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强雷电负载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072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强雷电负载避雷器,其包括绝缘外筒(9)及与之相连的引出电极;在绝缘外筒的内腔中,自上而下安装导电弹簧(8)、间隙单元、过渡电极(5)和压敏电阻单元;间隙单元设有一对间隙电极(7),它们由分路电阻(6)串联;压敏电阻单元由多个串联相接的分单元组成,每个分单元中,设有低压压敏电阻片(3)和与之串联的电极片(2),或者设有通过电极片将均压电抗(4)与低压压敏电阻片并联的部件;过渡电极的两端分别与电极片和间隙电极通过接触达到电气连接的目的,使压敏电阻单元与间隙单元串联,形成避雷器泄放雷电流的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承受的标称放电电流值大于20kA,其雷电承受能力是普通避雷器的4到8倍。(*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强雷电负载避雷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架空输 电线路的强雷电负载避雷器。
技术介绍
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中,由于线路的绝缘水平不高,容易因导线受雷 击或线路感应雷电过电压导致绝缘子闪络,造成短路或熔线事故。为避免类似事故产生,通 常采用绝缘横担、增加增爬裙等方式增加绝缘强度或增加避雷器限制过电压幅值。当采用增加避雷器限制过电压幅值来减少短路事故时,若按当前相应标准或规范选取标 称放电电流为5kA的避雷器,实践经验表明,在南方多雷区或强雷区,增加避雷器并没有提 高系统运行的技术指标,反而因为避雷器的雷电负载不够,增加了避雷器的检修工作量和改 造投资。其原因在于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中,为节省投资,输电线路 没有避雷线,架空线路可能遭受直击雷,标称放电电流为5kA的避雷器因无法承受雷电流而 损坏。因此,有必要针对南方雷电强烈、频繁的特点,设计一种标称电流高于20kA的强雷电 负载避雷器,应用到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中,在导线遭受直击雷时,限制 线路上的雷电电压,避免造成短路或熔线事故,同时,由于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水平提高, 使其能够承受相应的雷电,避免避雷器自身的损坏,从而达到较为经济的提高系统的运行技 术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应用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避雷器中的氧 化锌压敏电阻釆用压敏电压4 5kV的高压压敏电阻,标称放电电流只有5kA,本技术提 供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强雷电负载避雷器,该避雷器能够应用到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 输电线路中且标称放电电流能达到20kA以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绝缘外筒、与绝缘外筒相连的引出 电极、导电弹簧、间隙单元和压敏电阻单元。在绝缘外筒的内腔中,自上而下安装导电弹簧、 间隙单元、过渡电极和压敏电阻单元,其中间隙单元设有一对间隙电极,它们由分路电阻 串联;压敏电阻单元由多个串联相接的分单元组成,每个分单元中,设有低压压敏电阻片和 与之串联的电极片,或者设有通过电极片将均压电抗与低压压敏电阻片并联的部件。所述过 渡电极的两端分别与电极片和间隙电极通过接触达到电气连接的目的,使压敏电阻单元与间 隙单元串联,形成避雷器泄放雷电流的主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大大提高了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 值(该电流值高于20kA),其雷电承受能力是普通避雷器的5到8倍,使其能够承受可能直 接击中架空线的雷击电流。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中应用,可以避免因雷电3引起的短路或熔线事故的发生,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若对我国南方己建线路进行技术改 造,可以不更改相应设计,只需在绝缘强度薄弱或经常遭受雷击线路的相应杆塔加装本避雷 器,可以避免因雷电引起的短路或熔线事故的发生,既可提高系统稳定运行的技术指标,又 相对于增加绝缘横担等方式有很大的经济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l.下引出电极;2.电极片;3.低压压敏电阻片;4.均压电抗;5.过渡电极; 6.分路电阻;7.间隙电极;8.导电弹簧;9.绝缘外筒;IO.上引出电极。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强雷电负载避雷器,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绝缘外筒9、与绝缘外筒9相连的引出电极、导电弹簧8、间隙单元和压敏电阻单元。在绝缘外筒9的内腔中,自上而下安装导电弹簧8、间隙单元、过渡电极5和压敏电阻单元,其中间隙单元设 有一对间隙电极7,它们由分路电阻6串联;压敏电阻单元由多个串联相接的分单元组成,每个分单元中,设有低压压敏电阻片3和与之串联的电极片2,或者设有通过电极片2将均 压电抗4与低压压敏电阻片3并联的部件。所述过渡电极5的两端分别与电极片2和间隙电极7通过接触达到电气连接的目的,使 压敏电阻单元与间隙单元串联,形成避雷器泄放雷电流的主体。所述的低压压敏电阻片3,其压敏电压《2000V,标称放电电流^20kA。低压压敏电阻片 3与电极片2的连接可以是锡焊焊接,也可以利用金属的导电性进行接触连接。低压压敏电 阻片3与电极片2连接后可以满足系统运行电压要求的压敏电阻单元,比如应用在10kV 系统的避雷器的压敏电压应不低于18kV。所述的均压电抗4采用电阻器或高压电容器。均压电抗4可以焊接在电极片2上。上述一对间隙电极7通过分路电阻6串联形成间隙单元,间隙电极7之间的距离根据相 应系统的运行电压和击穿电压由实验验证后确定,比如应用在10kV系统的避雷器的间隙距 离约为16mm左右。所述间隙电极可由石墨或铜钨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绝缘外筒9两端分别与引出电极1和上引出电极10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形成外壳单 元。所述外壳单元装入避雷器泄放雷电流的主体后,下引出电极1与电极片2通过接触达到 电气连接的目的,上引出电极10通过导电弹簧8与间隙电极7通过接触达到电气连接的目的, 利用导电弹簧8储存的势能保证避雷器内的各器件紧密接触。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技术。实施例l:本避雷器应用在10kV架空线输电线路或变电站,低压压敏电阻片3选用直径 52mm的低压压敏电阻片,其标称压敏电压IOOOV,标称放电电流大于30kA。通过18片低压 压敏电阻片3的串联组成压敏电阻单元,压敏电阻单元的压敏电压为18.4 kV;间隙电极7 采用石墨材料制成,间隙距离16.2mm,工频放电电压26.7,冲击放电电压42kV。实施例2:除间隙电极7采用耐电流腐蚀的铜合金材料外,其它与实施例l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强雷电负载避雷器,包括绝缘外筒(9)、与绝缘外筒(9)相连的引出电极、导电弹簧(8)、间隙单元和压敏电阻单元,其特征是在绝缘外筒(9)的内腔中,自上而下安装导电弹簧(8)、间隙单元、过渡电极(5)和压敏电阻单元,其中:间隙单元设有一对间隙电极(7),它们由分路电阻(6)串联;压敏电阻单元由多个串联相接的分单元组成,每个分单元中,设有低压压敏电阻片(3)和与之串联的电极片(2),或者设有通过电极片(2)将均压电抗(4)与低压压敏电阻片(3)并联的部件;所述过渡电极(5)的两端分别与电极片(2)和间隙电极(7)通过接触达到电气连接的目的,使压敏电阻单元与间隙单元串联,形成避雷器泄放雷电流的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强雷电负载避雷器,包括绝缘外筒(9)、与绝缘外筒(9)相连的引出电极、导电弹簧(8)、间隙单元和压敏电阻单元,其特征是在绝缘外筒(9)的内腔中,自上而下安装导电弹簧(8)、间隙单元、过渡电极(5)和压敏电阻单元,其中间隙单元设有一对间隙电极(7),它们由分路电阻(6)串联;压敏电阻单元由多个串联相接的分单元组成,每个分单元中,设有低压压敏电阻片(3)和与之串联的电极片(2),或者设有通过电极片(2)将均压电抗(4)与低压压敏电阻片(3)并联的部件;所述过渡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解子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爱劳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