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成型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4572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成型电感器,包括线圈、两电极脚和压粉成型制成的磁性实心体,该线圈镶嵌于该磁性实心体内,两电极脚的第一端部镶嵌于磁性实心体内保持有电气间隙并与线圈的两引脚电连接,两电极脚的第二端部折弯后紧贴于磁性实心体表面上。其中,该电极脚的第一端部设置有一体折弯形成的两竖向夹片,该线圈引脚被夹紧于该两竖向夹片中焊接电连接,如此,有利于增强线圈与电极脚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线圈与电极脚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品质隐患的产生,最终以大大提高产品品质。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安排电感器的制作工艺,简化制作流程,使电感器的制作可实现完全自动化而变得简单而迅速,具有高效率、高品质的凸出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之电感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品质更佳、 外形更美观、制作效率更高的一体成型电感器
技术介绍
电感器又称为电感线圈,其是组成电子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在交流 电路中,电感线圈有阻碍交流通过的能力,而对直流却不起作用(除线圈 本身的直流电阻外),因此电感线圈在交流电路中起到阻流、降压、交连耦 合以及负载等作用。当电感和电容配合时,则可用于调谐、滤波、选频、退耦等。究电感器的发展过程而言,早期的电感器主要是线绕式电感器,线绕 式电感器的结构是将漆包线绕制于导磁体(磁芯、铁芯或铜芯)的外面以 形成圆柱形电感器、工字形电感器及环形电感器等。然而,由于此种线绕 式电感器的线圈和导磁体不是一体式结构,因此其存在有电感值偏低、抗 直流饱和特性差、难以保证产品参数一致性及加工生产效率低等诸多问题。 于是,后来逐渐出现了通过一体压粉成型制成的一体成型电感器,其具有 同尺寸直流阻抗低、可确保耐电流电感值降幅平顺、全封闭结构可避免噪音及适用于SMT表面贴装等诸多优点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常见之一 体成型电感器可参阅一份专利号为ZL200710027423.4、专利名称为电 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的中国专利, 一体成型电感器的结构通常包括有线圈、 电极片和磁芯壳体,该线圈被填覆于磁芯壳体内,线圈的自由端子与电极片焊接连接,电极片折弯后紧贴于磁芯壳体表面上。然而,前述习知之一体成型电感器仍存在有自身结构和性能上的诸多 缺点。首先,其线圈与电极片在焊接连接时,线圈自由端与电极片仅仅是 简单地搭接在一起进行焊接作业,没有相应的固定结构,使得线圈与电极 片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弱,容易松动而影响正常连接,甚至造成产品报废。 其次,其线圈自由端与电极片的焊接方式系采用手工焊接作业,不但工艺 繁琐、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假焊而存在导电性不佳、阻抗过高等品质 隐患。再者,由于其线圈自由端与电极片的焊点系位于磁芯壳体的凹槽中, 在实际焊接作业过程中,其锡膏常常溢出凹槽而流至磁芯壳体表面上,以 至影响到电感器的外形尺寸和整体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 一种一体成型电感器,其于线圈引脚与电极脚之间采用夹紧式连接结构, 从而有效增强线圈与电极脚之间的电连接强度和可靠性,以克服现有技术 的不足。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电感器,其线圈引脚与电 极脚之间的焊点被包覆于磁性实心体内,从而以有效改善电感器的尺寸控 制和整体外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成型电感器,包括一线圈、两电极脚和一压粉成型制成的磁 性实心体,该线圈镶嵌于该磁性实心体内,两电极脚的第一端部镶嵌于磁 性实心体内保持有电气间隙,两电极脚的第二端部伸出磁性实心体外折弯后紧贴于磁性实心体表面上;其中,该电极脚为薄板片状结构,电极脚第 一端部两侧向外一体横向延伸出两限位臂,于其中一限位臂两侧一体折弯 出两竖向夹片,于两竖向夹片之间形成一容纳槽,该线圈的两引脚分别被 夹紧于该两电极脚的容纳槽中焊接电连接。且该限位臂、线圈引脚和竖向 夹片都被填覆于磁性实心体内。优选的,所述竖向夹片的顶部设置有一内折勾。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的中部设置有一定位缺槽。优选的,所述磁性实心体的材料为软磁性合金粉末或绝缘铁粉。一种制作前述一体成型电感器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① 、制作电极脚,于薄板金属料带上冲压成型出电极脚,该两电极脚 的第二端部一体连接于料带上,两电极脚的第一端部横向正对并保持电气 间隙,于两电极脚的第一端部冲压成型出两侧的限位臂,并于其中一限位 臂上折弯出两竖向夹片,使两竖向夹片形成之容纳槽的上方开口保持敞开;② 、组装线圈,首先于前述容纳槽中涂装入锡膏,然后将线圈置放于 该电极脚上,并使线圈的引脚插装入该容纳槽中,最后合上该容纳槽的敞 开口以将引脚夹紧于两竖向夹片之间;③ 、过烘烤炉,将前述步骤2组装有线圈的料带送入烘烤炉中进行加热, 使锡膏熔化而将引脚与电极脚焊接连接; 、压粉成型磁性实心体,通过成型模具于前述线圈外压粉成型出磁 性实心体,使该磁性实心体包覆住线圈和两电极脚的第一端部;⑤、切电极脚,于料带上切断料带与电极脚第二端部的连接,分离出 单体的电感器元件;◎、折弯电极脚,将前述单体的电感器元件的电极脚折弯,使其第二 端部紧贴于磁性实心体表面上。优选的,在制作电极脚的步骤中,可同时于第一端部的中部冲压成型 出定位缺槽,以及于竖向夹片的顶部成型出内折勾。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一、 连接品质更佳,其首先利用该竖向夹片来夹紧线圈的引脚,接着 利用压粉成型的磁性实心体对线圈引脚与电极脚的焊点进行再次包覆,使 该线圈引脚与电极脚的连接经过双重锁紧而变得极其牢固可靠,藉此以增 强线圈与电极脚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线圈与电极脚之间的导电性能,有 利于降低阻抗,降低不良率,避免品质隐患的产生,最终以大大提高产品 品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 生产制作效率更高,本技术通过合理安排电感器的制作工艺, 简化制作流程,其制作电极脚、组装线圈、过烘烤炉、压粉成型磁性实心 体、切电极脚和折弯电极脚的工艺步骤都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作业,可 实现完全自动化作业,从而使得电感器的制作变得简单而迅速,具有高效 率、高品质的凸出特点。三、 外观更为美观、尺寸更好控制,由于其线圈引脚与电极片之间的 焊点系被完全包覆于磁性实性体中,因此不存在有锡膏溢出的问题,从而 有利于保证电感器的外形尺寸和美观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 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电极脚展开时的状态示图; 图3是图2的正视图,图中透视出电感器的内部结构; 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电极脚的立体放大示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制作工艺中料带上制作出电极脚后的示意图6是图5的立体视图7是本技术之实施例制作工艺中组装上线圈时的状态示意图8是本技术之实施例制作工艺中未夹紧线圈引脚时的状态示意图9是本技术之实施例制作工艺中夹紧线圈引脚后的状态示意图10是本技术之实施例制作工艺中成型磁性实心体后的状态示意图1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制作工艺中单体电感器元件示意图; 图12是图9的立体视图1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制作工艺的最终制成品。 附图标识说明10、线圈 11、引脚20、电极脚 21、第一端部211、限位臂 212、竖向夹片213、内折勾 214、容纳槽215、定位缺槽 22、第二端部30、磁性实心体 40、料带50、锡膏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 具体结构,包括一线圈IO、两电极脚20和一压粉成型制成的磁性实心体30, 该线圈10镶嵌于该磁性实心体30内,两电极脚20的第一端部21镶嵌于磁性 实心体30内保持有电气间隙并分别与线圈10的两引脚11电连接,两电极脚 20的第二端部22伸出磁性实心体30外折弯后紧贴于磁性实心体30表面上。 该磁性实心体30的材料可以为软磁性合金粉末或绝缘铁粉。如图4并结合图3,该电极脚20为薄板片状结构,电极脚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成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圈、两电极脚和一压粉成型制成的磁性实心体,该线圈镶嵌于该磁性实心体内,两电极脚的第一端部也镶嵌于磁性实心体内保持有电气间隙,两电极脚的第二端部伸出磁性实心体外折弯后紧贴于磁性实心体表面上;    其中,该电极脚为薄板片状结构,电极脚第一端部两侧向外一体横向延伸出两限位臂,于其中一限位臂两侧一体折弯出两竖向夹片,于两竖向夹片之间形成一容纳槽,该线圈的两引脚分别被夹紧于该两电极脚的容纳槽中焊接电连接;且该限位臂、线圈引脚和竖向夹片都被填覆于磁性实心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成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圈、两电极脚和一压粉成型制成的磁性实心体,该线圈镶嵌于该磁性实心体内,两电极脚的第一端部也镶嵌于磁性实心体内保持有电气间隙,两电极脚的第二端部伸出磁性实心体外折弯后紧贴于磁性实心体表面上;其中,该电极脚为薄板片状结构,电极脚第一端部两侧向外一体横向延伸出两限位臂,于其中一限位臂两侧一体折弯出两竖向夹片,于两竖向夹片之间形成一容纳槽,该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德邦饶金火
申请(专利权)人:奋发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