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综合布线中5类与6类双麦拉层、双接地线、双屏蔽线缆,它是由线芯、保护套以及双铝箔屏蔽层构成,线芯与保护套之间置有第一铝箔层,保护套与第一单层铝箔之间置有第二铝箔层,所述双铝箔屏蔽层的铝箔导体层相背设置并一致朝内,且双铝箔屏蔽层采用逆向螺旋式交互缠绕包裹,其中的线芯与第一单层铝箔之间及第一单层铝箔与第二单层铝箔之间还分别具有独立接地线,线芯与第一单层铝箔之间及保护套与第二单层铝箔之间还置有内麦拉层和外麦拉层。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的屏蔽线缆,可减小阻抗转移,达到真正的双层屏蔽效果,数据传输效果佳,接地可靠性更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屏蔽线缆,具体指的是一种综合布线中的5类与6类屏蔽线缆。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938337,公开了一种综合布线中5类和6类屏蔽线缆,它包括最外 层的护套(70)、线芯(80)以及在线芯(80)和护套(70)之间的第一单层铝箔(90),所述的铝箔 由铝箔导体层及敷于其表面的塑料薄膜绝缘层构成,还包括在护套(70)和第一单层铝箔(90) 之间的第二单层铝箔(100);所述的第二单层铝箔(100)的起点与第一单层铝箔(90)的末端相 接,并且两单层铝箔重叠180度。上述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1. 不能达到双层屏蔽效果双层铝箔结构中,第一层的铝箔导体层朝外,第二层的铝箔 导体层朝内,两铝箔导体层相对设置(即金属面相互接触),当铝箔导体层完全相接触时,会 导致明显降低双层屏蔽效果,结果等同于一层加厚或强于一层而小于两层的屏蔽效果,即 1+1<2,根本不能实现真正的双层屏蔽效果;更为严重的是,当屏蔽电缆在受热、弯曲及外力 磨损的情况下,极易使两层铝箔导体层之间先受损破裂,上述两相结合,大幅削弱屏蔽性能。2. 双层铝箔从头至尾采用直线包裹方式,存在电磁泄露的可能性。3. 只用一根接地线己公开技术中,为在电缆成端时做到方便快捷的施工,所以只采用 一根接地线,虽然可使地线在去掉保护套后直接显露于外面进行方便连接,但却难以确保地 线万无一失地连接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设计科学、真正实现双层屏蔽效果、数据 传输效果好、绝缘性能佳、从多个角度对铝箔层实施防护、接地可靠性更加优越的综合布线中5类与6类双麦拉层、双接地线、双屏蔽线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综合布线中5类与6类双麦拉层、双接地线、双屏蔽线 缆至少由线芯、保护套以及双铝箔屏蔽层构成,所述的双铝箔屏蔽层由两层铝箔导体层及敷 于其表面的塑料薄膜绝缘层构成,所述线芯与保护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层铝箔,所述保护套 与第一单层铝箔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层铝箔,第二单层铝箔的起点与第一单层铝箔的末端相接 并且两单层铝箔重叠180度,所述双铝箔屏蔽层的铝箔导体层相背设置并一致朝内,并且双 铝箔屏蔽层逆向螺旋包裹在线芯与保护套之间。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措施是,述中的线芯与第一单层铝箔之间及第一单层铝箔与第 二单层铝箔之间分别设置有独立的接地线。所述的线芯与第一单层铝箔之间及保护套与第二单层铝箔之间对应设置有内麦拉层和外 麦拉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歩1.铝箔导体层的金属面向不 同,实现真正的双层屏蔽效果双层铝箔由两层铝箔导体层(即金属面)及敷于其表面的塑料薄膜绝缘层构成,两层铝箔屏蔽层的铝箔导体层方向一致朝内,相背设置形成金属面相互隔离而不接触的局面,形成真正完整的双层屏蔽效果,即1+1=2,如此,对转移阻抗有实质 性的改善,极为有效的提高屏蔽性能。2.两铝箔导体层一致朝内地相背设置,可防止在屏蔽 电缆受热、弯曲及外力磨损的情况下,对铝箔层产生的破坏,即使受损破裂,也是塑料薄膜 绝缘层先受损,而铝箔金属面得以保护,不会影响屏蔽性能。3.双层铝箔结构包裹方式不同双层铝箔结构采用逆向螺旋形包裹,起到两层铝箔屏蔽层交错保护的效果,有效控制单层包裹可能产生的电磁泄露,提高屏蔽的可靠性。4.接地线不同每层屏蔽层均分别设置独立的接地线,双接地线虽然会使施工变得略为烦琐,但能够更可靠稳固的实现接地。操作时只需将这两条接地线合并后一并接地即可,可靠性更加优越。5.麦拉层设置层数不同在线芯与 第一单层铝箔之间及保护套与第二单层铝箔之间具有内麦拉层和外麦拉层共两层,内麦拉层可防止内部的PE线芯一旦破损,使里面的铜线导体与铝箔层直接接触而降低数据传输效果; 而外麦拉层的目的在于保护套受损时能够起到绝缘作用,对铝箔层保护到底。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5类屏蔽线缆的纵剖面图2是本技术6类屏蔽线缆的纵剖面图3是本技术铝箔屏蔽层的金属面向示意图4是本技术5类和6类屏蔽线缆的外观示意图。图中1、线芯,2、保护套,3、第一单层铝箔,4、第二单层铝箔,5、铝箔导体层,6、 塑料薄膜绝缘层,7、第二接地线,8、内麦拉层,9、外麦拉层,10、第一接地线。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图2与图3所示,本技术结构中,综合布线中5类与6类双麦拉层、双 接地线、双屏蔽线缆包括线芯l、保护套2、双铝箔屏蔽层,线芯1与保护套2之间具有第一 单层铝箔3,保护套2与第一单层铝箔3之间具有第二单层铝箔4,第二单层铝箔4的起点与 第一单层铝箔3的末端相接并且两单层铝箔重叠180度,铝箔屏蔽层由铝箔导体层5及敷于 其表面的塑料薄膜绝缘层6构成,两层铝箔屏蔽层的铝箔导体层5相背设置并一致朝内,塑 料薄膜绝缘层6均朝外(见图5),此金属面向一致并朝内的结构形式可使金属面相互隔离而 不是完全接触,达到真正的双层屏蔽效果,提高屏蔽性能,对转移阻抗有明显的改善。.而且 使铝箔导体层5在屏蔽电缆受损破裂的情况下也不会先遭到损坏,而是塑料薄膜绝缘层6先 受损,而铝箔金属面得以被保护。参见图4的外观图所示,双铝箔屏蔽层采用逆向螺旋包裹的方式设在线芯1与保护套2之间。该逆向螺旋包裹式结构可使两层铝箔屏蔽层交错设置,得到交互保护屏蔽的效果,进 而抑制电磁泄露现象,确保屏蔽性能不受损。线芯1与第一单层铝箔3之间、第一单层铝箔3与第二单层铝箔4之间分别设置有独立 的第一接地线10和第二接地线7,即共两条接地线。双接地线可使接地更加可靠保障,操作 时只需将这两条接地线合并后一并接地即可,确保接地成功。线芯1与第一单层铝箔3之间具有内麦拉层8,保护套2与第二单层铝箔4之间具有外 麦拉层9,其中的内麦拉层8旨在防止内部PE线芯破损致使铜线导体与铝箔层直接接触,从 而降低数据传输效果,而外麦拉层9可使保护套2即使破损仍能起到绝缘作用,对铝箔层实 施保护。本屏蔽线缆通过对铝箔导体层的金属面向、接地线、麦拉层进行结构上的实质性改进, 从多个角度对铝箔层实施防护,使接地可靠性更加优越,实现真正的双层屏蔽效果,解决了 对比技术中的诸多技术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主要实施方式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 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其 他若干技术精确、美化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综合布线中5类与6类双麦拉层、双接地线、双屏蔽线缆,具有线芯、保护套以及双铝箔屏蔽层,所述的双铝箔屏蔽层由两层铝箔导体层及敷于其表面的塑料薄膜绝缘层构成,所述线芯与保护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层铝箔,所述保护套与第一单层铝箔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层铝箔,第二单层铝箔的起点与第一单层铝箔的末端相接并且两单层铝箔重叠180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铝箔屏蔽层的铝箔导体层相背设置并一致朝内,并且双铝箔屏蔽层逆向螺旋包裹在线芯与保护套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布线中5类与6类双麦拉层、双接地线、双屏蔽线缆,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芯与第一单层铝箔之间及第一单层铝箔与第二单层铝箔之间分别设置有 独立的接地线。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布线中5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综合布线中5类与6类双麦拉层、双接地线、双屏蔽线缆,具有线芯、保护套以及双铝箔屏蔽层,所述的双铝箔屏蔽层由两层铝箔导体层及敷于其表面的塑料薄膜绝缘层构成,所述线芯与保护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层铝箔,所述保护套与第一单层铝箔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层铝箔,第二单层铝箔的起点与第一单层铝箔的末端相接并且两单层铝箔重叠180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铝箔屏蔽层的铝箔导体层相背设置并一致朝内,并且双铝箔屏蔽层逆向螺旋包裹在线芯与保护套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忠清,
申请(专利权)人:褚忠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