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装式垃圾收集车压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321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侧装式垃圾收集车压缩机构,其包括压缩机构框架及安装于框架内的受料斗、推送装置、机械动力装置,推送装置安装于半圆筒结构受料斗内,其包括转页转轴、转页叶片、轴座,安装于收集车箱体上的轴座上支撑固定转页转轴,转页叶片的一端固定于转页转轴上,另一侧自由端伸入受料斗内。机械动力装置包括转臂、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液压缸座,液压缸座固定于框架上;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一端固定在液压缸座上,另一端与转臂一端活动连接;转臂的另一端则固定于推送装置使其联动,带动推送装置将受料斗内物料推送入与受料斗开口相连的收集车箱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连续作业、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侧装式垃圾收集车压縮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侧装式垃圾收集车将垃圾装入箱体内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采用压縮 头将垃圾压入箱体内。其原理是采用受料斗和卧式压縮头,受料斗腔和箱体连通,生活垃圾 倒入受料斗内后,压縮头推进将斗内垃圾推送到箱体内;二是翻转倾斜箱体和受料斗使垃 圾滑落入箱体内。其原理是受料斗和箱体连为一体,受料斗腔和箱体连通,无压縮机构,生 活垃圾倒入受料斗内后,翻转倾斜箱体和受料斗,使受料斗内垃圾滑入箱体内。前者压縮头 占用空间大,间断作业;后者操作不方便、翻转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装式垃圾收集车压縮机构,其将受料斗内垃圾 压縮装入箱体内,且压縮机构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连续作业,重量轻,并能满足压縮功 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受料斗设计成半圆筒状;采用转页 (叶片和转轴组成)结构,能实现180度旋转,将受料斗内垃圾刮入箱体内;动力系统采用 两个液压缸,交叉布置,并能实现联动作业。 —种侧装式收集车压縮机构,其包括压縮机构框架及安装于框架内的受料斗、推 送装置、机械动力装置,推送装置安装于受料斗内,机械动力装置与推送装置联动,带动推 送装置将受料斗内物料推送入与受料斗相连通的收集车箱体内。 进一步,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转页转轴、转页叶片、轴座,安装于收集车箱体上的轴 座上支撑固定转页转轴,转页叶片的一端固定于转页转轴上,另一侧自由端伸入受料斗内。 所述受料斗为半圆筒结构,其出料口处与收集车箱体相连通。 所述机械动力装置包括转臂、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液压缸座,液压缸座固定 于框架上;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一端固定在液压缸座上,另一端与转臂一端活动连接; 转臂的另 一端则固定于推送装置。 所述转页转轴的下端连接位于受料斗下方的机械动力装置。 所述机械动力装置包括转臂、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液压缸座,液压缸座固定 于框架上;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一端固定在液压缸座上,另一端与转臂一端活动连接; 转臂的另 一端则固定于推送装置的转页转轴。 所述安装时转页叶片位于第一液压缸或者第二液压缸处于最短状态的位置。 所述受料斗与机械动力装置之间设有隔板。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压縮机 构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连续作业、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为第一轴座,2为转页转轴,3为转页叶片,4为受料斗,5为框架,6为 液压缸座,7为第一液压缸,8为第二液压缸,9为转臂,10为第二轴座,11为隔板,12为进料 斗口 , 13为出料口 , 14为箱体,15为左室,16为右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技术侧装式垃圾收集车压縮机构,包括第一轴座1、转页转轴2、转页叶片 3、受料斗4、框架5、液压缸座6、第一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8、转臂9、第二轴座10。框架5 采用隔板分为上、下两室,其中第一轴座1、转页叶片3、受料斗4位于框架5上室;液压缸座 6、第一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8、转臂9、第二轴座10位于框架5下室;转页转轴2贯穿框架 5上、下两室。第一轴座1、第二轴座10均固定在箱体上;转页转轴2固定在第一轴座1、第 二轴座10上;转页叶片3 —端固定在转页转轴2上;受料斗4下端固定在隔板11上,上端 固定在框架5上,形成半圆筒受料斗腔,且转页叶片3位于受料斗腔内;液压缸座6固定在 框架上;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 —端固定在液压缸座6上,另一端与转臂9 一端铰链 连接,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形成交叉布置;转臂9 一端与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 缸8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转页转轴2上。框架5 —端固定在箱体14上,与箱体14形成一个 整体。 本技术还可以在转臂下侧增加一第三轴座,以进一步固定转页转轴2。 本技术中,转页叶片3可在转页转轴2的带动下实现180°旋转。 根据上述连接方式设计本技术的侧装式垃圾收集车压縮机构,根据以下尺寸 设计的压縮机构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轴座1长300,宽150mm,厚75mm ;转页转 轴2长1036mm,采用钢管制成;转页叶片3长720mm,高600mm,采用钢板制成;受料斗4半圆 筒半径1837mm,长度935mm,采用钢板制成;框架5长1050mm,宽1530mm,高1220mm,采用槽 钢和钢板制成;液压缸座6长100mm,宽80mm,成U形;第一液压缸7缸径68mm,活塞杆直径 50mm,行程430mm ;第二液压缸8缸径68mm,活塞杆直径50mm,行程430mm ;转臂9长350mm, 厚116mm,采用钢板和钢管制成;第二轴座10长300,宽150mm,厚90mm。 本技术的受料斗腔与箱体内腔相连通,垃圾从进料斗口 12落入受料斗腔内, 然后通过转页旋转刮到出料口 13,随后进入箱体14内。 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技术采用液压系统驱动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两液压缸交叉布置, 两液压缸联动作用下,驱动转臂9带动转页转轴2旋转,转页转轴2带动转页叶片3旋转, 将垃圾刮入箱体14内。 当转页叶片3处于左室15的A(A位置为转页叶片3转动最大的位置)禾P B(B位 置为第二液压缸8处于最短状态)之间时,若第一液压缸7主动伸长,第二液压缸8随动, 转页叶片3逆时针旋转,将转页叶片3左侧垃圾从出料口 13刮入箱体14内;若第一液压缸 7主动縮短,第二液压缸8随动,转页叶片3顺时针旋转,转到C位置(C位置为第一液压缸 7处于最短状态)时,第二液压缸8主动伸长,第一液压缸7随动,转页叶片3继续顺时针旋转,将转页叶片3右侧垃圾从出料口 13刮入箱体14内。转页叶片3处于右室16的C和 D(D位置为转页叶片3转动最大的位置,且与A位置相差18(T )之间时,若第二液压缸8 主动伸长,第一液压缸7随动,转页叶片3顺时针旋转,将转页叶片3右侧垃圾从出料口 13 刮入箱体14内;若第二液压缸8主动縮短,第一液压缸7随动,转页叶片3逆时针旋转,转 到B位置时,第一液压缸7主动伸长,第二液压缸8随动,转页叶片3继续逆时针旋转,将转 页叶片3左侧垃圾从出料口 13刮入箱体14内。 安装时,转页叶片3置于B或C处。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 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 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 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对于本技术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 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侧装式垃圾收集车压缩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压缩机构框架及安装于框架内的受料斗、推送装置、机械动力装置,推送装置安装于受料斗内,机械动力装置与推送装置联动,带动推送装置将受料斗内物料推送入与受料斗相连通的收集车箱体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装式垃圾收集车压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装置包括 转页转轴、转页叶片、轴座,安装于收集车箱体上的轴座上支撑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装式垃圾收集车压缩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压缩机构框架及安装于框架内的受料斗、推送装置、机械动力装置,推送装置安装于受料斗内,机械动力装置与推送装置联动,带动推送装置将受料斗内物料推送入与受料斗相连通的收集车箱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金良杨志强朱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远征环卫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