹槽,上、下辊的第一凸筋上均设有沿圆柱螺旋线缠绕的电热丝,且当上辊和下辊相对转动时,上辊的第一凸筋和下辊的第二凸筋保持接触,下辊的第一凸筋和上辊的第二凸筋保持接触,上、下辊都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下辊的电热丝通过电刷与电源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辊和下辊的端部各固定有齿轮,上辊的齿轮与下辊的齿轮相啮合,下辊的齿轮与一驱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可转动地连接在机座上的滚轮架,所述上辊的两端可上下浮动地支撑在滚轮架上,上辊的两端还安装有滚轮;所述下辊的两端支撑在机座上,机座的两侧固定有凸轮,所述上辊的滚轮与机座上的凸轮相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架上设有长孔,所述上辊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长孔内,长孔的顶部与轴承之间设有压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轮形成在机座壁板的顶部边缘。 更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架与机座之间连接有拉簧。 优选地,所述吹气装置的后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座上,吹气装置的前端延伸到所述热辊装置附近,吹气装置的前端设有出风口正对着上、下辊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装置的后端连接有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第一销轴铰接在机座上,第二销轴可以在机座上的一个弧形滑槽内滑动,第二销轴上还连接一根拉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装置的前端夹在两个压辊之间。 进一步地,机座的上面还设有一个盖板,所述两个压辊中的一个安装在盖板上,另一个安装在机座上。 这种气泡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通过热辊装置的转动,就可以将两层塑料薄膜热封成充气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气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热辊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热辊装置转过一个角度后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技术热辊装置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关系。 图5是本技术在更换安装料巻时的示意图。 图6是塑料薄膜穿过上、下辊的状态。5 图7是利用本技术气泡机制造的气泡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气泡机包括机座1、热辊装置6、两个料巻31、32和吹气装置2。两个料巻31、32 —上一下安装在机座1上,料巻31、32上分别巻绕有塑料薄膜33、34,吹气装置2位于这两个料巻31、32之间。热辊装置6可由驱动装置7驱动。机座1的上面还设有一个可以翻转的盖板11。 如图2、图3所示,热辊装置包括可相对转动的上辊61和下辊62,上辊61的表面设有沿圆柱螺旋线分布的第一凸筋611和第二凸筋612,第一凸筋611和第二凸筋612的螺旋角是相同的,但旋向相反。第一凸筋611和第二凸筋612在上辊61的柱面上互相交叉并在上辊的表面形成多个菱形(平面展开后的形状)的凹槽614 ;下辊62的形状结构与上辊61完全相同,下辊62的表面设有沿圆柱螺旋线分布的第一凸筋621和第二凸筋622,第一凸筋621和第二凸筋622的旋向相反,它们在下辊62的柱面上互相交叉并在下辊的表面形成多个菱形的凹槽624。上辊的第一凸筋611上设有沿圆柱螺旋线缠绕的电热丝613,电热丝613与第一凸筋611的走向完全一致;下辊的第一凸筋621上设有沿圆柱螺旋线缠绕的电热丝623,电热丝623与第一凸筋621的走向完全一致。 上辊61和下辊62相平行接触,具体地说,当上辊61和下辊62相对转动时,在它们的接触线上,下辊的第二凸筋622和上辊的第一凸筋611要保持接触,从而下辊的第二凸筋622可以始终为上辊的电热丝613起到支撑垫板的作用;同样,上辊的第二凸筋612和下辊的第一凸筋621要保持接触,从而上辊的第二凸筋612可以始终为下辊的电热丝623起到支撑垫板的作用。为了保证这一点,安装时可使上辊的电热丝613与下辊的电热丝623在正视图上成一条直线(如图2所示),也就是相交在上、下辊的接触线上。这样,当上辊61和下辊62同步转动时,在它们的接触线上,上辊第一凸筋611(电热丝613)的轨迹始终与下辊第二凸筋622重合,下辊第一凸筋621 (电热丝623)的轨迹始终与上辊第二凸筋612重合。上辊的菱形的凹槽614也始终与下辊的菱形的凹槽624相对,这样在上、下辊之间就形成多个空隙63。 结合图1-图3,吹气装置2的前端设有出风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泡机的热辊装置,包括可相对转动的上辊(61)和下辊(62),其特征是:所述上、下辊(61,62)的表面均设有沿圆柱螺旋线分布的第一凸筋(611,621)和第二凸筋(612,622),第一凸筋(611,621)和第二凸筋(612,622)的旋向相反,第一凸筋(611,621)和第二凸筋(612,622)互相交叉并在上、下辊(61,62)的表面形成多个菱形的凹槽(614,624),上、下辊的第一凸筋(611,621)上均设有沿圆柱螺旋线缠绕的电热丝(613,623),且当上辊(61)和下辊(62)相对转动时,上辊的第一凸筋(611)和下辊的第二凸筋(622)保持接触,下辊的第一凸筋(621)和上辊的第二凸筋(612)保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东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东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