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和制冷剂量判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1545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以及制冷剂量判定方法,能够以不损害压缩机的可靠性的程度简单且准确地进行制冷剂量的判定。制冷剂回路(10)具有压缩机(21)、起到作为冷凝器的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23)、室内膨胀阀(41、51)、起到作为蒸发器的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42、52)、室内机内连接配管(4b、5b)、液体制冷剂连络管(6)、气体制冷剂连络管(7)以及室外机内连接配管(8)。控制部(9)在从室内膨胀阀(41、51)到室外热交换器(23)之间的部分进行使制冷剂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液化控制。控制部(9)直接或间接调节从储液部(Q)朝向气体制冷剂连络管(7)流经液体旁通回路(70)的制冷剂的流量。液面检测传感器(39)检测液体制冷剂存留的部分中的液体制冷剂的体积以及与所述体积等价的物理量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行关于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的适当与否的判定的空气调 节装置和制冷剂量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已知的是具有压缩机和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热源单元和具有利用侧膨胀阀和 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利用单元经由液体制冷剂连络管以及气体制冷剂连络管连接而构成的 空气调节装置。并且,该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的判定中,通过以规 定的条件进行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检测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出口侧的过冷却度 来进行。作为这样的条件下的运转例如有控制起到作为蒸发器的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 的出口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为正值,并控制利用压缩机的制冷剂回路的低压侧的制冷剂压 力恒定的方式(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6-023072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判定方法中,由于受到周围温度的影响,实 现制冷剂量判定用的运转的情况下的控制变得复杂。相对于此,例如在将存在于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冷凝而液化,通 过检测其体积等而进行制冷剂量判定的情况下,能够使实现判定用的运转的情况下的控 制简单。但是,在进行判定之前时,由于是进行判定的对象部分的制冷剂大部分能够液 化的状态,所以为了送给冷凝器而由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量降低。因此,压缩机的温度 会上升,压缩机的可靠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和制冷剂 量判定方法,能够以不损害压缩机的可靠性的程度简单且准确地进行制冷剂量的判定的 。第1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控制部、液体旁通回路和制冷剂量 检测部。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膨胀机构、使制冷剂蒸发 的蒸发器、连接膨胀机构与蒸发器的蒸发器侧连接配管、连接膨胀机构与冷凝器的液体 制冷剂配管、连接蒸发器与压缩机的气体制冷剂配管和连接压缩机与冷凝器的气体排出 配管。控制部进行液化控制,使得存在于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以液体状态存在于从膨 胀机构到冷凝器的与膨胀机构侧相反侧的端部之间的储液部中。液体旁通回路是连接储 液部与气体制冷剂配管的液体旁通回路。制冷剂量检测部检测储液部中的液体制冷剂的 体积以及与该体积等价的物理量的至少一个。作为制冷剂回路当然也可以是也能够进行 该制冷运转以外的运转、例如采暖运转等的结构。关于在此的制冷剂量的检测包含制冷 剂量自身的检测、制冷剂量是否适当的检测等。5若要将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液化,集中在储液部时,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 制冷剂量会减少,压缩机的端口温度会上升。因此,不能维持压缩机的可靠性。相对于此,在此通过对压缩机的吸入侧供给储液部的液体制冷剂,能够抑制压 缩机的端口温度的上升。由此,即使在将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作为液体状态集中在储液部上,进行制 冷剂量的判定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压缩机的可靠性。特别是,室外机内的液体旁通回路的容积比连接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连络配管等 的容积小的额情况下,由液体旁通回路返回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量导致的误差为可 忽视的程度,这种情况下,也能够维持检测精度。第2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在第1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基础上,控制部进行使 由液化控制而液化的制冷剂的温度恒定化的温度恒定化控制。在此,由于能够使存在于储液部的液体制冷剂的温度恒定,所以液体制冷剂的密度稳定。由此,能够提高根据制冷剂量检测部检测到的体积或与体积等价的物理量进行 制冷剂量的判定的情况下的判定精度。第3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在第1或2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过 冷却回路、过冷却膨胀机构和过冷却热交换器。过冷却回路从冷凝器和膨胀机构之间分 支,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过冷却膨胀机构设于过冷却回路的中途。过冷却热交换器 使过冷却膨胀机构膨胀的制冷剂与从冷凝器朝流向膨胀机构的制冷剂彼此之间进行热交 换。并且,控制部通过调节过冷却膨胀机构的膨胀程度来进行温度恒定化控制。在此,能够例如不使用液体制冷剂温度调节加热器等外加装置,而实现以检测 对象的液体制冷剂为对象的制冷剂温度恒定化控制。第4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直接或间接调节在液体旁通回路中从储液部向 气体制冷剂配管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节机构。将存在于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以液体状态集中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因压缩机 的吸入制冷剂量减少而压缩机的排出管温度上升,经由液体旁通回路向压缩机吸入侧供 给液体制冷剂。这种情况下,若供给压缩机的吸入侧的液体制冷剂的量过多,则气体排 出配管的制冷剂温度会急剧降低。这样,当气体排出配管内部的压力急剧降低时在液体 制冷剂的一部分中有气泡产生等原因会使检测气态和液态的准确边界变得困难。相对于此,在此关于流经液体旁通回路的制冷剂,不是单纯地将液体制冷剂供 给压缩机的吸入侧,而能够由流量调节机构调节该供给量。由此,能够维持制冷剂量的检测精度,并维持压缩机的可靠性。第5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在第4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基础上,流量调节机构 包括设于液体旁通回路的中途,能够调节通过制冷剂量的液体旁通阀。在此,通过调节在旁通配管中通过而返回压缩机的吸入侧的液体制冷剂量,能 够抑制制冷剂量的检测精度的降低,并维持压缩机的可靠性。第6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在第5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中,液体旁通阀是使所通 过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的液体旁通膨胀机构。流量调节机构还包括使从储液部朝向液体 旁通膨胀机构的制冷剂和通过液体旁通膨胀机构而朝向气体制冷剂配管的制冷剂彼此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液体旁通热交换器。在此,若因气液混合状态的情况下的温度变化导致气态体积份额显著变化时, 在液体旁通膨胀机构中通过的制冷剂量也会较大受到周围温度的影响而变动。因此,稳 定提供为了充分实现抑制制冷剂量的检测精度的降低和维持压缩机的可靠性的效果所需 的量的液体制冷剂变得困难。相对于此,在此设置配管热交换器,能够通过液体旁通膨胀阀在减压前的制冷 剂和减压后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因此,配管热交换器的容量充分的情况下,能够 使在液体旁通膨胀机构中通过的制冷剂形成液体单态状态。该液体单态状态的制冷剂即 使在周围的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于体积的变化小,所以能够使液体制冷剂返回压缩机 吸入侧的返回量稳定化。第7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在第6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基础上,控制部通过 调节液体旁通膨胀机构中的制冷剂的减压程度,而使液体旁通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量变 动,使流入液体旁通膨胀机构的制冷剂变为液体单相状态,并调节通过液体旁通膨胀机 构中的液体单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流量。在此,膨胀机构能够在通过制冷剂维持液体单态状态的范围内控制制冷剂量的 通过量。像这样,在膨胀机构中通过的制冷剂不是混合比率不明确的气液二相状态,而 是液体单态状态,所以通过调节膨胀机构的通过制冷剂容积,能够更准确地控制供给压 缩机吸入侧的制冷剂量。第8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在第5专利技术 第7专利技术任一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基 础上,流量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气体排出配管和气体制冷剂配管的气体返回回路。控制部 通过调节液体旁通阀的通过制冷剂量来调节经由气体返回回路被导入气体制冷剂配管的 气体制冷剂和经由液体旁通回路被导入气体制冷剂配管的液体制冷剂的混合比率。在此,通过调节返回压缩机的吸入侧的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比率,能够 更可靠地抑制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1、1a、201、201a、301),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剂回路(10、110、110a、210、210M、210N、310),该制冷剂回路(10、110、110a、210、210M、210N、310)包括:压缩机(21)、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23)、膨胀机构(41、51)、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42、52)、连接所述膨胀机构(41、51)与所述蒸发器(42、52)的蒸发器侧连接配管(4b、5b)、连接所述膨胀机构(41、51)与所述冷凝器(23)的液体制冷剂配管(4a、5a、6a、6b、6c、6d、6e)、连接所述蒸发器(42、52)与所述压缩机(21)的气体制冷剂配管(4c、5c、7a、7b、7c)、和连接所述压缩机(21)与所述冷凝器(23)的气体排出配管(8);  控制部(9),该控制部(9)进行液化控制,使得存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以液体状态存在于从所述膨胀机构(41、51)到所述冷凝器(23)的与所述膨胀机构(41、51)侧相反侧的端部之间的储液部(6、23)中;  液体旁通回路(70),该液体旁通回路(70)连接所述储液部(6、23)与所述气体制冷剂配管(4c、5c、7a、7b、7c);和  制冷剂量检测部(39、239、239x、239y、339、9、35),该制冷剂量检测部(39、239、239x、239y、339、9,35)检测所述储液部(6、23)中的液体制冷剂的体积和与该体积等价的物理量的至少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忠史山口贵弘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