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式负压交替冲洗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9346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三通式负压交替冲洗头,有效解决患者呕吐、眩晕及脖子酸痛,治疗时间长,治疗困难的问题,其结构是,套体内有伸出套体两端的后气囊充气管、前气囊充气管和注药冲洗管,前气囊充气管上端部呈树叉状伸出套体上部,叉体两端部上分别连接有左前气囊、右前气囊,套体下部的前气囊充气管下端部有前气囊充气口,套体内的注药冲洗管上端部呈树叉状伸出套体上部,叉体两端部分别穿过左前气囊、右前气囊,向上延伸并分别有右侧注药抽吸孔和左侧注药抽吸孔,后气囊充气管伸出套体上部穿过右前气囊后与注药冲洗管并行,后气囊充气管顶端有后气囊,后气囊充气管伸出套体下部的端部有后气囊充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效果好,是医疗器械上的创新。(*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三通式负压交替冲洗头。目前鼻炎鼻窦炎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口服药物、局部滴鼻药物、负压 冲洗治疗、手术、激光或者微波治疗、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炎、中药偏方等。 在这些治疗中,负压交替冲洗治疗用的鼻用橄榄头是临床上常用器械,但是, 由于结构上的缺陷,在治疗使用中容易引起患者呕吐、眩暈及脖子酸痛等不适 症状,延长丫治疗时间,造成治疗上的困难,故对现有鼻用橄榄头的改进势在 必行。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三 通式负压交替冲洗头,可有效解决患者呕吐、眩晕及脖子酸痛,治疗时间长, 治疗闲难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套体内有伸出套体两端的后气囊充气 管、前气囊充气管和注药冲洗管,套体内的前气囊充气管上端部呈树义状伸出 套体上部,叉体两端部上分别连接有左前气囊、右前气囊,套体卜'部的前气囊 充气管下端部有前气囊充气口 ,套体内的注药冲洗管上端部呈树叉状伸出套体 上部,叉体两端部分别穿过左前气囊、右前气囊,向上延仲并分别有右侧注药 抽吸孔和左侧注药抽吸孔,后气囊充气管伸出套体上部穿过右前气囊后与注药 冲洗管并行,后气囊充气管顶端有后气囊,后气囊充气管伸出套体下部的端部 冇后气囊充气口。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是医疗器械上的 创新。四、 附圉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套体A-A截面图。五具体实施方式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由图l-2给出,本技术套体内有伸出套体两端的后气囊充气管3、前气 囊充气管6和注药冲洗管1,套体5内的前气囊充气管6上端部呈树叉状伸出套 体上部,叉体两端部上分别连接有左前气囊10、右前气囊7,套体下部的前气 囊充气管下端部有前气囊充气口 11,套体内的注药冲洗管1上端部呈树叉状伸 出套体上部,叉体两端部分别穿过左前气囊10、右前气囊7,向上延伸并分别 有右侧注药抽吸孔8和左侧注药抽吸孔12,后气囊充气管3伸出套体上部穿过 右前气囊后与注药冲洗管并行,后气囊充气管3顶端有后气囊(9),后气囊充 气管伸出套体下部的端部有后气囊充气口 13。为了保证使用,所说的注药冲洗管1伸出套体下端部上有注药口 2和抽吸 口 4;所说的左前气囊10、右前气囊7均为长椭球型;所说的后气囊充气后直 径《2cnu所说的后气囊充气管3、前气囊充气管6和注药冲洗管1均是由橡胶、 矽胶或塑胶制成的管道;所说的注药口是用橡胶材料制作的,以方便注射器直 接给药;所说的抽吸头是由塑料材料制成,和负压抽吸机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情况是1.用li麻黄素液滴3-5滴滴入鼻腔,使鼻腔和鼻窦粘膜收縮,病人取仰卧 位,治疗者位于患者面前,嘱患者张口轻轻呼吸,将装置轻轻插入病人两鼻腔 内,用注射器向后气囊充气,堵塞病人鼻咽部,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向前气囊充 气,直至完全密封该鼻孔(因鼻孔大小因人而异,所以前气囊堵塞鼻孔的位置 也有所不同);2.将装置连接至负压抽吸机,再将所需药品在注药抽吸头处依次注入两鼻 腔,以使注入的药液淹没所有窦口,然后打开负压抽吸机,将鼻腔内脓涕抽吸 出来,接着继续注射药品,负压抽吸,重复进行,直到洗出液澄清为止;本技术的注意事项是1、抽吸时间不可过长,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引起鼻出血或真空性头疼, 压力一般不超过24kPa(180mmHg);2、三通式负压交替冲洗头为一次性使用物品,一次用完立即销毁,以免进行交叉感染;本技术和现有鼻用橄榄头的区别是-1、 在用原装置进行治疗时,没有将鼻腔完全密闭,在冲洗的过程中不能对 各鼻窦进行彻底的冲洗,本装置采用气囊堵塞鼻咽部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问题;2、 为了使药物淹没所有窦口原装置鼻用橄榄头采用仰卧、垫肩和头低垂位 使各窦口均位于下方的方法,但此方法不能被一些儿童患者很好的接受,治疗 时不配合会导致药物流入口中从而引起患者呕吐等症状,本产品在治疗时采用 平躺位,而且堵塞鼻咽部能够很好的防止药物流入患者口中;3、 本产品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设计有双吸头,可以对两鼻腔同时进行 处理,与原装置的橄榄头塞住治疗侧前鼻孔和指压另一侧鼻翼封闭另--侧鼻孔 两鼻腔相继治疗的方法相比,--方面节省了治疗时间, 一方面使得治疗更为方 便简捷。本技术结构简单,新颖独特,使用方便,效果好,有效用于治疗广大 儿童及青少年鼻炎、鼻窦炎,经济和社会效翁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通式负压交替冲洗头,其特征在于,套体内有伸出套体两端的后气囊充气管(3)、前气囊充气管(6)和注药冲洗管(1),套体(5)内的前气囊充气管(6)上端部呈树叉状伸出套体上部,叉体两端部上分别连接有左前气囊(10)、右前气囊(7),套体下部的前气囊充气管下端部有前气囊充气口(11),套体内的注药冲洗管(1)上端部呈树叉状伸出套体上部,叉体两端部分别穿过左前气囊(10)、右前气囊(7),向上延伸并分别有右侧注药抽吸孔(8)和左侧注药抽吸孔(12),后气囊充气管(3)伸出套体上部穿过右前气囊后与注药冲洗管并行,后气囊充气管(3)顶端有后气囊(9),后气囊充气管伸出套体下部的端部有后气囊充气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式负压交替冲洗头,其特征在于,套体内有伸出套体两端的后气囊充气管(3)、前气囊充气管(6)和注药冲洗管(1),套体(5)内的前气囊充气管(6)上端部呈树叉状伸出套体上部,叉体两端部上分别连接有左前气囊(10)、右前气囊(7),套体下部的前气囊充气管下端部有前气囊充气口(11),套体内的注药冲洗管(1)上端部呈树叉状伸出套体上部,叉体两端部分别穿过左前气囊(10)、右前气囊(7),向上延伸并分别有右侧注药抽吸孔(8)和左侧注药抽吸孔(12),后气囊充气管(3)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赵文龙韩笑宋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