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井场专用地下电缆环境探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4924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田用设备,特别是一种油田井场专用地下电缆环境探测仪,包括发射机,其特征是,所述发射机壳体底板为金属板,壳体其他部分为绝缘材料,发射机的输出端与底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信号强度大、探测深度大、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用设备,特别是一种油田井场专用地下电缆环境探测 仪。
技术介绍
油田井场大都地处荒郊野外,主要由抽油机、变压器、配电箱、地下电缆以及地下 管线组成。根据生产情况,经常需要不停电的情况下在经常钻地锚、砸灯杆等施工作业,由 于井场数量多,地下环境复杂,经常因施工作业钻坏电缆或管线,轻者造成设备损失,重者 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安全运行。目前已有的地下电缆路径仪的探测方法主要采用发射机与接收机配套,发射机 发出的信号,通过直连法、电容耦合法和感应法输送到被测电缆上,然后用接收机捡拾该信 号,来探测电缆的路径。直连法效果最好,但需要停电后由专业电工先检测后操作,对操作 要求高,使用工作效率低,在油田这种特殊环境难以推广应用;电容耦合法和感应法不需要 直接连接,安全性好,但效果差,探测深度低、距离短,并且操作比较复杂,培训掌握难度较 大。1999年专利技术人曾申请了名称为双探头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授权公告号 CN2372835Y)的专利,该专利中提供了一款专用线夹,可以夹到电缆的绝缘层外面,通过耦 合方式将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加到电缆上,然后用接收机来检测该信号查找电缆路径,该专 利在油田中应用多年,为油田的安全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因使用耦合方式来加入信号,效 果相对较差一些,还是有一些地下电缆和管线不能检测到。
技术实现思路
油田井场探测地下电缆和管线的真正需求,其实并不是要查找地下电缆和管线的 准确路径,而是通过路径探测来避开电缆和管线进行作业,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 使用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信号强度大、探测深度大、安全可靠的产品。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油田井场专用地下电缆环境探测仪,包括发射机,其特征是,所述发射机壳体 底板为金属板,壳体其他部分为绝缘材料,发射机的输出端与底板连接。所述发射机还连接有接地线。本技术其他部分,例如接收机,与现有技术相同。本技术在使用时,把发射机平放在配电箱上,发射机输出端与配电箱自然连 接,虽然配电箱表面有油漆层,存在连接电阻,但由于连接面积大,输出信号又是高频信号, 连接电阻和耦合电容都非常小,相当于直连的效果。并且因为发射机课题其他部位与底板 绝缘,万一配电箱漏电,操作者取放发射机也是安全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信号强度大、探测深度大、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作工作过程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本技术电气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油田井场包括抽油机1、变压器2、配电箱3、地下电缆4,地下电缆探 测仪的发射机5放置在配电箱3顶部,发射机5与接地线6连接。如图2所示,发射机5输出的信号7在发射机5、配电箱3、地下电缆4和大地之间 形成的电气回路中传输,操作者就可以用接收机在附近地面上捡拾信号7的传播路径。由 于土壤电阻较大,信号7在大地中传播电流是分散的,一旦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电缆或金属 管线,就会在其中形成集中电流。因此,本技术不但可以查找到连接电缆的路径,而且 可以查到地下其他电缆和金属管线。能够满足避开地下电缆和管线进行作业的需求。发射机发出的信号经过发射机输出端到底板与配电箱箱体输送到电缆铠装上,经 过电缆铠装与大地电阻再经过接地线回到发射机输出地端,形成电气回路。如图3所示,Rl 为发射机底板与配电箱箱体间的接触电阻,Cl为发射机底板与配电箱箱体间的耦合电容, Zl为连接电缆铠装与大地间的阻抗,Z2为大地阻抗,Z3为非连接电缆的阻抗。由于发射机 底板与配电箱箱体的接触面积大、间隙小,因此Rl和Cl都比较小,所以整个回炉中的信号 比电容耦合法要强得多,便于接收机探测;另外,当大地中有地埋电缆和管线时,由于电缆 和管线的阻抗要远远小于大地阻抗,所以信号主要经过该路径并在其中形成电流,便于接 收机探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田井场专用地下电缆环境探测仪,包括发射机,其特征是,所述发射机壳体底板为金属板,壳体其他部分为绝缘材料,发射机的输出端与底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油田井场专用地下电缆环境探测仪,包括发射机,其特征是,所述发射机壳体底板为金属板,壳体其他部分为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强黄日成石光仁岩征耿子斌于传滨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阿尔法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