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1543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用于将显影剂加热的加热辊,设置在加热辊下部的定影带,定影带的外表面与加热辊的外表面邻接并形成咬合部,定影带为一封闭带件,沿一闭合路径循环转动,定影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闭合路径上的定影带定位部件,定位部件与定影带的内表面邻接,其中,加热辊内设有第一电压施加部件,向加热辊施加与显影剂带电极性相同的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定影装置可有效防止显影剂附着在加热辊外表面上,从而避免定影过程中在印刷介质上形成污点,确保印刷介质不受污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复印机或激光打 印机的定影装置。
技术介绍
复印机与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印刷设备,为现代化办公提供了极 大的方便。现有的复印机与激光打印机都是使用电照相的方式形成图 像,在形成图像过程中,将作为显影剂的碳粉定影在作为印刷介质的 纸张上,从而在纸张上形成所需的图案与文字。因此,复印机与激光 打印机均设有将碳粉定影在纸张上的定影装置,现有的 一种定影装置 的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的定影装置包括有加热辊11,加热辊11的中部设有一圆轴状的加热源12,加热辊11在加热源12的带动下沿着图中箭头Al方 向旋转。同时,加热源12产生加热辊11加热显影剂所需的热量,以 便加热辊11将显影剂加热。在加热辊11下方有定影带13,定影带13为一环形封闭带件, 沿一闭合路径循环转动。由图1可见,定影带13循环的闭合路径大 致成一倒三角形,并且在定影带13循环的闭合路径上设有四个定位 部件,分别是驱动辊l4、转向辊l5、 W以及加压辊l7。驱动辊14设置在定影带13 —个转向位置上,并沿着图中箭头 A2方向旋转,从而带动定影带1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向辊15、 16 设置在闭合路径另外两个转向位置上,用于带动定影带13转向。加 压辊17设置在加热辊11的正下方,用于推压定影带13,使定影带 13的外表面与加热辊11的外表面邻接。驱动辊14、转向辊15、 16 以及加压辊17均与定影带13的内表面邻接,并限定了定影带13的 循环路径。在加热辊11的外表面与定影带13外表面邻接处形成一咬合部 18,咬合部18形成打印介质的定影路径。如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工作时,加热辊1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定影带13在驱动辊14的驱动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作为打印介 质的纸张20落到定影带13的外表面上,并从咬合部18上经过。在 纸张20上载有作为显影剂的碳粉21,当纸张20经过咬合部18时, 加热辊11产生的热量将碳粉21融化,使碳粉21定影在纸张20上, 从而形成所需的图案与文字。另外,现有的碳粉21大多带有一定电荷,这些电荷极性相同, 即同 一款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使用的碳粉21均带正电或均带负电。参见图2,纸张20进入咬合部18后,布置在纸张20上的部分 碳粉21可能跳到并附着加热辊11的外表面上,当加热辊11旋转 时,附着在加热辊11外表面上的碳粉11转印到纸张20上,在纸张 20上形成污点,影响打印效果。另外,在咬合部18的下游处,也有可能部分碳粉21跳到并附着 在加热辊11的外表面上,当加热辊旋转一周后,附着在其上的碳粉 21转印到纸张20上,也会对纸张20造成污损,影响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显影剂附着在加热辊外表面的定影装置;本技术的另 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避免对纸张造成污损的定影装置。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定影装置包括用于将 显影剂加热的加热辊,设置在加热辊下部的定影带,定影带的外表面 与加热辊的外表面邻接并形成咬合部,定影带为一封闭带件,沿一闭 合路径循环转动,定影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闭合i 各径上的定影带定位部 件,定位部件与定影带的内表面邻接,其中,加热辊内设有第一电压 施加部件,向加热辊施加与显影剂带电极性相同的电压。由上述方案可见,在加热辊内设置的第一电压施加部件能使加热 辊带有与显影剂带电极性相同的电压,这样,当显影剂跳到加热辊外 表面时,由于显影剂所带电的极性与加热辊外表面的电压极性相同而4被排斥,有效防止显影剂附着在加热辊的外表面上,从而有效避免在 印刷介质上形成污点。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在定影带循环转动的闭合路径内设置第二电 压施加部件,第二电压施加部件设置在定影带下方靠近咬合部处,向 定影带施加与显影剂带电极性相反的电压。由此可见,靠近咬合部附近的定影带下方设有第二电压施加部 件,向定影带施加与显影剂带电极性相反的电压,这样,当印刷介质 穿过咬合部时,布置在印刷介质上的显影剂被定影带所吸引而附着在 印刷介质上,可更有效的防止显影剂附着在加热辊上,从而避免对印 刷介质造成污损。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定影装置与打印介质、显影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定影装置与打印介质、显影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还显示了打印介质、显影剂与定影装置的位置关系;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还显示了打印介质与定影装置的位置关系。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现有的定 影装置相同,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包括加热辊31、定影带33以及i殳 置在定影带33循环的闭合路径上的多个定位部件。加热辊31内i殳有加热源32,加热源32产生热量供加热辊31将 作为显影剂的碳粉41融化。并且,加热源32沿图中箭头A3方向旋 转,并带动加热辊3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加热辊31内还设有第一电压施加部件,本实施例中,第 一电压施加部件为设置在加热辊31内表面一周上的导电带43,导电 带43为多个片状的间隔布置在加热辊31内的带电体,其向加热辊 31的外表面施加与碳粉41带电极性相同的电压,使加热辊31的外表面所带电压与碳粉41带电极性相同,从而排斥附着在加热辊31外 表面的碳粉41。在加热辊31的下方设有定影带33,与现有的定影带相同,本实 施例的定影带33为封闭的带体,由多个定位部件定位,并固定在一 闭合的循环路径上,在该闭合的路径上循环转动。本实施例的定位部件包括设置在三个转向位置上的驱动辊34以 及转向辊35、 36,其中驱动辊34按照图中箭头A4方向旋转,从而 带动定影带33以顺时针方向旋转。转向辊35、 36设置在定影带33 循环路径的另外两个转向位置上,以便定影带33在这两转向位置顺 利换向。当然,本实施例中,驱动辊34、转向辊35、 36的外表面均 与定影带33的内表面邻接,并限定定影带33的循环路径。由图3可见,加热辊31的外表面与定影带33的外表面邻接,并 且在邻接处形成一咬合部38,咬合部38是纸张40的定影通道,纸 张40经过咬合部38时,布置在纸张40上的碳粉41被加热辊31融 化,在纸张40上形成图案与文字。在咬合部38的正下方设有第二电压施加部件,本实施例中,第 二电压施加部件为一偏压辊37,其设置在循环的闭合路径内,向定 影带33施加与碳粉41带电极性相反的电压,使定影带33所带电荷 极性与碳粉41所带电荷极性相反,从而吸附布置在纸张40上的碳粉 41,避免碳粉附着在加热辊31的外表面。另外,在定影带33循环的闭合路径内定影带33的下方设有加热 板39,其位于定影带33转动方向上咬合部38的上游位置,并且与 定影带33的内表面邻接。加热板39发出热量以将咬合部38前一段 的定影带33加热,从而将落在定影带33纸张40上的碳粉41加热, 防止碳粉41在进入咬合部38前跳到加热辊31的外表面。当载有碳粉41的纸张40落到定影带33的外表面后,纸张40随 着定影带33的转动而被送入咬合部38。纸张40进入咬合部38前, 经过加热板39的正上方时,加热板39发出的热量将碳粉41进行预 热,防止碳粉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定影装置,包括 用于将显影剂加热的加热辊; 设置在所述加热辊下部的定影带,所述定影带的外表面与加热辊的外表面邻接并形成咬合部,所述定影带为一封闭带件,沿一闭合路径循环转动; 设置在所述闭合路径上的定影带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 件与定影带的内表面邻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辊内设有第一电压施加部件,向加热辊施加与显影剂带电极性相同的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诗逸
申请(专利权)人:特新机电东莞有限公司特新企业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