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思铆专利>正文

婴儿拖车架的座布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3869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儿拖车架的座布支撑结构,该座布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杆,令座布下方的左、右两侧可被撑开而拉紧固定并可对乘坐于座布的幼儿提供稳定的支撑,且当紧急刹车时相对可避免幼儿身体大幅度的摇晃移动而具有较佳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另外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前侧可进一步分别具有向下弯曲部相对可提供乘坐于座布的幼儿较大的脚部活动空间,不但可保护幼儿的脚部,还可增加脚部的歇脚空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指一种婴儿拖车架的座布支撑结构,在座布下方的左、右两侧以定位杆撑 开而拉紧固定以稳定的支撑乘坐于座布上方的幼儿,并可在刹车时避免大幅度的摇晃移动而 提高安全性。
技术介绍
现婴儿拖车架8的座布81的支撑结构如同一专利技术人的技术ZL200420042404.9所述, 同时请配合参考图1、图2所示常用婴儿拖车架8的立体图以及婴儿拖车架8装设座布81、 底衬布84、侧盖布85、上盖布86与前盖布87之后的立体图,其中座布的支撑结构主要是通 过座布81上方车缝而形成的穿槽811穿设上横杆82并以锁固元件(图未示)连接固定再由座布 81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连结的数织带812与底架83的左、右两侧杆831的适当部位连结 固定(参考图2),或者也可由该座布81的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连结的织带812与固定于该左、 右侧杆831的底衬布(图未示)连结,然而经查当幼儿乘坐于座布81时虽然可配戴座布81所 设的扣带组813,却仍有乘坐时稳定性不足的缺点,甚至在刹车时容易摇晃而令幼儿身体向 前做较大幅度的移动,进而容易发生危险而影响其安全性,也因此婴儿拖车的产品检验封于 提供乘坐的座布的相关检验标准也日趋严格以碓保安全性。专利技术人以幼儿乘坐于座布上方能具有稳定性、安全性甚至舒适性为考量进行了创作设计, 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良,终于创作设计出一种婴儿拖车架的座布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拖车架的座布支撑结构,其座布下方的左、右 两侧是分别设有定位杆,令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可被撑开而拉紧固定并可为乘坐于座布的 幼儿提供稳定的支撑,且当紧急刹车时相对可避免幼儿身体大幅度的摇晃移动而具有较佳的 舒适性与安全性。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拖车架的座布支撑结构,其座布的下方左、右 两侧所设定位杆可进一步分别在其前侧具有向下弯曲部可提供幼儿较大的脚部活动空间,不 但可保护幼儿的脚部,也可增加脚部的歇脚空间并提升幼儿乘坐时的舒适性。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婴儿拖车架的座布支撑结构,其中该座布组设于拖车架以供幼儿乘车,且座布设有 供幼儿配戴的数扣具组,而该拖车架包括有底架,其左、右两侧杆的下方具有枢接座可分别枢设车轮,其右侧侧杆的前侧底部连结 有一枢接座可通过枢轴与拖车杆的一侧枢接,该底架的前、后分别设有前支杆与后支杆;两上支架,其下方前后两侧分别与底架的前、后两侧枢接,其中的一上支架的上方可与 上横杆的一侧端枢接;上横杆,由其另一侧端与另一上支架的上方连接,而该上横杆穿过座布上方车缝而形成 的穿槽再通过锁固元件与该座布的上方连接固定;拖车杆, 一侧通过枢轴与底架的右侧侧杆的枢接座枢接,可选择向前枢转而呈展开状态, 且通过由拖车杆的前侧与脚踏车的预定部位连接;该座布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杆,而各定位杆的前端则分别连接于底架前方的 左、右两侧,而各定位杆的后侧则分别连接于底架后方的左、右两侧,令座布的下方左右两 侧可被撑开而拉紧固定以稳定的支撑乘坐于座布的幼儿,并具有较佳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前侧进一步具有向下弯曲部。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前侧的向下弯曲部的前端可分别与底架的前支杆 左右两侧所设枢接座连接。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向下弯曲部低于底架的左、右侧杆的下端缘。 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以锁固元件与一定位杆组设定位。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可分别车缝而形成穿槽以分别供前述座布下方的左、右两侧所 设定位杆穿设定位。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的各定位杆前端分别连接于底架前方的前支杆的左、右两 侧所设枢接座。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后侧分别连接于底架后方的后支杆的左、右两侧 所设枢接座。一种婴儿拖车架的座布支撑结构,其中该座布组设于拖车架以供幼儿乘车,且座布设有 供幼儿配戴的数扣具组,而该拖车架包括有底架,其左、右两侧杆的下方具有枢接座可分别枢设车轮,而其右侧的侧杆的前侧底部 连结有一枢接座可通过枢轴与拖车杆的一侧枢接,该底架的前、后分别设有前支杆与后支杆;两上支架,其下方前、后两侧分别与底架连接;上横杆,由其两侧端分别与两上支架的上方连接,而该上横杆穿过座布上方车缝而形成 的穿槽再通过锁固元件与该座布上方连接固定;拖车杆, 一侧通过枢轴与底架的右侧侧杆的枢接座枢接,可选择向前枢转而呈展开状态, 且通过由拖车杆的前侧则与脚踏车的预定部位连接;该座布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杆,而各定位杆的前端则分别连接于底架前方的 左右两侧,而各定位杆的后侧则分别连接于底架后方的左、右两侧,令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 可被撑开而拉紧固定以稳定的支撑乘坐于座布的幼儿,并具有较佳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前端可分别与底架的前支杆左右两侧所设枢接座 连接。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以锁固元件与一定位杆组设定位。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可分别车缝而形成穿槽以分别供前述座布的下方的左、右两侧 所设定位杆穿设定位。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后侧分别连接于底架后方的后支杆的左、右两侧。 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后侧分别连接于底架后方的后支杆的左、右两侧所设枢接座。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后侧分别连接于底架的左、右侧杆。 该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后侧是分别连接于底架的左、右侧杆所设枢接座。 一种婴儿拖车架的座布支撑结构,该座布下方的左、右两侧是分别设有定位杆,令座布 的下方左、右两侧可被撑开而拉紧固定并可供稳定的支撑乘坐于座布的幼儿,且当紧急刹车 时相对可避免幼儿身体大幅度的摇晃移动而具有较佳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另外该座布的下方 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前侧可进一步分别具有向下弯曲部相对可提供乘坐于座布的幼儿较 大的脚部活动空间,不但可保护幼儿的脚部,也可增加脚部的歇脚空间。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座布下方的左、右两侧是分别设有定位杆,令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被撑开而拉紧固定 可稳定的支撑乘坐于座布的幼儿,且当紧急刹车时也相对可避免幼儿身体大幅度的摇晃移动 而具有较佳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前端分别与底架的前支杆的左、右两侧枢接,令该 两定位杆呈可枢转状态而便于折叠收合不占空间,进而可配合整个拖车架的折叠结构。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设定位杆的向下弯曲部低于底架的左、右侧杆的下端缘,当座 布的下方被前述左、右两定位杆撑开时相对可提供乘坐于座布的幼儿较大的脚部活动空间, 不但可保护幼儿的脚部,也可增加脚部的歇脚空间并提升幼儿乘坐时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常用婴儿拖车架的立体图。图2是常用婴儿拖车架组设座布、底衬布、侧盖布、上盖布与前盖布之后且其中上盖布 与侧盖布掀开后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其中座布尚未组设之前的立体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实施状态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进一步深入介绍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与结构特征,配合图式详述于后 如图3 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婴儿拖车架的座布支撑结构,其中该座布7是组设于拖车架10以供幼儿乘车,且座布7并设有数扣具组71以供幼儿配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拖车架的座布支撑结构,其中该座布组设于拖车架以供幼儿乘车,且座布设有供幼儿配戴的数扣具组,而该拖车架包括: 底架,其左、右两侧杆的下方具有枢接座分别枢设车轮,其右侧侧杆的前侧底部连结有一枢接座通过枢轴与拖车杆的一侧枢接,该底架 的前、后分别设有前支杆与后支杆; 两上支架,其下方前后两侧分别与底架的前、后两侧枢接,其中的一上支架的上方与上横杆的一侧端枢接; 上横杆,由其另一侧端与另一上支架的上方连接,而该上横杆穿过座布上方车缝而形成的穿槽再通过锁固元件与 该座布的上方连接固定; 拖车杆,一侧通过枢轴与底架的右侧侧杆的枢接座枢接,向前枢转而呈展开状态,且通过由拖车杆的前侧与脚踏车的预定部位连接; 其特征在于:该座布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杆,而各定位杆的前端则分别连接于底架前方 的左、右两侧,而各定位杆的后侧则分别连接于底架后方的左、右两侧,令座布的下方左右两侧被撑开而拉紧固定以稳定的支撑乘坐于座布的幼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铆
申请(专利权)人:刘思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