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带补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15593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色带补墨装置,其设于具有连续环设的色带的一匣盒内部,包含有一墨盒、一主动齿轮组及一被动齿轮组,该墨盒内设有吸附墨水的海绵体,并设有一传导墨水的棉棒,该主动齿轮组于一转轴上设有一墨轮及一夹轮,该被动齿轮组于一转轴上设有与主动齿轮组相对且相互抵靠的夹轮,前述色带夹合于该主动齿轮组的墨轮与该被动齿轮组的夹轮之间。该墨轮与墨盒之棉棒相抵靠而沾附墨水,再将墨水沾附于色带上,其中,该主动齿轮组墨轮的宽度大于其夹轮的宽度,因此可使色带上大部份沾附墨水,即使色带位置偏移,打印机的撞针或打字头也不会因打印到没有沾附到墨水的部位而印出不完整的文字或图样。(*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色带补墨装置,尤涉及一种设于点阵式打印机色带匣内的补墨装置。
技术介绍
点阵式打印机内部装设有色带匣,该色带匣内部连续环设有朝其外部延伸的色带,色带上沾附有墨水,使该针式打印机的撞针或打字头可透过色带将文字及图样打印于纸张上,且为了延长该色带匣的使用期限,还可更进一步于色带匣中设有一补墨装置,让使用者可自行于其中添加墨水,并通过该补墨装置以随时为色带补充墨水。 参见图7、图8所示,为一现有技术的具补墨装置的色带匣90,其包含有一匣盒91、一墨盒92、一主动齿轮组93、一被动齿轮组94、一色带95及一匣盖96 ; 匣盒91内凹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并于该匣盒91的同一侧延伸有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一第一导引部911及一第二导引部912,该第一导引部911与第二导引部912的自由端间隔相对且分别形成有一开口; 墨盒92设于第一导引部911中,其内部设有吸附墨水的海绵体,并以一棉棒921 的一端与该海绵体相接触,藉毛细作用的传导使整支棉棒921充满墨水,而棉棒921的另一 端突伸至墨盒92外部; 主动齿轮组93枢设于匣盒91的容置空间中且位于墨盒92旁侧,其于一转轴931 上设有一驱动齿轮932,并于驱动齿轮932下方间隔设有一墨轮933以及至少一夹轮934, 该墨轮933与墨盒92的棉棒921相对且相互抵靠,是以当主动齿轮组93转动时,可将墨盒 92的棉棒921上的墨水进一步沾附于主动齿轮组93的墨轮933上; 被动齿轮组94枢设于匣盒91的容置空间中且位于主动齿轮组93的旁侧,其于一 转轴941上靠近顶端处设有一连动齿轮942,并于连动齿轮942下方间隔设有至少一夹轮 943、943',该连动齿轮942与主动齿轮组93的驱动齿轮932相互啮合,是以当主动齿轮 组93转动时,可藉以驱动此被动齿轮组94,该夹轮943、943'分别与主动齿轮组93的墨轮 933及夹轮934相对且相互抵靠; 色带95的两端以相异的面相接,形成一扭转的环形带体,配合参见图9所示,进一 步于该色带95的中央沿其轴向设有一假想的中心线951,该中心线951的两侧分别为一上 色带952及一下色带953,此色带95主要设于匣盒91的容置空间中,其部份带体依序设于 匣盒91的第二引导部912,并由第二引导部912自由端处的开口穿出此壳体,接着穿入第一 引导部911自由端处的开口而设于第一引导部911中,且位于墨盒92旁侧,之后更进一步 使该上色带952及下色带953依序夹合于主动齿轮组93的墨轮933与被动齿轮组94的夹 轮943之间; 匣盖96的大小形状与匣盒91相互匹配而盖设于前述匣盒91上,并使主动齿轮组 93的转轴931以及被动齿轮组94的转轴941分别枢设于匣盒91及匣盖96之间,其中,主 动齿轮组93的转轴931更进一步突伸出匣盖96,以供作为驱动该主动齿轮组93之用。 随着主动齿轮组93与被动齿轮组94相对转动而带动色带95移动,墨盒92内的 墨水可陆续沾附于色带95上,其中,由于该色带95是以其两端的相异面相接而形成的环形 带体,因此在循环的使用下,色带95的两侧面会分别于上色带952及下色带953处沾附到 墨水,并于匣盒91的第一引导部911与第二引导部912的自由端之间露出于匣盒91外部, 以供打印机的撞针或打字头针对色带95刚补充墨水的该侧进行打印。 在目前现有技术的色带补墨装置的规格设计中,为配合匣盒91的空间限制及生 产方便,其主动齿轮组93的墨轮933与夹轮934的宽度均为同一尺寸, 一般皆为4厘米左 右,且主动齿轮组93的墨轮933相对位于上色带952或下色带953的中央处,也就是说,在 色带95经过主动齿轮组93的墨轮933与被动齿轮组94的夹轮943之间时,将轮流使上色 带952及下色带953的中央部份沾附墨轮933上的墨水,但却无法使色带95中心线951的 两侧沾附到墨水,所以当色带95露出于匣盒91的第一引导部911与第二引导部912的自由 端之间时,若位置稍有偏移,打印机的撞针或打字头便容易打印到没有沾附到墨水的部位, 造成字体或图样不完整,故现有技术的色带补墨装置确有其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目前现有色带补墨装置无法使色带完整沾附墨水,以致打印机的撞针或打字头因打印到没有沾附到墨水的部位而造成字体或图样不完整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色带补墨装置设置在一色带匣的一匣盒内部,所述匣盒内连续环设有一色带,所述色带补墨装置包含有一墨盒、一主动齿轮组及一被动齿轮组,其中,所述墨盒内部设有吸附有墨水的海绵体,并以一棉棒的一端与所述海绵体相接触,棉棒的另一端突伸至墨盒外部,所述主动齿轮组枢设于匣盒中且位于墨盒旁侧,其于一转轴上设有一墨轮及间隔设有至少一夹轮,所述转轴突伸出匣盒外部,所述墨轮与墨盒之棉棒相对且相互抵靠,所述被动齿轮组枢设于匣盒中且位于墨轮旁侧,所述被动齿轮组于一转轴上间隔设有至少一夹轮,所述夹轮与主动齿轮组的墨轮、夹轮相对且相互抵靠,并将前述色带夹合于主动齿轮组的墨轮、夹轮与被动齿轮组的夹轮之间,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主动齿轮组墨轮的宽度大于主动齿轮组夹轮的宽度,被动齿轮组的夹轮宽度与主动齿轮的墨轮、夹轮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组的墨轮以及所述被动齿轮组的夹轮均具弹性且环侧面 形成为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组的墨轮以及所述被动齿轮组的夹轮分别成型为齿轮状 且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组墨轮的上方设有一驱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组夹轮的 上方设有一连动齿轮,前述主动齿轮组的驱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组的连动齿轮的位置相配合 且相对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组墨轮下方进一步间隔设有至少一夹轮,所述夹轮与被动齿轮组的其中一夹轮相对且相互抵靠,且均具弹性而环侧面为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组的墨轮下方进一步间隔设有至少一夹轮,所述夹轮成型为齿轮状且与被动齿轮组的其中一夹轮相互啮合。优选地,上述主动齿轮组墨轮与夹轮宽度的配置可为当墨轮的宽度为5厘米时,夹轮的宽度为3厘米;或是当墨轮的宽度为6厘米时,夹轮的宽度为2厘米。 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当棉棒将墨水沾附于墨轮上,使得当色带经过主动齿轮组与被动齿轮组的夹合处,而使墨轮上的墨水沾附于该色带上时,便可使色带的其中一半大部份沾附到墨水,如 此一来,当整条色带在齿轮组的拉引下均陆续经过墨轮之后,便可使该色带大部份沾附到墨水,所以即使色带位置偏移,打印机的撞针或打字头也不会因打印到没有沾附到墨水的 部位而打印出不完整的文字或图样。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未装设色带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未盖覆匣盖的上视图。图4为本技术色带与主动齿轮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未装设色带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未盖覆匣盖的上视图。图7为现有技术未装设色带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现有技术未盖覆匣盖的上视图。图9为现有技术色带与主动齿轮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色带补墨装置,其设置在一色带匣的一匣盒内部,所述匣盒内连续环设有一色带,所述色带补墨装置包含有一墨盒、一主动齿轮组及一被动齿轮组,其中,所述墨盒内部设有吸附有墨水的海绵体,并以一棉棒的一端与所述海绵体相接触,棉棒的另一端突伸至墨盒外部,所述主动齿轮组枢设于匣盒中且位于墨盒旁侧,其于一转轴上设有一墨轮及间隔设有至少一夹轮,所述转轴突伸出匣盒外部,所述墨轮与墨盒之棉棒相对且相互抵靠,所述被动齿轮组枢设于匣盒中且位于墨轮旁侧,所述被动齿轮组于一转轴上间隔设有至少一夹轮,所述夹轮与主动齿轮组的墨轮、夹轮相对且相互抵靠,并将前述色带夹合于主动齿轮组的墨轮、夹轮与被动齿轮组的夹轮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齿轮组墨轮的宽度大于主动齿轮组夹轮的宽度,被动齿轮组的夹轮宽度与主动齿轮的墨轮、夹轮宽度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重信
申请(专利权)人:红石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