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换弓与换弦的二胡琴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90893 阅读:5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换弓与换弦的二胡琴弓,其包括有弓杆和弓毛,在二胡琴弓手持端的弓杆和弓毛之间设有固接在弓杆上的垫块。本二胡琴弓在弓杆和弓弦之间设置垫块,在演奏时,通过垫块对中指和无名指的限制,使中指和无名指可保持与弓杆以及与弓毛较理想的接触,从而减少传统琴弓换弦中的拖拉、迟到的现象。本二胡琴弓可使快弓演奏时更具颗粒感,能提高练琴效率,对传统的二胡演奏技巧无任何改变。本二胡琴弓还可应用于京胡、高胡、低胡等其他乐器中。(*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琴弓,尤其是一种利于换弓与换弦的二胡琴弓
技术介绍
二胡演奏中的运弓要涉及频繁的换弓换弦动作,演奏者通过右手合理正确 的持弓,奏里弦时右手中指与无名指向内侧勾弓毛,奏外弦时除靠臂、腕、掌 的自然力量向外侧运动弓杆外,还必须靠中、无名指向外适当顶弓杆,以大拇 指处为支点,形成有效的适当的动力矩,实现琴弓在琴弦处的切换。但由于传 统的二胡琴弓右端杆(弓根部分)的形状不一,使得杆与弓毛的距离不同(这 个距离称为杆毛距离)。由于人们手指的粗细因人而异,且一般是中指粗、 无名指细。往往形成顶弓杆时中指易实现内外用力的切换,无名指只能具有勾 弓毛的功能。这影响着演奏者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有的琴弓的杆毛距离偏大, 或者演奏者手指偏细,特别是初学二胡的少年朋友,正常演奏时中指很难与弓 杆接触,造成演奏中的拖拉现象,使快弓缺少颗粒感,这直接影响练琴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快弓演奏的利于换弓与换弦 的二胡琴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有弓杆和弓毛,在二胡琴弓手持端 的弓杆和弓毛之间设有固接在弓杆上的垫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弓杆和弓弦之间 设置垫块,在演奏时,通过垫块对中指和无名指的限制,使中指和无名指可保 持与弓杆以及与弓毛较理想的接触,从而减少传统琴弓换弦中的拖拉、迟到的 现象。本技术可使快弓演奏时更具颗粒感,能提高练琴效率,对传统的二 胡演奏技巧无任何改变。本技术还可应用于京胡、高胡、低胡等其他乐器 中。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垫块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利于换弓与换弦的二胡琴弓,在弓杆1的小鱼钩5上连接 有弓毛8,在二胡琴弓的手持端的弓毛8上包裹有塑料套管7和塑料包皮6,以防止演奏者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勾弓毛8时划伤手指;在弓杆的一端设有调节螺丝4,用于调节弓毛8的松紧。如图l、 2所示,本二胡琴弓在其手持端的弓 杆1上固接有垫块,垫块位于弓杆1和弓毛8之间,在垫块上设有通孔14。如 图1所示,在弓杆1连接垫块处固定有金属片3,也可以是包裹弓杆的金属环, 在金属片3上开有5个通入弓杆1内部的螺钉孔2,螺钉孔2的数量还可根据 需要设有3或4个。垫块和弓杆1通过穿过通孔14和螺钉孔2的螺钉13实现 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螺钉13连接通孔14和不同位置的螺钉孔2实现垫块在 弓杆l上的前后调节,以满足不同演奏者的需要。如图l、图2所示,本二胡 琴弓的垫块由大垫片9、中垫片IO、小垫片11和末垫片12, 5块垫片构成,这 样演奏者可根据需要减少或增加垫片的数量,从而调节垫块的厚度,垫片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进行生产,如3 — 5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于换弓与换弦的二胡琴弓,其包括有弓杆和弓毛,其特征在于:在二胡琴弓手持端的弓杆和弓毛之间设有固接在弓杆上的垫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换弓与换弦的二胡琴弓,其包括有弓杆和弓毛,其特征在于在二胡琴弓手持端的弓杆和弓毛之间设有固接在弓杆上的垫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换弓与换弦的二胡琴弓,其特征在于所述弓 杆在连接有垫块处固定有金属片或包裹弓杆的金属环。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换弓与换弦的二胡琴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佩琦韩曦刘天山孙敬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