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交替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9622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侧交替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装置,包括物料输送隧道(2)和位于隧道侧面的进风气流加湿机构,该装置由进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2)左侧的左进风单元和进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2)右侧的右进风单元串接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气流沿隧道两侧交替进风对物料进行回潮加湿,有效缩小物料在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过程中沿隧道宽度方向上的水分偏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侧面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侧面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装置,仅采用单侧进风方式,容易引起 沿气流回潮加湿隧道宽度方向上的水分偏差超标,不能满足通过隧道的物料回潮加湿均质 化要求。特别是对成品水分偏差要求较高的场合,单侧进风问题成为一大难题,致使水分偏 差以及回潮加湿均质化很难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套气流能沿隧道两侧交替进 风对物料进行回潮加湿,可有效缩小物料在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过程中沿隧道宽度方向上 的水分偏差,且适应各种产品加工的双侧交替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双侧交替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装置,包括物料输送隧道和位于隧道侧面的进 风气流加湿机构,该装置由进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左侧的左进风单元和进风 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右侧的右进风单元串接组成。本技术所述的气流加湿机构由循环风机和位于循环风机下方的气流雾化加 湿喷嘴构成,循环风机与位于物料输送隧道之间由通道联通。本技术采用左侧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单元和右侧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 加湿单元串接而成,左右两侧交替进风次数可为任意次。且沿输送物料运动方向看,左侧进 入的气流从左侧对物料进行回潮加湿处理,右侧进入的气流从右侧对物料进行回潮加湿处 理。通过左右交替的气流回潮加湿作用,可进一步缩小由于仅采用一侧进风方式引起的物 料沿隧道宽度方向上的水分偏差。左右两侧进风交替的次数越多,回潮加湿隧道宽度方向 上的水分偏差就越小。本技术可用于对通过隧道的物料进行均质化回潮加湿。本技术还可根据 需要设置为上进风方式或下进风方式,满足生产的多样化需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是右侧下进风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C-C截面图,是右侧上进风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B-B截面图,是左侧下进风的示意图;图5是图1的D-D截面图,是左侧上进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双侧交替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装置,由左进风单元和右进风 单元交替串接而成。各单元物料输送隧道部分相互连接,各单元间设置隔板,各单元相对独 立可调。左进风单元如图4、图5所示包括物料输送隧道(2)和位于隧道左侧的进风气流加 湿机构。右进风单元如图2、图3所示包括物料输送隧道(2)和位于隧道右侧的进风气流加 湿机构。本技术可采用上进风结构和下进风结构,下进风结构如图2、图4所示,其气流 加湿机构由循环风机(3)和位于循环风机下方的气流雾化加湿喷嘴(4)构成,循环风机与 位于物料输送隧道之间由通道联通。上进风结构如图3、图5所示,其气流加湿机构由循环 风机(3)和位于循环风机下方的气流雾化加湿喷嘴(4)构成,循环风机与位于物料输送隧 道之间由通道联通。本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采用多种单元串接组合 方式,即任选进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右侧的上进风结构单元(右侧上进风单 元)、进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右侧的下进风结构单元(右侧下进风单元)、进 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左侧的上进风结构单元(左侧上进风单元)、进风气流 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左侧的下进风结构单元(左侧下进风单元)四种单元按照左进 风和右进风单元交替串接方式组合,组合方式灵活多样,完全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本实施例 采用的是右侧下进风单元、左侧下进风单元、右侧上进风单元、左侧上进风单元顺序串接方 式。物料沿输送隧道通过时,物料层先被图2或图3所示的右侧进风方式回潮加湿处 理后,紧接着被图4或图5所示的左侧进风方式回潮加湿处理。或者先被图4或图5所示 的左侧进风方式回潮加湿处理后,紧接着被图2或图3所示的右侧进风方式回潮加湿处理。 隧道内的物料顺序通过多个左侧进风和右侧进风交替设置的回潮加湿单元,实现对物料的 均质化回潮加湿。本技术气流回潮加湿装置长度可以为任意值,左右交替进风次数可 以为任意值,各单元内回潮加湿气流温度、湿度和速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节。权利要求双侧交替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装置,包括物料输送隧道(2)和位于隧道侧面的进风气流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进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2)左侧的左进风单元和进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2)右侧的右进风单元串接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交替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气流加湿机构由循环风机⑶和位于循环风机下方的气流雾化加湿喷嘴⑷构成,循环 风机(3)与位于物料输送隧道(2)之间由通道联通。专利摘要双侧交替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装置,包括物料输送隧道(2)和位于隧道侧面的进风气流加湿机构,该装置由进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2)左侧的左进风单元和进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2)右侧的右进风单元串接组成。本技术可使气流沿隧道两侧交替进风对物料进行回潮加湿,有效缩小物料在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过程中沿隧道宽度方向上的水分偏差。文档编号F24F6/14GK201652671SQ20102013343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建华, 吴华强, 张望兴, 杜孟伊, 杨晓华, 林梦涵, 母艳昌, 王林宝, 肖方明, 陈菡, 鲍朝阳 申请人: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侧交替进风隧道式气流回潮加湿装置,包括物料输送隧道(2)和位于隧道侧面的进风气流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进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2)左侧的左进风单元和进风气流加湿机构位于物料输送隧道(2)右侧的右进风单元串接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强鲍朝阳张望兴刘建华林梦涵肖方明陈菡王林宝杨晓华母艳昌杜孟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