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杂多酸混合催化体系合成羧酸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81511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硫酸-杂多酸(盐)混合催化体系合成羧酸酯,是以硫酸—杂多酸(盐)混合催化体系作为羧酸酯合成的催化剂,以价格低廉的硫酸作催化剂,再向其中添加少量杂多酸(盐)作缓蚀剂,形成新的混合催化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既保持了原有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不变,又较好地解决了硫酸对金属设备的腐蚀问题,比单独使用杂多酸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的羧酸酯的合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硫酸-杂多酸(盐)混合催化剂催化合成羧酸酯。目前,用于羧酸酯类合成的催化剂主要有三类一般酸型催化剂、固体酸型催化剂、杂多酸及其固载物催化剂等。在2000年3月第19卷第二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上由高丽鹃等发表的“酯合成的新型催化剂”文章给出一般酸型催化剂包括磷酸、硼酸、有机磺酸和硫酸等。这些物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催化机理,特别是有机磺酸,它是一种强酸,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可较好的防止反应物氧化着色,减轻或避免醚化、氧化和磺化等副反应的发生。曾汉维等(化学试剂,1996,8(6)368-369.)用对甲苯磺酸催化对羟基苯甲酸甲、乙、丙酯的合成,其产率均在90%以上。但是这类催化剂仍存在腐蚀金属设备的问题。固体酸催化剂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多种沸石(包括合成分子筛)、各种改性沸石催化剂及FeCl3·6H2O、NH4Fe(SO4)2·12H2O、SO42-/ZrO2-TiO2及稀土氧化物催化剂等。这类催化剂能较好地避免使用浓硫酸所产生的腐蚀等问题,特别适用于气固相反应体系中进行连续酯化,但催化剂的成本高,且与现有生产工艺流程不相适应。杂多酸催化剂既可以做为均相或多相催化剂,又可做氧化还原或酸催化剂,甚至两者兼而有之的多功能催化剂。其结构有Keggin结构及其衍生结构、Dawson结构、Anderson结构和Silverton结构等。在催化反应中用的最多的是Keggin结构及其衍生结构。目前研究较多的有钨、钼和磷、硅的杂多酸,如在1993年3月第14卷第二期的“催化学报”上由王恩波等发表的“杂多酸催化剂连续法合成乙酸乙酯”一文选用饱和Keggin结构112系列和不饱和111系列杂多酸(如H3PW12O40、H3SiW12O40和α-H3SiW11O36等)为均相催化剂,或者固载到活性炭上制成非均相催化剂,进行连续法合成乙酸乙酯,杂多酸催化剂用量1%(占底液w/v比),醇酸比1∶1,粗酯含量>95%,选择性近100%。虽然上述反应都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但由于杂多酸催化剂的使用量大,催化剂使用寿命短,造成生产成本偏高,无法适应当前利润率较低的羧酸酯类生产形势。本专利技术以合成醋酸丁酯为例,使用的催化剂硫酸质量分数为0.1~5.0%,杂多酸(盐)质量分数为0.05%~2.0%,在羧酸酯合成所用的混合催化体系反应中其温度低于180℃,在该体系中SUS-304和316不锈钢试片的腐蚀速度低于0.05mm/a.通过实验表明采用硫酸作催化剂,以杂多酸(盐)作缓蚀剂的一种新型催化体系,使杂多酸(盐)的使用量大大减少,其原生产工艺条件、工艺流程不做任何改变,既可保证酯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又能减少金属腐蚀问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生产能连续进行,且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单独使用杂多酸的费用,易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该催化剂用以合成的羧酸酯可以是脂肪族羧酸,也可以是芳香族羧酸,该脂肪族羧酸,可以是饱和脂肪酸,也可以是不饱和脂肪酸。所用的醇为C2-C8脂肪醇。所以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有机羧酸酯合成领域。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使用硫酸—杂多酸、硫酸、杂多酸(用磷钼酸)作催化剂,对比催化剂的活性,实验结果见表1的催化剂活性对比实验结果。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使用硫酸—磷钼酸混合催化体系作酯合成催化剂时,其催化活性稍高于单独使用硫酸的催化活性,大大高于单独使用磷钼酸的催化活性,所使用的磷钼酸用量最小,仅是0.2%。例2分别用SUS-304和SUS-316不锈钢制成30×20×4mm的试片,事先用不同粒度的金相砂纸进行打磨、脱脂、清洗、干燥,并在实验前后用分析天平(精确到0.0001g)称重,将试片挂在玻璃钩上放入1000ml装有回流冷凝器和温度计的三颈烧瓶中,烧瓶中装有800g实验介质,组成为冰醋酸50%(质量分数,以下同)、醋酸丁酯30%、浓硫酸1%、磷钼酸0.2%,其余为水,加热,使介质处于沸腾状态,温度100~105℃,时间240h,SUS-304和SUS-316不锈钢试片的腐蚀速度分别为0.025mm/a和0.013mm/a. 然后在上述其它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验介质中不加磷钼酸时,分别对SUS-304和SUS-316不锈钢试片的腐蚀情况试验,其腐蚀速度分别为7.16mm/a和6.94mm/a. 上述两例试验结果证明,本专利技术用以进行羧酸酯合成其优点是,即保持了用硫酸作催化剂时的原生产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又能减少对金属腐蚀问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比单一用杂多酸作催化剂的用量大大减少,使成本大大降低。所以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在化工行业羧酸酯的合成领域。表一 催化剂活性对比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1.一种硫酸-杂多酸(盐)混合催化体系合成羧酸酯,其特征在于以硫酸作为酸催化剂,以杂多酸(盐)作为缓蚀剂,两者混合在一起,共同作为酯合成的催化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杂多酸(盐)混合催化体系合成羧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多酸(盐)为饱和Keggin结构112系列和不饱和111系列杂多酸(盐)及Dawson结构218系列杂多酸(盐)中的一种,Keggin结构杂多酸的分子式为H3PW12O40、H4SiW12O40、H3PMo12O40、H4SiMo12O40、n-H8PMo11O39、n-H8SiW11O39,Dawson结构杂多酸的分子式为H6P2Mo18O62、H6P2W18O6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杂多酸(盐)混合催化体系合成羧酸酯,其特征在于作催化剂的硫酸质量分数为0.1%~5.0%,作缓蚀剂的杂多酸(盐)的质量分数为0.05%~2.0%.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硫酸-杂多酸(盐)混合催化体系合成羧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多酸盐可以是碱金属离子,也可以是碱土金属离子,最好是钠、钾、铯、铵离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硫酸-杂多酸(盐)混合催化体系合成羧酸酯,是以硫酸—杂多酸(盐)混合催化体系作为羧酸酯合成的催化剂,以价格低廉的硫酸作催化剂,再向其中添加少量杂多酸(盐)作缓蚀剂,形成新的混合催化体系。本专利技术既保持了原有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不变,又较好地解决了硫酸对金属设备的腐蚀问题,比单独使用杂多酸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的羧酸酯的合成。文档编号B01J27/14GK1445019SQ0310817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刘文彬, 王军 申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酸-杂多酸(盐)混合催化体系合成羧酸酯,其特征在于以硫酸作为酸催化剂,以杂多酸(盐)作为缓蚀剂,两者混合在一起,共同作为酯合成的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彬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