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凤蕊专利>正文

双向控制阀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0600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控制阀箱,它包括有阀箱体和设置在阀箱体内的移动阀杆,所述阀箱体上设置有进口,所述阀箱体顶部设置有上出口,所述阀箱体底部设置有下出口,所述移动阀杆上设置有上联动阀塞和下联动阀塞;其中,所述上联动阀塞和所述下联动阀塞分别对应所述上出口和所述下出口设置,且所述上联动阀塞与所述下联动阀塞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上出口与所述下出口之间的距离;所述移动阀杆上端穿过所述阀箱体的上出口设置;所述阀箱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对应所述上出口设置。该双向控制阀箱采用移动阀杆实现了双向控制,其具有构思巧妙、设计科学、控制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箱,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双向控制阀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双向控制,大多采用双向控制阀门,而对于有些
,因 阀门结构复杂、成本高、重量大、安装麻烦、安装条件受限制等原因,却不适合使用阀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构思巧妙、设计科学、控 制灵活、使用方便的双向控制阀箱。 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控制阀箱,该双向控制阀箱包 括有阀箱体和设置在阀箱体内的移动阀杆,所述阀箱体上设置有进口 ,所述阀箱体顶部设 置有上出口 ,所述阀箱体底部设置有下出口 ,所述移动阀杆上设置有上联动阀塞和下联动 阀塞;其中,所述上联动阀塞和所述下联动阀塞分别对应所述上出口和所述下出口设置,且 所述上联动阀塞与所述下联动阀塞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上出口与所述下出口之间的距离。 基于上述,所述移动阀杆上端穿过所述阀箱体的上出口设置。 基于上述,所述阀箱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对应所述上出口设置。 基于上述,所述移动阀杆上端穿过所述过滤装置设置。 基于上述,所述上出口呈锥台形状,所述上联动阀塞呈与上出口密闭配合的锥台 形状。 基于上述,所述上出口呈锥台形状,所述上联动阀塞呈与上出口密闭配合的锥台 形状。 基于上述,所述下出口呈倒锥台形状,所述下联动阀塞呈与下出口密闭配合的倒 锥台形状。 基于上述,所述进口设置有进口连接管道。 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该双向控制阀箱采 用移动阀杆实现了双向控制,其具有构思巧妙、设计科学、控制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l 如图1所示,一种双向控制阀箱,包括有阀箱体1和设置在阀箱体1内的移动阀杆 5,所述阀箱体1上设置有进口 2,所述阀箱体1顶部设置有上出口 3,所述阀箱体1底部设 置有下出口 4,所述移动阀杆5上设置有上联动阀塞6和下联动阀塞7 ; 其中,所述上出口 3与所述下出口 4对应设置,即满足所述上出口 3的中心与所 述下出口 4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以便于上、下联动阀塞密封; 所述上联动阀塞6和所述下联动阀塞7分别对应所述上出口 3和所述下出口 4设 置,且所述上联动阀塞6与所述下联动阀塞7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上出口 3与所述下出口 4之间的距离;所述上联动阀塞6与所述下联动阀塞7满足联动关系当所述上联动阀塞6 设置在所述上出口 3内,所述下联动阀塞7脱离所述下出口 4设置;当所述下联动阀塞7设 置在所述下出口 4内,所述上联动阀塞6脱离所述上出口 3设置;工作时,所述上出口 3与 所述下出口 4不能同时被密闭,也不能同时被打开;S卩,工作时,保持二者有且仅有一个被 打开,而另一个被密闭。 基于上述,所述移动阀杆5上端穿过所述阀箱体1的上出口 3设置;该结构设计主 要是为了便于手动操作移动阀杆5上下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移动阀杆的上下运动,也可以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的,该其它方式属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操控技术。 基于上述,所述上出口 3呈锥台形状,所述上联动阀塞6呈与上出口 3密闭配合的 锥台形状;所述下出口 4呈倒锥台形状,所述下联动阀塞7呈与下出口 4密闭配合的倒锥台 形状;该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阀塞更好的密闭出口,以免泄露。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 2设置在所述阀箱体1的侧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进口可以设置在所述阀箱体的任何一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主要在于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所述阀箱体1上部 设置有过滤装置8,所述过滤装置8对应所述上出口 3设置;所述过滤装置8选用过滤网。 基于上述,所述移动阀杆5上端穿过所述过滤装置8设置;该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 便于手动操作移动阀杆5上下运动。基于上述,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 2设置在所述阀箱体1的侧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进口可以设置在所述阀箱体的任何一面;当所述进口设置在所述阀箱体的顶部,则所述进口需连接进口连接管道,所述进口连接管道穿出所述过滤装置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也可设置在阀箱体内。 本技术所述双向控制阀箱可用于液体双向流通控制,也可用于气体的双向流通控制;尤其适合用于中水回收再利用,即多用于中水回收模块箱中所述进口用于外来中水回收口,其连接各种中水排水管道;所述下出口用于富余或多余中水直接排出口,其连通下水管道;所述上出口用于中水收集口,其连通前述中水回收模块箱,经其收集的中水直接流向前述中水回收模块箱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控制阀箱,其特征在于:该双向控制阀箱包括有阀箱体和设置在阀箱体内的移动阀杆,所述阀箱体上设置有进口,所述阀箱体顶部设置有上出口,所述阀箱体底部设置有下出口,所述移动阀杆上设置有上联动阀塞和下联动阀塞;其中,所述上联动阀塞和所述下联动阀塞分别对应所述上出口和所述下出口设置,且所述上联动阀塞与所述下联动阀塞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上出口与所述下出口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双向控制阀箱,其特征在于该双向控制阀箱包括有阀箱体和设置在阀箱体内的移动阀杆,所述阀箱体上设置有进口,所述阀箱体顶部设置有上出口,所述阀箱体底部设置有下出口,所述移动阀杆上设置有上联动阀塞和下联动阀塞;其中,所述上联动阀塞和所述下联动阀塞分别对应所述上出口和所述下出口设置,且所述上联动阀塞与所述下联动阀塞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上出口与所述下出口之间的距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控制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阀杆上端穿过所述阀 箱体的上出口设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控制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箱体上设置有过滤 装置,所述过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蕊
申请(专利权)人:王凤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