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1027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五金手动工具领域,一种棘轮扳手,其手柄的一端连接头部,头部设有圆孔,其圆孔内缘两端设有环型卡槽,圆孔内设有可转动的扳体头,扳体头的中间设有四方通孔,通孔一侧面的中间设有凹槽,扳体头的两端呈圆台型,中间的圆周上设有缺口,缺口的两平面相互垂直,其中一平面上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弹簧,在缺口内设有滚针,扳体头容置在圆孔中间,两端设有端盖,端盖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弹簧挡圈,弹簧挡圈进入圆孔内缘的环型卡槽内固定端盖,四方通孔内设有四方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不受回转角度和空间限制,通过使用正反面实现棘轮扳手的换向,完成螺丝的紧固和松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工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现有棘轮扳手是利用一个棘爪的齿与旋转齿轮(或棘轮)啮合,其位于扳手头部 的开口中。棘轮可限定一个成形的开口,以直接与螺母配合或容纳一个特殊的插入工具。当 工作时,扳手从施力到回位下次加力的位置会受到棘轮齿的角度限制,不能在任意位置停 留,因此限制了使用空间和角度,不易在空间狭小的范围内使用。由于棘轮是面接触的,当 扭力过大时容易卡死,造成棘轮扳手暂时失效;另外,棘轮扳手的调整旋钮结构易拆卸,换 向件等零部件易损坏或丢失,会造成扳手受到破坏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 理,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灵活的棘轮扳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手柄的 一端连接头部,头部设有圆孔,其圆孔内缘两端设有环型卡槽,圆孔内设有可转动的扳体 头,扳体头的中间设有四方通孔,通孔一侧面的中间设有凹槽,扳体头的两端呈圆台型,中 间的圆周上设有缺口,缺口的两平面相互垂直,其中一平面上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弹簧, 在缺口内设有滚针,扳体头容置在圆孔中间,两端设有端盖,端盖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 设有弹簧挡圈,弹簧挡圈进入圆孔内缘的环型卡槽内固定端盖。本技术的扳体头中间圆周上均勻分布有3个缺口。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不受回转角 度和空间限制,通过使用反正面来实现棘轮扳手换向。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右视图的分解图。图中标记1、手柄,2、弹簧挡圈,3、端盖,4、弹簧,5、滚针,6、扳体头,7、四方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棘轮扳手,其手柄1的一端连接头部,头部设有圆孔,其圆 孔内缘两端设有环型卡槽,圆孔内设有可转动的扳体头6,扳体头的中间设有四方通孔,通 孔一侧面的中间设有凹槽,扳体头的两端呈圆台型,中间的圆周上设有缺口,缺口的两平面 相互垂直,其中一平面上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弹簧4,在缺口内设有滚针5,扳体头容置在 圆孔中间,两端设有端盖3,端盖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弹簧挡圈2,弹簧挡圈进入圆孔内缘的环型卡槽内固定端盖3。扳体头中间圆周上均勻分布有3个缺口,扳体头6中间的 四方通孔内设有四方棒,四方棒7的两端侧面上分别设有定位钢球。组装时,先将1个弹簧挡圈2放到端盖3的槽内,捏紧后安放到手柄1 一端连接头 部的圆孔内缘的环型卡槽上,扳体头6两端呈圆台型,中间的圆周上均勻分布有3个缺口, 缺口的两平面相互垂直,其中一平面上设有圆孔,用钙基锂脂将3个弹簧4安放到平面上的 圆孔内,把3个滚针5放到扳体头6的缺口平面上,捏紧后把扳体头6装到手柄1头部的圆 孔内,调试转动灵活后,再把1个弹簧挡圈2放到端盖3的槽内,捏紧后安放到手柄1头部 的圆孔内缘的另一环型卡槽上即可完成。其结构合理,加工简单,装配方便,省时省力,生产 效率高。扳体头上的缺口与弹簧、滚针可以实现逆转轻松、正转施力的功能,扳手从施力到 回位下次再施力的位置不受角度和空间的限制,任意位置均可以使用操作;扳体头通过端 盖上的弹簧挡圈连接定位在手柄1头部的圆孔内。使用时扳体头的四方通孔内加四方棒, 四方棒侧面上的一定位钢球进入四方通孔内的凹槽,四方棒定位,将套筒套在四方棒 上,完 成与套筒连接,转动手柄1带动套筒旋转即可实现对工件的旋转。四方棒从正面插入四方 通孔内,旋转手柄实现紧固螺丝的目的;从背面插入四方通孔内进行旋转可实现松动螺丝 的目的,由此实现棘轮扳手的换向功能。由于弹簧4的弹性使滚针5随时都能与手柄1头 部的圆孔内表面接触,当施加力使手柄1正转时,扳体头6上的缺口平面驱动滚针5使得滚 针5与圆孔内表面接触更加紧密,使弹簧4压缩,弹性变形使扭力值增加,从而驱动套筒旋 转,达到扭紧螺母的目的,当施加在手柄1上的力撤销时,弹性变形结束,滚针5与圆孔内表 面恢复到原来的接触状态,不会使扳手卡死,当在手柄1上施加力使手柄1反转时,手柄1 的内孔表面推动滚针5在扳体头6的缺口平面上运动,压缩弹簧4,从而实现普通棘轮扳手 的倒转功能,只需要很小的力即可,当施加在手柄1上的力撤销时,滚针5停止压缩弹簧4, 弹簧4又把滚针5弹到与圆孔内表面接触,并锁定位置,实现任意位置停留。将四方棒7从 正面插到扳体头6的四方通孔内,四方棒7侧面上的定位钢球进入通孔侧面的中间凹槽,将 套筒套在四方棒7上转动手柄1带动套筒旋转即可实行普通棘轮扳手的功效。如需换向使 用,把四方棒从扳体头6的反面插入即可。本技术结构合理,加工简单,装配方便,对零 部件的要求比较同类产品要求低,使用简单、方便不受空间限制,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权利要求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手柄的一端连接头部,头部设有圆孔,其圆孔内缘两端设有环型卡槽,圆孔内设有可转动的扳体头,扳体头的中间设有四方通孔,通孔一侧面的中间设有凹槽,扳体头的两端呈圆台型,中间的圆周上设有缺口,缺口的两平面相互垂直,其中一平面上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弹簧,在缺口内设有滚针,扳体头容置在圆孔中间,两端设有端盖,端盖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弹簧挡圈,弹簧挡圈进入圆孔内缘的环型卡槽内固定端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扳体头中间圆周上均勻分布有3个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五金手动工具领域,一种棘轮扳手,其手柄的一端连接头部,头部设有圆孔,其圆孔内缘两端设有环型卡槽,圆孔内设有可转动的扳体头,扳体头的中间设有四方通孔,通孔一侧面的中间设有凹槽,扳体头的两端呈圆台型,中间的圆周上设有缺口,缺口的两平面相互垂直,其中一平面上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弹簧,在缺口内设有滚针,扳体头容置在圆孔中间,两端设有端盖,端盖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弹簧挡圈,弹簧挡圈进入圆孔内缘的环型卡槽内固定端盖,四方通孔内设有四方棒。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不受回转角度和空间限制,通过使用正反面实现棘轮扳手的换向,完成螺丝的紧固和松动。文档编号B25B23/00GK201609878SQ20102013569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刘永刚 申请人:文登威力高档工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手柄的一端连接头部,头部设有圆孔,其圆孔内缘两端设有环型卡槽,圆孔内设有可转动的扳体头,扳体头的中间设有四方通孔,通孔一侧面的中间设有凹槽,扳体头的两端呈圆台型,中间的圆周上设有缺口,缺口的两平面相互垂直,其中一平面上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弹簧,在缺口内设有滚针,扳体头容置在圆孔中间,两端设有端盖,端盖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弹簧挡圈,弹簧挡圈进入圆孔内缘的环型卡槽内固定端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文登威力高档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