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提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367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的提升机构,由搁梁、曳引机、曳引索、轿厢和对重构成,曳引机与搁梁固定设置,曳引机上设置有曳引轮,轿厢的顶侧、外侧和底侧设置有轿厢架,对重的顶端设置有对重导向轮,轿厢架顶侧设置有两个轿厢导向轮,两个轿厢导向轮的旋转平面均位于轿厢的深度方向上、并位于轿厢的左右对称中心面上,两个轿厢导向轮前后间隔排列,曳引索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一绳头板固定在搁梁上,曳引索的另一端绕过两个轿厢导向轮和曳引轮,然后再绕过对重导向轮,最后通过一个第二绳头板固定在搁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梯轿厢顶前后设置轿厢导向轮,可以有效地克服轿厢前后偏载引起的不平衡,避免轿厢卡住,同时减少导轨的数量;通过动滑轮轮系的绕线方式,又达到省力驱动的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升降装置,特别是一种电梯的提升机构。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电梯的悬挂中心位于轿厢结构的中心,常规悬挂点为左右两点,当电 梯的轿厢深度方向小时,即便有偏载现象,也因载重量小在结构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形,一般 也不易觉察。但是当载重量变大,轿厢在深度方向远大于宽度时,左右悬挂式电梯进行货物 装载时,轿厢会发生较大的变形,轿厢向重的一侧倾斜,影响装载,通常增加导轨的数量来 减小轿厢的变形,例如布置四导轨或六导轨,但变形严重时轿厢将会卡住,不能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提升机构,所述的这种电梯的提升机构要 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左右悬挂方式的电梯轿厢重载时发生较大变形、卡住不能运行的技术 问题。 本技术的这种电梯的提升机构由搁梁、曳引机、曳引索、轿厢和对重构成,所述的曳引机与搁梁固定设置,曳引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曳引轮,所述的轿厢的顶侧、外侧和底侧设置有轿厢架,所述的对重的顶端设置有对重导向轮,其中,所述的轿厢顶侧的轿厢架上设置有两个轿厢导向轮,所述的两个轿厢导向轮的旋转平面均位于轿厢的深度方向上、并位于轿厢的左右对称中心面上,两个轿厢导向轮前后间隔排列,所述的曳引索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一绳头板固定在所述的搁梁上,曳引索的另一端绕过两个轿厢导向轮和所述的曳引轮,然后再绕过所述的对重导向轮,最后通过一个第二绳头板固定在搁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对重位于搁梁的下方,对重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重导向轮,搁梁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导向轮,所述的第一导向轮位于对重的上方,搁梁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导向轮和一个第三导向轮,所述的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位于轿厢导向轮的上方,所述的曳引索的一端通过第一绳头板固定在搁梁上,曳引索的另一端向下绕过一个轿厢导向轮,再向上绕过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然后向下绕过另一个轿厢导向轮,再向上绕过曳引轮,再向下绕过一个对重导向轮,然后向上绕过第一导向轮,再向下绕过另一个对重导向轮,最后向上通过所述的第二绳头板固定在搁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轿厢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根导轨。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轿厢深度远大于宽度时,两个轿厢导向轮在轿厢顶沿轿厢宽度的中线前后设置,可以有效地克服轿厢前后偏载引起的不平衡。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位于机房的搁梁上,相当于定滑轮,轿厢导向轮和对重导向轮相当于动滑轮,组成l : 4轮系,曳引电机驱动轿厢时,比常规绕线方式省力。 本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在电梯轿厢顶前后设置轿厢导向轮,可以有效地克服轿厢前后偏载引起的不平衡,避免轿厢卡住,同时减少导轨的数量;通过动滑轮轮系的绕线方式,又达到省力驱动的效果。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电梯的提升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电梯的提升机构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轿厢悬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电梯的提升机构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对重悬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电梯的提升机构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轿厢悬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电梯的提升机构第二实施例中的对重悬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电梯的提升机构,由搁梁8、曳引机2、曳引索 3、轿厢4和对重5构成,控制柜1和曳引机2设置于井道部的机房6内,其中,轿厢4外周 设置有轿厢架IO,轿厢架10顶部设置有两个轿厢导向轮41,两个轿厢导向轮41的旋转平 面均位于轿厢4的深度方向上、并位于轿厢4的左右对称中心面上,两个轿厢导向轮41前 后间隔排列,曳引机2上设置有曳引轮,曳引索3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一绳头板71固定于搁 梁8上,曳引索3的另一端绕过轿厢4顶部的轿厢导向轮41和曳引轮,然后绕过对重5顶 端的对重导向轮51,再通过一个第二绳头板72固定在搁梁8上。 进一步的,一个轿厢导向轮41靠近轿厢4的入口设置,另一个轿厢导向轮41靠近 轿厢的后端设置,这样轿厢4受较大偏载时不会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的对重导向轮51的数目为两个,搁梁8上固定有第一导向轮91、第 二导向轮92和第三导向轮93,曳引索3的一端通过第一绳头板71固定在搁梁8上,曳引索 3的另一端向下绕过一个轿厢导向轮41,再向上绕过第二导向轮92和第三导向轮93,然后 向下绕过另一个轿厢导向轮41,再向上绕过曳引轮,再向下绕过一个对重导向轮51,然后 向上绕过第一导向轮91,再向下绕过另一个对重导向轮51,最后向上通过所述的第二绳头 板72固定在搁梁8上。这样就构成了l : 4的轮系,曳引电机驱动轿厢4时,比起常规绕 线方式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轿厢4两侧各设置有一根导轨(图中未画出)。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2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对重5和轿厢4的 悬挂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个对重导向轮51之间不设置导向轮,所述的两个轿 厢导向轮41之间也不设置导向轮,这样构成1 : 2的轮系。 当然,从实现本技术性能的角度看,在对重5和轿厢6顶部还可以设置三个或 多个导向轮。权利要求一种电梯的提升机构,由搁梁、曳引机、曳引索、轿厢和对重构成,所述的曳引机与搁梁固定设置,曳引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曳引轮,所述的轿厢的顶侧、外侧和底侧设置有轿厢架,所述的对重的顶端设置有对重导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厢顶侧的轿厢架上设置有两个轿厢导向轮,所述的两个轿厢导向轮的旋转平面均位于轿厢的深度方向上、并位于轿厢的左右对称中心面上,两个轿厢导向轮前后间隔排列,所述的曳引索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一绳头板固定在所述的搁梁上,曳引索的另一端绕过两个轿厢导向轮和所述的曳引轮,然后再绕过所述的对重导向轮,最后通过一个第二绳头板固定在搁梁上。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位于搁梁的下方,对 重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重导向轮,搁梁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导向轮,所述的第一导向轮位于 对重的上方,搁梁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导向轮和一个第三导向轮,所述的第二导向轮和第三 导向轮位于轿厢导向轮的上方,所述的曳引索的一端通过第一绳头板固定在搁梁上,曳引 索的另一端向下绕过一个轿厢导向轮,再向上绕过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然后向下绕 过另一个轿厢导向轮,再向上绕过曳引轮,再向下绕过一个对重导向轮,然后向上绕过第一 导向轮,再向下绕过另一个对重导向轮,最后向上通过所述的第二绳头板固定在搁梁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厢的左右两侧各设置 有一根导轨。专利摘要一种电梯的提升机构,由搁梁、曳引机、曳引索、轿厢和对重构成,曳引机与搁梁固定设置,曳引机上设置有曳引轮,轿厢的顶侧、外侧和底侧设置有轿厢架,对重的顶端设置有对重导向轮,轿厢架顶侧设置有两个轿厢导向轮,两个轿厢导向轮的旋转平面均位于轿厢的深度方向上、并位于轿厢的左右对称中心面上,两个轿厢导向轮前后间隔排列,曳引索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一绳头板固定在搁梁上,曳引索的另一端绕过两个轿厢导向轮和曳引轮,然后再绕过对重导向轮,最后通过一个第二绳头板固定在搁梁上。本技术在电梯轿厢顶前后设置轿厢导向轮,可以有效地克服轿厢前后偏载引起的不平衡,避免轿厢卡住,同时减少导轨的数量;通过动滑轮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的提升机构,由搁梁、曳引机、曳引索、轿厢和对重构成,所述的曳引机与搁梁固定设置,曳引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曳引轮,所述的轿厢的顶侧、外侧和底侧设置有轿厢架,所述的对重的顶端设置有对重导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厢顶侧的轿厢架上设置有两个轿厢导向轮,所述的两个轿厢导向轮的旋转平面均位于轿厢的深度方向上、并位于轿厢的左右对称中心面上,两个轿厢导向轮前后间隔排列,所述的曳引索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一绳头板固定在所述的搁梁上,曳引索的另一端绕过两个轿厢导向轮和所述的曳引轮,然后再绕过所述的对重导向轮,最后通过一个第二绳头板固定在搁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平金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圣米高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