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9840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能够稳定地确保所要达到的防振性能,同时有效地发挥由气穴现象引起的异响、振动的抑制效果。在以封闭受压室(60)和平衡室(62)之间的连通口(42)的方式配设的封闭橡胶弹性板(66)的外周缘部上,在周向上设置多个被保持为与分隔构件(30)叠合的状态的抵接保持部(74),并且在封闭橡胶弹性板(66)的各抵接保持部(74)的周向间形成弹性变形区域(76),该弹性变形区域(76)基于受压室(60)和平衡室(62)的压力差而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与分隔构件(30)隔开间隔而打开连通口(42),还设有非线性化部件,该非线性化部件使弹性变形区域(76)的弹性特性为非线性,随着弹性变形区域(76)的变形量的增大,使弹性特性呈非线性地更具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了基于被封入内部的非压缩性流体的流动作用的防振效果 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以来,作为夹设在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之间的防振连结体、防振支承体 等的防振装置的一种,具有以主体橡胶弹性体连结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的防振装 置,作为该防振装置的改进型,公知有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该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为以下 的构造,即,形成壁部的一部分由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受压室和壁部的一部分由挠性膜 构成的平衡室,将非压缩性流体封入到两室中,并且使两室通过节流通路相互连通。采用这 样的构造,振动被输入受压室,利用受压室和平衡室之间的压力差,能够发挥由通过节流通 路而流动的流体的共振作用等流动作用带来的防振效果。正在研究将如上所述的流体封入 式防振装置应用于例如汽车用的发动机支架、车身支架、差速器支架、悬架梁支架以及悬架铀奋绝 W县寸。另外,在汽车用的发动机支架等中,要求分别对多个频率区域的振动具有防振效 果。因此,一般而言,通过调节节流通路来应对发动机振动等的低频大振幅振动;并且,通过 设有吸收受压室的压力变动的可动膜等来应对行驶噪音等高频小振幅振动。除此之外,在汽车用发动机支架等中,近年来,在输入过大的振动载荷、冲击载荷 时,产生振动、异响的问题。一般认为,这主要原因在于伴随着受压室产生过大负压而产生 了气蚀(cavitation)泡。即,在输入大振幅的振动而使受压室形成过大负压的状态时,溶 解于受压室的流体中的空气产生液相分离,形成气蚀泡。而且,一般认为,随着该气泡的破 坏而产生的水的冲击压传递到第一安装构件、第二安装构件上,并传递到构成汽车车身等 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上,从而产生成为问题的异响、振动。为了应对该问题,本申请人首先在专利文献1 (日本特愿2007-311749号)中提出 以下的新的构造,即,在分隔受压室和平衡室的分隔构件上设有连通两室的连通路径,从受 压室侧与该连通路径叠合地配设用于封闭连通路径的封闭橡胶弹性板,构成连通路径的连 通、隔断控制部件。在输入过大的振动载荷、冲击载荷而使受压室中产生急剧的压力降低的 情况下,由于封闭橡胶弹性板弹性变形而与分隔构件隔开间隔,从而使连通路径成为连通 状态,利用受压室和平衡室短接,能够避免受压室产生负压。此外,该封闭橡胶弹性板利用 在隔断连通路径的状态下的弹性变形,发挥吸收受压室的压力变动的功能,也能够发挥对 高频小振幅振动的防振效果。在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反复进行了进一步的 研究,发现仍有改进的余地。即,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连通、隔断控制部件中,输入发动 机振动等振动时,覆盖连通路径的封闭橡胶弹性板基于作用于其正反两面的压力差而弹性 变形,随着该弹性变形,受压室的压力被吸收。因此,通过节流通路的流体流量降低,有可能 难以充分发挥节流通路对低频大振幅振动产生的防振效果。另外,为了应对此情况,也考虑到增大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变形刚性的方案,但是, 如果那样的话,输入行驶空腔共鸣等高频小振幅振动时,无法减轻受压室的压力变动,产生 对高频小振幅振动的防振性能降低的问题。总之,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中,有时仍无法充分地满足下述 的要求,即,同时实现(i)由节流通路对低频大振幅振动产生的防振效果和(ii)封闭橡胶 弹性板的弹性变形对高频小振幅振动的防振效果,并且,(iii)抑制随着输入过大的振动而 使受压室的压力变动所导致的冲击、异响的产生。专利文献1 日本特愿2007-311749号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本专利技术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做成的,其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比现 有文件(专利文献1)更进一步改进了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能够充分确 保(i)节流通路对低频大振幅振动的防振效果,并且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实现(ii)提高对高 频小振幅振动的防振效果和(iii)输入过大的振动时的冲击、异响的抑制效果。以下,记载了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做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能够尽可能地 任意组合来采用以下记载的各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S卩,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其以主体橡胶弹性体连 结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并且形成壁部的一部分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受 压室和壁部的一部分由挠性膜构成的平衡室,将非压缩性流体封入上述受压室和上述平衡 室,并且,设置使上述受压室和平衡室相互连通的节流通路,其特征在于,在分隔上述受压 室和上述平衡室的分隔构件上形成连通上述受压室和平衡室的连通口,并且,相对于该连 通口,从该受压室侧叠合地配设封闭该连通口的封闭橡胶弹性板,在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 一侧的面上作用有该受压室的压力,且在另一侧的面上通过该连通口作用有该平衡室的压 力;而在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外周缘部,在周向上设有多个被保持成与该分隔构件叠合的 状态的抵接保持部,并且在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周向上相邻的该抵接保持部的周向间形成 弹性变形区域,该弹性变形区域基于该受压室和该平衡室的压力差产生弹性变形,而使该 封闭橡胶弹性板的该弹性变形区域与该分隔构件隔开间隔,由此打开该连通口 ;还设有非 线性化部件,该非线性化部件使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该弹性变形区域中的弹性特性为非线 性,随着该弹性变形区域的弹性变形量的增大,使弹性特性呈非线性地更具刚性。根据第一技术方案,设有随着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弹性变形区域的弹性变形量的增 大而使弹性特性非线形性地更具刚性的非线性化部件。在这里所谓的非线性,是指弹性常 数的增大相对于弹性变形区域的变形量的增大产生大于比例关系的变化。该变化方式没有 特别地限定,包括从某变化量急剧地呈折线状变化,以及呈二次、多次的函数状变化,或呈 多次阶梯性地变化的方式。因此,输入作用于封闭橡胶弹性板的正反两面的压力差的变动小的小振幅振动 时,利用封闭橡胶弹性板的比较柔软的弹性特性,弹性变形区域比较容易弹性变形。由此, 基于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弹性变形作用,能够发挥受压室的压力吸收效果,有效地发挥对高 频小振幅振动的防振效果。此外,根据情况,封闭橡胶弹性板与分隔构件隔开间隔而打开连通路径,基于由此产生的受压室和平衡室之间短接的作用,也能够发挥同样的效果。另一方面,输入作用于封闭橡胶弹性板的正反两面的压力差的变动大的、节流通 路的调谐频率区域的低频大振幅振动时,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弹性变形区域产生大的变形直 到该弹性变形区域的弹性特性为非线性地突然刚性变大的区域,抑制过多的弹性变形和随 着该弹性变形而打开连通路径。其结果,能够抑制受压室的通过连通口的压力泄漏,有效地 产生受压室的压力变动,充分地确保通过节流通路的流体流量,能够有效地发挥基于节流 通路的流体的共振作用等流动作用的防振效果。此外,输入过大或冲击性的振动载荷,受压室的压力显著地降低时,即使是封闭橡 胶弹性板的弹性变形区域的非线性地变得更具刚性的弹性特性,也能够对弹性变形区域作 用有使封闭橡胶弹性板变形的充分的压力。其结果,整个弹性变形区域产生大的弹性变形, 连通口较大地打开,受压室和平衡室短接。由此,避免或迅速地化解受压室中的过大负压的 产生,能够防止被认为是因气蚀现象而引起的异响、振动的产生。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其中,以主体橡胶弹性体连结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并且形成壁部的一部分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受压室和壁部的一部分由挠性膜构成的平衡室,将非压缩性流体封入上述受压室和上述平衡室,并且,设置使上述受压室和平衡室相互连通的节流通路,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分隔上述受压室和上述平衡室的分隔构件形成将上述受压室和上述平衡室连通的连通口,并且,相对于该连通口,从该受压室侧叠合地配设用于封闭该连通口的封闭橡胶弹性板,在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一侧的面上作用有该受压室的压力,且在另一侧的面上通过该连通口作用有该平衡室的压力;另一方面,在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外周缘部,在周向上设有多个被保持成与该分隔构件叠合的状态的抵接保持部,并且在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周向上相邻的该抵接保持部的周向间形成弹性变形区域,该弹性变形区域基于该受压室和该平衡室的压力差产生弹性变形,而使封闭橡胶弹性板的该弹性变形区域与该分隔构件隔开间隔,由此打开该连通口;还设有非线性化部件,该非线性化部件使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该弹性变形区域中的弹性特性为非线性并随着该弹性变形区域的弹性变形量的增大,使弹性特性呈非线性地更具刚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6-30 2008-171277;JP 2008-6-30 2008-171096;一种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其中,以主体橡胶弹性体连结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并且形成壁部的一部分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受压室和壁部的一部分由挠性膜构成的平衡室,将非压缩性流体封入上述受压室和上述平衡室,并且,设置使上述受压室和平衡室相互连通的节流通路,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分隔上述受压室和上述平衡室的分隔构件形成将上述受压室和上述平衡室连通的连通口,并且,相对于该连通口,从该受压室侧叠合地配设用于封闭该连通口的封闭橡胶弹性板,在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一侧的面上作用有该受压室的压力,且在另一侧的面上通过该连通口作用有该平衡室的压力;另一方面,在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外周缘部,在周向上设有多个被保持成与该分隔构件叠合的状态的抵接保持部,并且在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周向上相邻的该抵接保持部的周向间形成弹性变形区域,该弹性变形区域基于该受压室和该平衡室的压力差产生弹性变形,而使封闭橡胶弹性板的该弹性变形区域与该分隔构件隔开间隔,由此打开该连通口;还设有非线性化部件,该非线性化部件使该封闭橡胶弹性板的该弹性变形区域中的弹性特性为非线性并随着该弹性变形区域的弹性变形量的增大,使弹性特性呈非线性地更具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在上述封闭橡胶弹性板的中央部分一体形成有中央安装部,该中央安装部以固定状态 安装于上述分隔构件,此外,上述封闭橡胶弹性板设有从该中央安装部朝向外周侧呈放射 状延伸的辐条状保持部,并且以从该辐条状保持部的前端部分沿周向延伸的方式设有上述 抵接保持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在上述封闭橡胶弹性板的中央部分一体形成有中央安装部,该中央安装部被固定地安 装于上述分隔构件,另一方面,上述封闭橡胶弹性板设有从该中央安装部朝向外周侧呈放 射状延伸的辐条状保持部,并且以从该辐条状保持部的前端部分沿周向延伸的方式设有周 向保持部;该辐条状保持部和该周向保持部的弹性特性比在该封闭橡胶弹性板上的、由上 述辐条状保持部和周向保持部围成的区域的弹性特性更具刚性,由此包括该中央安装部、 该辐条状保持部和该周向保持部地构成上述抵接保持部。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上述抵接保持部由厚壁橡胶部构成,并且在隔着该厚壁橡胶部与上述分隔构件相反的 一侧设有按压保持构件,该厚壁橡胶部被该按压保持构件按压于该分隔构件而弹性地被夹 持,而且位于该厚壁橡胶部的周向间的上述弹性变形区域比该厚壁橡胶部薄,且该弹性变 形区域的厚度尺寸从周向两侧的该厚壁橡胶部朝向周向中央部分逐渐或逐级减小地变化, 从而构成上述非线性化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在上述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外周缘部固定有比橡胶弹性体硬的加强构件,由该加强构件 构成上述抵接保持部,并且位于该抵接保持部的周向间的上述弹性变形区域未固定有该加 强构件而容易变形,另一方面,该加强构件从该抵接保持部朝向该弹性变形区域在周向上 延伸出,形成比该抵接保持部刚性低的延伸保持部,利用该延伸保持部使得该弹性变形区 域的周向两侧的弹性特性比周向中央部分更具刚性,从而构成上述非线性化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2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采用一体具有上述中央安装部和多个上述辐条状保持部的加强构件,利用该加强构件 部分地抑制上述封闭橡胶弹性板的弹性变形,从而构成上述抵接保持部。7.根据权利要求2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通过在上述封闭橡胶弹性板上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村圭小宫康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