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表的快拨机构,包括:快拨杆、快拨杆垫片、限位钉、快拨簧和齿轮;快拨杆和快拨杆垫片通过快拨杆位钉结合为一体,并通过位钉与夹板固定,且围绕位钉旋转;快拨杆垫片上形成有一贯通孔,限位钉穿过通孔,且限位钉不与通孔发生干涉;快拨簧作用于快拨杆,齿轮与快拨杆啮合或脱啮。有益效果:由于限位钉的位钉帽完全进入到快拨杆部件中,所以大大减少了手表机芯的厚度;同时拨动齿轮的拨头是快拨杆和快拨杆垫片的厚度之和,因此拨头的使用面积增大,增加了手表快拨的可靠性;快拨杆与快拨垫片为独立零件,加工简单,组装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表快拨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表的日历、月历、周历等带 有快拨按钮的机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机械手表在日历、月历、周历等附加机构中往往都设有快拨按钮,快拨 按钮起到手表闲置或闰年时校对日期(时间)的作用。现在手表中的快拨杆一般采用的是 单层结构,通过螺钉来控制快拨杆的行程。但是这样会增加轴向的使用面积,增加手表机芯 的厚度;如果想降低手表机芯厚度,就需要减小快拨杆的厚度,这样会导致快拨杆与齿轮之 间的作用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二者之间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机械手表厚度和快拨按钮拨头过薄造成 快拨不稳定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减小手表厚度、增加手表快拨可靠性的手表快 拨杆机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表的快拨机构,包括快拨杆、快拨杆垫片、 限位钉、快拨簧和齿轮;所述快拨杆和快拨杆垫片通过快拨杆位钉结合为一体,并通过位钉 与夹板固定,且围绕位钉旋转;所述快拨杆垫片上形成有一贯通孔,所述限位钉穿过通孔, 且限位钉不与通孔发生干涉;所述快拨簧作用于快拨杆,所述齿轮与快拨杆啮合或脱啮。所述快拨杆和快拨杆垫片的端部B处结构相同。所述通孔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所述齿轮为日历轮、周历轮或月历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限位钉的位钉帽完全进入到快拨杆部件中,所以大 大减少了手表机芯的厚度;同时拨动齿轮的拨头是快拨杆和快拨杆垫片的厚度之和,因此 拨头的使用面积增大,增加了手表快拨的可靠性;快拨杆与快拨垫片为独立零件,加工简 单,组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表的快拨机构轴向传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手表的快拨机构初始位置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手表的快拨机构换历时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手表的快拨机构的拨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中1、快拨杆2、快拨杆垫片3、快拨杆位钉 4、限位钉5、夹板6、齿轮37、位钉8、快拨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手表的快拨机构,包括快拨杆1、快拨杆垫片2、限 位钉4、快拨簧8和齿轮6 ;所述快拨杆1和快拨杆垫片2通过快拨杆位钉3结合为一体形 成快拨杆部件,所述快拨杆部件通过位钉7与夹板固定,且围绕位钉7旋转,在快拨簧8的 作用下手表快拨机构始终有围绕位钉7做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并对手表快拨机构起到回位 及定位的作用;所述快拨杆垫片2上形成有一贯通孔22,所述通孔22为圆形、椭圆形或方 形等形状,所述限位钉4穿过通孔22,只要保证通孔22的大小可以躲避限位钉4的螺帽,尺 寸需满足快拨时不会与限位钉4的螺帽发生干涉;限位钉4的螺帽进入到快拨杆垫片2上 的通孔22中,这样会在轴向上大大减薄了机芯的厚度。所述快拨杆1和快拨杆垫片2的端部B处结构相同,并通过快拨杆位钉3结合为 一体,此时端部B处的厚度为快拨杆1和快拨杆垫片2的厚度之和,即增加了快拨机构的厚 度,使拨头B的使用面积增大,保证拨头与齿轮啮合时的稳定性。所述快拨簧8作用于快拨杆1,所述齿轮6与快拨杆1在初始位置时处于脱啮状 态,当使用快拨机构时齿轮6与快拨杆1啮合,推动齿轮转过一个齿距,需要指出的是本机 构的齿轮6适用于日历轮、周历轮或月历轮。下面,对本技术手表的快拨机构的工作过程做一下简单描述当需要通过快拨调整时间时,只须沿箭头方向按压手表快拨部件上的A处,手表 快拨机构围绕位钉7做逆时针转动,手表快拨机构的拨头B处推动齿轮,使齿轮顺时针转 动。在限位钉4的限位作用下,每按动一次快拨机构,齿轮顺时针转过一个齿距,按压快拨 机构的过程中快拨簧8被压紧。当手松开快拨部件A后,在快拨簧8的弹力作用下,快拨机 构围绕位钉7做顺时针转动回到原位,整个快拨过程结束。权利要求一种手表的快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拨杆(1)、快拨杆垫片(2)、限位钉(4)、快拨簧(8)和齿轮(6);所述快拨杆(1)和快拨杆垫片(2)通过快拨杆位钉(3)结合为一体,并通过位钉(7)与夹板固定,且围绕位钉(7)旋转;所述快拨杆垫片(2)上形成有一贯通孔(22),所述限位钉(4)穿过通孔(22),且限位钉(4)不与通孔(22)发生干涉;所述快拨簧(8)作用于快拨杆(1),所述齿轮(6)与快拨杆(1)啮合或脱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的快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拨杆(1)的端部和快拨 杆垫片(2)的端部形状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的快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2)为圆形、椭圆形 或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的快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6)为日历轮、周历 轮或月历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表的快拨机构,包括快拨杆、快拨杆垫片、限位钉、快拨簧和齿轮;快拨杆和快拨杆垫片通过快拨杆位钉结合为一体,并通过位钉与夹板固定,且围绕位钉旋转;快拨杆垫片上形成有一贯通孔,限位钉穿过通孔,且限位钉不与通孔发生干涉;快拨簧作用于快拨杆,齿轮与快拨杆啮合或脱啮。有益效果由于限位钉的位钉帽完全进入到快拨杆部件中,所以大大减少了手表机芯的厚度;同时拨动齿轮的拨头是快拨杆和快拨杆垫片的厚度之和,因此拨头的使用面积增大,增加了手表快拨的可靠性;快拨杆与快拨垫片为独立零件,加工简单,组装方便。文档编号G04B19/25GK201725155SQ20102014474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娜, 张树玺, 耿力军 申请人: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表的快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拨杆(1)、快拨杆垫片(2)、限位钉(4)、快拨簧(8)和齿轮(6);所述快拨杆(1)和快拨杆垫片(2)通过快拨杆位钉(3)结合为一体,并通过位钉(7)与夹板固定,且围绕位钉(7)旋转;所述快拨杆垫片(2)上形成有一贯通孔(22),所述限位钉(4)穿过通孔(22),且限位钉(4)不与通孔(22)发生干涉;所述快拨簧(8)作用于快拨杆(1),所述齿轮(6)与快拨杆(1)啮合或脱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力军,张树玺,刘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