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底管道集肤效应的保温结构,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 及一种海底管道集肤效应的电伴热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海底石油管道是海洋石油工业的血脉。但是对一些高粘度稠油来说,由于在混输 过程中,随着输送温度的降低,原油的粘度会增大,致使流动性变差,故很容易在管道中凝 固结腊。所以,必要的海管保温是管线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满足前述需要,提供一种海底管道集肤效应 电伴热保温结构,从而在减少热损失的同时保证输送管线的温度,以期达到降低所输送混 合流体粘稠度的目的,使稠油或超稠油等介质的输送趋于正常。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底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保温结构,包括同心设置的输送钢管和外护钢管, 所述输送钢管的外壁上采用双面断焊方式设置有伴热管,所述的输送钢管和外护钢管之间 设置有聚氨酯泡沫保温层。所述的伴热管在所述输送钢管外壁伴热管数量为3个,且3个伴热管在所述输送 钢管外壁的周向方向为180°范围内均勻分布。以双面断焊方式设置在所述输送钢管上的伴热管,其双面的焊缝对称相错分布, 其焊缝的宽度为50mm,其单面上两个焊缝的距离为200mm。所述的伴热管内穿有连接高频电源设备的电缆。所述聚氨酯泡沫保温层的密度为40_60kg/m3。所述的外护钢管为ERW焊管。本技术的海底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保温结构,以伴热管结合聚氨酯泡沫保温 层的钢套钢结构为技术要点,该技术要点的开发与应用,在本领域以及国内尚属首次,其有 益效果是(1)可实现陆上预制,大大节省了海上施工的作业量,也同时解决了海上油气田超 重稠油的远程输送中常常出现的原油粘度增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底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保温结构,包括输送钢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输送钢管外设置有与其同心的外护钢管,所述输送钢管的外壁上采用双面断焊方式设置有伴热管,所述的输送钢管和外护钢管之间设置有聚氨酯泡沫保温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海底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保温结构,包括输送钢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输送钢管外设置有与其同心的外护钢管,所述输送钢管的外壁上采用双面断焊方式设置有伴热管,所述的输送钢管和外护钢管之间设置有聚氨酯泡沫保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保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伴热 管数量为3个,且3个伴热管在所述输送钢管外壁的周向方向为180°范围内均勻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结构,其特征是,以双面断焊方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超,王洪洲,高相杰,陈庆利,顾艳,焦振峰,赵利,张宏,文志军,陆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