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电源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9270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电源控制器,适用于汽车电器设备,尤其是与车载中控主机配套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12V5A控制电路、+12V60A控制电路组成;所述+12V5A控制电路由第一开关电路、接通控制电路、关断控制电路组成;所述+12V60A控制电路由第二开关电路、通断控制电路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车载中控主机配套使用能自动完成对车载电器设备电源的自动控制;并且对大、小功率设备的电源分别进行控制;车载中控主机关机后,全部警用设备的电源彻底关断,解决了警用设备待机耗电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电源控制器,适用于汽车电器设备,尤 其是与车载中控主机配套使用。
技术介绍
常用的车载电源控制器一般是通过触点开关实现的,触点开关机 械故障较多,另一方面触点开关易产生火花,影响使用寿命,另外, 触点开关为手动操作,不适用车载中控主机的自动控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车载中控主机配 套使用的车载电源控制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由+12V 5A控制电路、+12V 60A控制电路组成;所述+12V 5A控制电路由第一开关电路、接通控制电路、关断控 制电路组成;第一开关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第一开关 电路的一个输入端接接通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其另一个输入端接关断 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接通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车钥匙开关,所述 接通控制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所述关断控制电路的输 入端接车载中控制主机的一个输出端;第一开关电路的+12V 5A输出 端接车载中控主机、关断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第一开关电路的+12V 5A 输出端接接通控制电路的自锁控制电源端;所述+12V 60A控制电路由第二开关电路、通断控制电路组成;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第二开关电路的输 入端接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车载中控主 机的另一个输出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 第二开关电路的+12V 60A输出端分别接警灯和电台的电源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车载中控主机配套使用能自动完成 对车载电器设备电源的自动控制;并且对大、小功率设备的电源分别 进行控制;车载中控主机关机后,全部警用设备的电源彻底关断,解 决了警用设备待机耗电问题。附图说明4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 2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它由+12V5A控制电路、+12V60A 控制电路组成;所述+12V 5A控制电路由第一开关电路、接通控制电路、关断控 制电路组成;第一开关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第一开关 电路的一个输入端接接通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其另一个输入端接关断 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接通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车钥匙开关,所述 接通控制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所述关断控制电路的输 入端接车载中控制主机的一个输出端;第一开关电路的+12V 5A输出 端接车载中控主机、关断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第一开关电路的+12V 5A 输出端接接通控制电路的自锁控制电源端;所述+12V 60A控制电路由第二开关电路、通断控制电路组成;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第二开关电路的输 入端接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车载中控主 机的另一个输出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 第二开关电路的+12V 60A输出端分别接警灯和电台的电源端。所述+12V 5A控制电路中的第一开关电路由场效应管M4、电阻 R6、稳压二极管DW、 二极管Dl组成;场效应管M4的源极S接蓄电 池的+12V端,场效应管M4的漏极D为+12V 5A输出端;稳压二极管 DW、 二极管Dl、电阻R6串联后的一端接场效应管M4的漏极D;所述+12V 5A控制电路中的接通控制电路由晶体管N2、电阻 R7-R8、电容C2组成;晶体管N2的集电极接场效应管M4的栅极G, 晶体管为N2的集电极经电阻R7接蓄电池的+12V端,晶体管N2的基 极经电阻R8接车钥匙开关中的ACC档位,晶体管N2的基极依次经电 阻R6、 二极管Dl、稳压二极管DW接场效应管M4的漏极D;晶体管 N2的发射极接地,电容C2接在所述ACC档位与地之间;所述+12V 5A控制电路中的关断控制电路由晶体管N3、电阻R9、 电容C3组成;晶体管N3的集电极依次经电阻R6、 二极管D1、稳压 二极管DW接场效应管M4的漏极D,晶体管N3的基地经电阻R9接车 载中控主机的信号输出端Z1,晶体管N3的发射极接地,电容C3接 在所述信号输出端Zl与地之间。所述+12V 60A控制电路中的第二开关电路由三个并联的场效应 管M1-M3、电阻R1-R3组成;场效应管M1-M3的源极S并联后接蓄电 池的+12V端,场效应管Ml-M3的漏极D并联后为+12V 60A输出端, 电阻Rl-R3的一端分别接场效应管Ml-M3的栅极G,它们的另一端并 联;所述+12V 60A控制电路中的通断控制电路由晶体管Nl、电阻 R4-R5、热效电阻RT、电容C1组成;晶体管N1的集电极接电阻R卜R3 的并联端,晶体管为Nl的集电极经电阻R4接蓄电池的+12V端,晶 体管Nl的基极经电阻R5接车载中控制主机的另一信号输出端Z2, 晶体管Nl的发射极经热效电阻RT接地,电容Cl接在所述信号输出 端Z2与晶体管Nl的发射极之间。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参见图1、 2):1、 +12V 5A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1) 为车载中控主机提供+12V 5A电源 首先将汽车钥匙开关接到ACC档位,晶体管N2导通,场效应管M4导通,蓄电池的+12V电压经场效应管M4为车载中控主机提供12V 电压;同时也为晶体管N2提供自锁工作电压;也为晶体管N3提供工 作电压。(2) 关断车载中控主机的+12V 5A电源当车载中控主机的输出信号Z1为高电平时,晶体管N3导通,晶 体管N2截止,场效应管M4截止,+12V 5A输出被关断。2、 +12V 60A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1) 为警灯和电台提供+12V 60A电压当车载中控主机的输出信号Z2为高电平时,晶体管N1导通,并 联的场效应管Ml-M3导通,其输出端为警灯和电台提供+12V 60A电 源。(2) 当需要关闭+12V60A电源时,车载中控主机的输出信号Z2 为低电平,晶体管N1截止,场效应管M1-M截止,从而关断+12V60A电压输出。3、 热效电阻RT的作用当本电源控制器的温升高于85。C时,热效电阻RT的阻值迅速增 大,使场效应管M1-M3截止,起到保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载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由+12V 5A控制电路、+12V60A控制电路组成; 所述+12V 5A控制电路由第一开关电路、接通控制电路、关断控制电路组成;第一开关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第一开关电路的一个输入端接接通控制 电路的输出端,其另一个输入端接关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接通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车钥匙开关,所述接通控制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所述关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车载中控制主机的一个输出端;第一开关电路的+12V 5A输出端接车载中控主机、关断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第一开关电路的+12V 5A输出端接接通控制电路的自锁控制电源端; 所述+12V 60A控制电路由第二开关电路、通断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接通断控制电路的 输出端,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车载中控主机的另一个输出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第二开关电路的+12V 60A输出端分别接警灯和电台的电源端。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由+12V 5A控制电路、+12V60A控制电路组成;所述+12V 5A控制电路由第一开关电路、接通控制电路、关断控制电路组成;第一开关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第一开关电路的一个输入端接接通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其另一个输入端接关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接通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车钥匙开关,所述接通控制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所述关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车载中控制主机的一个输出端;第一开关电路的+12V 5A输出端接车载中控主机、关断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第一开关电路的+12V 5A输出端接接通控制电路的自锁控制电源端;所述+12V 60A控制电路由第二开关电路、通断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接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车载中控主机的另一个输出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的电源端接蓄电池的+12V端;第二开关电路的+12V 60A输出端分别接警灯和电台的电源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12V 5A控制电路中的第一开关电路由场效应管M4、电阻R6、稳压二极管 DW、 二极管D1组成;场效应管M4的源极S接蓄电池的+12V端,场 效应管M4的漏极D为+12V 5A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W、 二极管D1、 电阻R6串联后的一端接场效应管M4的漏极D;所述+12V 5A控制电路中的接通控制电路由晶体管N2、电阻 R7-R8、电容C2组成;晶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普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