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压缩机系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73128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压缩机系统检测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量热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第一制冷剂循环通道,所述量热器包括一隔热压力容器和加热器,所述容器底部有第二制冷剂,所述加热器在容器底部并被第二制冷剂浸没,所述蒸发器在容器内并悬置在第二制冷剂上方,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吸气冷却器,在所述量热器出口和压缩机吸气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检测低吸气过热度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系统的性能,并保证低吸气过热度工况稳定,从而确保测试结果可信。(*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制冷压縮机系统性能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 种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检测制冷压縮机系统性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制冷压縮机系统的性能检测通常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其检测装置及方法遵照国标GB/T 5773-2004。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检测装置包括 制冷压縮机系统和量热器4。其中的制冷压縮机系统包括压縮机l、冷凝器 2和蒸发器3。量热器4包括一个隔热压力容器40、第二制冷剂41和加热 器42。第二制冷剂41在容器40底部,加热器42在容器40内部并被第二 制冷剂41浸没。蒸发器3在容器40内并悬置在第二制冷剂41上方,不接 触第二制冷剂41。图中的f,、 f2、 gl、 g2均为温度压力测点。检测时,第一制冷剂在压縮机l、冷凝器2和蒸发器3之间循环运动。 由于蒸发器3安装在量热器4内,也可认为第一制冷剂在压縮机1、冷凝器 2和量热器4之间循环运动。在量热器4内部,第一制冷剂在蒸发器3中蒸 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当加热器42通电加热时,第二制冷剂41吸收热 量开始蒸发,并在蒸发器3附近被吸热后液化回到容器40底部。当第二制 冷剂41所蒸发的量与所液化的量达到相等时(即量热器4内工况达到平 衡),压縮机l的制冷量等于加热器42的加热量,这样通过测定加热器42 的功耗即可测定压縮机1的制冷量。目前在空调领域大量采用变频制冷压縮机,变频压縮机在作热泵运行 时,第一制冷剂在压縮机吸气口的过热度非常低(低于5"C)。用图l所示 的检测装置做低吸气过热度工况(要求第一制冷剂在压縮机吸气口具有低于5'C的过热度)试验时,由于管路漏热和流阻的存在,就要求第一制冷剂 在量热器4出口的过热度小于或等于0°C 。这样量热器4流出的第一制冷剂 就处于二相状态(液态/气态),导致工况控制不稳定且测量结果不可信。 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加大从量热器4出口到压缩机1吸气口的管径或縮 短距离以减少流阻,或加厚保温层以减少漏热,这样压縮机1的吸气管路 就变得臃肿,连接时非常不便。并且对低吸气过热度工况,即使采用了上 述手段也很难避免第一制冷剂在量热器4出口出现二相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冷压縮机系统检测装 置,该装置可以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检测低吸气过热度工况下制冷压 縮机系统的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制冷压縮机检测装置包括压縮机、 冷凝器、蒸发器和量热器,所述压縮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第一制冷剂 循环通道,所述量热器包括一隔热压力容器和加热器,所述容器底部有第 二制冷剂,所述加热器在容器底部并被第二制冷剂浸没,所述蒸发器在容 器内并悬置在第二制冷剂上方,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吸气冷却器,在所述量 热器出口和压縮机吸气口之间。上述装置中,第一制冷剂在压縮机、冷凝器、蒸发器、吸气冷却器之间循环运动。吸气冷却器用于降低第一制冷剂在压縮机吸气口的过热度。 由于增加了吸气冷却器,第一制冷剂在量热器出口的过热度可以提高到10 'C以上。这样第一制冷剂在量热器出口始终处于一相(气态)状态,因此 本技术保证低吸气过热度工况稳定,从而确保测试结果可信。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检测压縮机系统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制冷压縮机系统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吸气冷却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l一压縮机;ll一压縮机吸气口; 2 —冷凝器;3_蒸发器;4一量热器;40 —容器;41一第二制冷剂;42 —加热器;43 —量热器 出口; 5 —吸气冷却器;51—水冷冷却机组;52 —冷却盘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本技术制冷压縮机系统检测装置包括制冷压縮机系统 和量热器4。其中的制冷压縮机系统包括压缩机l、冷凝器2和蒸发器3。 其中的量热器4包括隔热压力容器40、第二制冷剂41和加热器42,第二 制冷剂41在容器40底部,加热器42在容器40内并被第二制冷剂41浸没。 蒸发器3在容器40内并悬置在第二制冷剂41上方。fi、 f2、 gl、 g2分别是 压縮机出气口、冷凝器出口、压縮机吸气口、量热器出口的温度压力测点。和现有的检测装置相比,本技术增加了吸气冷却器5,吸气冷却器 5安装在量热器4的出口 43和压縮机1的吸气口 11之间。更具体地说,吸气冷却器5安装在量热器4的出口 43的温度压力测点g2和压縮机1的吸气 口 11的i^度压力测点g,之间。吸气冷却器5用于使经过的第一制冷剂降低 过热度。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的制冷压縮机系统检测装置中,请参阅图1 和图2所示,蒸发器3在量热器4内,因此量热器4的出口43就是蒸发器 3的出口,蒸发器3的出口就是量热器4的出口43。对量热器4而言,由于吸气冷却器5在量热器4的出口 43的温度压力 测点g2的下游,因此对量热器4的测量精度没有影响。对压縮机1而言, 第一制冷剂在压縮机1的入口 11的工况仍为国标规定,不会因增加吸气冷 却器5而变化。因此本技术不会对压縮机1的性能测试结果造成影响。本技术可以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检测制冷压縮机系统的性 能。检测时,第一制冷剂在压缩机l、冷凝器2、蒸发器3和吸气冷却器5 之间循环运动。由于蒸发器3在量热器4内,也可认为第一制冷剂在压縮 机l、冷凝器2、量热器4和吸气冷却器5之间循环运动。当进行低吸气过 热度试验时,本技术可以使第一制冷剂在量热器4出口的过热度在10 。C以上,经过吸气冷却器5之后,第一制冷剂到达压縮机1的吸气口的过 热度就降低到小于等于5°C。这样第一制冷剂在量热器4出口始终处于一相 状态(气态),可以保证试验工况稳定,从而确保试验结果可信。现有的检测装置中,量热器4出口和压縮机1吸气口之间仅有管道相 连,为确保第一制冷剂在压縮机1吸气口的过热度小于等于5'C,考虑到漏 热等因素,只有要求第一制冷剂在量热器4出口的过热度更低。本技术中,在量热器4出口和压縮机1吸气口之间增加了吸气冷却器5,无论第一制冷剂在压縮机1吸气口的过热度要求为多少,都无须限制第一制冷剂在量热器4出口的过热度。本技术中吸气冷却器5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图3给出了一个典 型的实施例。图3所示的吸气冷却器包括水冷冷却机组51和冷却盘管52, 冷却液体(例如水)在水冷冷却机组51和冷却盘管52之间循环运动。量 热器4的出口 43和压縮机1的吸气口 11之间的管道a由冷却盘管52降温, 从而使管道a中的第一制冷剂的过热度降低。权利要求1. 一种制冷压缩机系统检测装置,包括制冷压缩机系统和量热器;所述制冷压缩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量热器包括隔热压力容器、第二制冷剂和加热器,所述第二制冷剂在容器底部,所述加热器在容器内并被第二制冷剂浸没;所述蒸发器在容器内并悬置在第二制冷剂上方;其特征是所述装置还包括吸气冷却器,安装在所述量热器出口和压缩机吸气口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縮机系统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量热器出口即为所述蒸发器出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縮机系统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气冷却器安装在所述量热器出口的温度压力测点和压縮机吸气口的温度 压力测点之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压缩机系统检测装置,包括制冷压缩机系统和量热器; 所述制冷压缩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 所述量热器包括隔热压力容器、第二制冷剂和加热器,所述第二制冷剂在容器底部,所述加热器在容器内并被第二制冷剂浸没; 所 述蒸发器在容器内并悬置在第二制冷剂上方; 其特征是:所述装置还包括吸气冷却器,安装在所述量热器出口和压缩机吸气口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