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0371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多媒体功能的便携式终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包括第一机体、围绕第一铰链轴相对第一机体转动的第二机体以及用于将第二机体结合到第一机体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壳体、被收容于铰链壳体一端内部的铰链模块、垂直于第一铰链轴的结合轴、位于铰链壳体内的中间支架、固定在第二机体的结合部件、位于铰链壳体内壁和中间支架之间的弹性部件,结合轴贯穿中间支架、结合部件,并且中间支架上设置第一山形部,结合部件上设置与之对应的第二山形部,结合轴贯穿第一山形部和第二山形部,根据第一山形部和第二山形部的配合提供结合部件的旋转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铰链装置结合一对机体而实 现开闭动作,且在打开状态下可以将其中一个机体前后翻转的便携式终端。
技术介绍
通常,便携式终端是指具有数据输入/输出装置、信号收发装置等的用于进行无 线通信或收看多媒体信息的便携式设备,根据其外观可被分为多种类型,如直板型、折叠型 和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等。折叠型便携式终端由主体、盖体和可旋转地连接所述主体和盖体的铰链机构构 成,通过盖体的旋转动作进行开闭。在所述盖体紧贴所述主体的待机模式下可以防止键盘 的误动作,而在通话模式下可打开盖体而确保麦克风和扬声器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从而有 利于缩小整体体积。由此,折叠型便携式终端成为主要的便携式终端类型之一。本申请人所拥有的第296,038号韩国专利(公告日2001年7月12日,对应的美 国专利号为第6,292,980号)公开了折叠型便携式终端及其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形 成在盖体下端的铰链壳体和设置在铰链壳体内的铰链模块,该铰链模块用于在盖体相对主 体旋转的过程中提供驱动力。所述铰链壳体内形成隔壁,以固定铰链模块,防止其移动。所 述铰链模块包括壳体和依序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铰链轴、铰链凸轮和铰链弹簧。铰链轴上 形成山形部,所述铰链凸轮上形成与所述山形部相配合的山形部和谷形部。随着盖体的开 闭动作,所述铰链轴保持不动,所述壳体、铰链凸轮、铰链弹簧与所述盖体一起旋转,同时铰 链凸轮沿铰链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铰链弹簧随着所述铰链凸轮的移动沿着铰链轴方向伸 缩。由此,提供旋转动力的同时,在开闭位置维持盖体相对主体保持不动。所述铰链壳体的 两端分别形成空腔,一端的空腔用来结合所述铰链模块,另一端的空腔用来结合铰链转轴。 所述盖体可以围绕该铰链转轴转动。并且,所述铰链转轴呈中空形状,用于引入挠性印刷电 路板或导线。但是,现有的便携式终端的外观是由便于执行音频通话、传送信息等通信功能的 外观演变而来的,因此在利用多媒体服务时存在诸多不便。例如,一般的便携式终端的显示 装置纵向尺寸较大,因此在收看多媒体数字广播、视频文件等时不太方便。尤其,对于折叠 型便携式终端来讲,在收看广播节目或视频时需要保持打开盖体的状态,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收看视频等 多媒体功能的便携式终端。并且,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所采用的 铰链装置,可以将对机体上的显示装置等的设置空间所产生的影响最小化,即可以在机体 上确保足够的空间以设置显示装置等并保持良好的外观。并且,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布置挠性印刷电路板的便携式终4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便携式终端,包括第一机体、结合于所述第 一机体并围绕第一铰链轴相对所述第一机体转动的第二机体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机体结 合到所述第一机体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一铰链轴方向延伸并围绕所述第 一铰链轴转动的铰链壳体和被收容于所述铰链壳体一端内部的铰链模块,该铰链模块的一 端结合于所述第一机体而支撑所述铰链壳体围绕所述第一铰链轴旋转的动作,所述铰链装 置包括结合轴,该结合轴朝垂直于所述第一铰链轴的第二铰链轴方向延伸,其一端固定在 所述铰链壳体;中间支架,该中间支架位于所述铰链壳体内,所述结合轴贯穿该中间支架, 使得该中间支架能够沿所述结合轴进退;结合部件,该结合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机体,可旋 转地结合于贯穿所述中间支架的所述结合轴;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结合于所 述铰链壳体内壁和中间支架,向所述中间支架施加压力使其靠近所述结合部件,并且,所述 中间支架在与所述结合部件相面对的面设置第一山形部,所述结合部件在与所述中间支架 相面对的面设置与所述第一山形部滑动接触的第二山形部,所述结合轴贯穿所述第一山形 部和第二山形部,根据所述第一山形部和第二山形部的配合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力转换为 使所述结合部件围绕第二铰链轴旋转的旋转力。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架包括形成有所述第一山形部的主体以及从所述主体两侧朝 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支撑体,所述主体的两侧分别布置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结 合于所述支撑体。优选地,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结合部件和中间支架之间的套筒,所述套 筒环绕所述第一山形部和第二山形部的外周面。优选地,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在所述铰链壳体外周面上沿所述第一铰链轴方向延 伸的开口以及结合于所述铰链壳体外周面而用于闭合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中间支架通过 所述开口结合于所述铰链壳体内部。优选地,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形成在通过所述开口露出的所述铰链壳体内壁的安 装面以及形成在所述结合轴一端的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优选地,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盖板的一个面上朝所述铰链壳体外侧突 出的限位凸起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机体或所述结合部件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被所述 限位槽的内壁挡住而限制所述第二机体围绕所述第二铰链轴旋转的范围。优选地,所述第二机体围绕所述第二铰链轴旋转的范围为180度。优选地,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从所述支撑体朝与所述第一山形部相反的方向突出 的第一支撑凸起,所述弹性部件为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撑凸起周围的螺旋弹簧。优选地,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从所述铰链壳体的内壁沿着所述第二铰链轴方向延 伸的第二支撑凸起,所述第二支撑凸起可进退地插入到所述第一支撑凸起中,以限制所述 中间支架的旋转并引导所述中间支架的进退运动。优选地,还具备从所述第一机体延伸而布置到所述第二机体的挠性印刷电路板, 所述挠性印刷电路板环绕所述第一山形部、第二山形部的周围,且环绕角度至少为180度, 由此所述挠性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布置在所述铰链壳体内。优选地,所述挠性印刷电路板从所述第一机体被引入到所述铰链壳体,并在所述 铰链壳体内环绕所述中间支架的部分外周之后再环绕所述第一山形部、第二山形部的周围。优选地,还具备从所述第一机体延伸而布置到所述第二机体的挠性印刷电路板, 所述挠性印刷电路板环绕所述套筒的周围,且环绕角度至少为180度,由此所述挠性印刷 电路板的一部分布置在所述铰链壳体内。优选地,所述挠性印刷电路板从所述第一机体被引入到所述铰链壳体,并在所述 铰链壳体内环绕所述中间支架的部分外周之后再环绕所述套筒的周围。优选地,该便携式终端的横向长度大于纵向长度。根据本技术的便携式终端,结合于第二机体的结合部件固定在第二机体的侧 壁或者一侧的内壁上,可以减小在第二机体内所占用的空间。由此,可以确保第二机体内的 部件安装空间,尤其在第二机体上设置显示装置时,可以自由设定第二机体上的显示装置 位置。并且,虽然由一对机体构成,但是在打开第二机体的状态下,将其前后翻转之后再次 折叠到第一机体上,可以维持显示装置向外露出的状态,便于收看视频等。尤其,可以通过 铰链壳体的内部空间布置挠性印刷电路板,因此易于布置挠性印刷电路板并防止其受损。 并且,由于利用铰链壳体内部空间布置挠性印刷电路板,不需要专门的挠性印刷电路板设 置空间,减小了整体的设置空间,有利于确保第二机体内的显示装置等其他部件的安装空 间。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图1所示便携式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第一机体、结合于所述第一机体并围绕第一铰链轴相对所述第一机体转动的第二机体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机体结合到所述第一机体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一铰链轴方向延伸并围绕所述第一铰链轴转动的铰链壳体和被收容于所述铰链壳体一端内部的铰链模块,该铰链模块的一端结合于所述第一机体而支撑所述铰链壳体围绕所述第一铰链轴旋转的动作,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装置包括:  结合轴,该结合轴朝垂直于所述第一铰链轴的第二铰链轴方向延伸,其一端固定在所述铰链壳体;  中间支架,该中间支架位于所述铰链壳体内,所述结合轴贯穿该中间支架,使得该中间支架能够沿所述结合轴进退;  结合部件,该结合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机体,可旋转地结合于贯穿所述中间支架的所述结合轴;  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结合于所述铰链壳体内壁和中间支架,向所述中间支架施加压力使其靠近所述结合部件,  并且,所述中间支架在与所述结合部件相面对的面设置第一山形部,所述结合部件在与所述中间支架相面对的面设置与所述第一山形部滑动接触的第二山形部,所述结合轴贯穿所述第一山形部和第二山形部,根据所述第一山形部和第二山形部的配合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力转换为使所述结合部件围绕第二铰链轴旋转的旋转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成浩金原兑黄汉圭赵珌济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